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近期利用创新的“双模AUV”在北冰洋高纬度海域取得了重要进展。这种独特的水下机器人能够实现水下巡游和冰底爬行两种运动模式,有效克服了复杂环境的限制。考察期间,双模AUV共完成了12次下潜,成功获取了包括电导率、温度、盐度、溶解氧、叶绿素以及冰底视频在内的多项关键水文-生态数据。尤为重要的是,此次科考实现了中国在北冰洋100%密集冰区首次对海冰冰底形态的精确观测,获得了高精度的冰形冰貌数据,为深入理解北极环境提供了宝贵信息。本次考察是规模空前的一次中国北冰洋科学考察。
🧊 **双模AUV的创新应用**: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成功运用了具备水下巡游与冰底爬行两种运动模式的“双模AUV”,这一创新技术使其能够在北冰洋复杂且严苛的环境下进行有效观测,克服了传统AUV难以应对的冰底探测难题,为未来的极地科考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 **全面的水文-生态数据获取**:在本次考察中,双模AUV共完成了12次下潜,并同步开展了冰下海洋环境观测。成功获取了包括电导率、温度、盐度、溶解氧、叶绿素等关键水文参数,以及直观的冰底视频影像,这些数据对于研究北冰洋的海洋环境特征、生态系统以及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 **首次实现北冰洋密集冰区冰底形态高精度观测**:本次科考的一个里程碑式成就是,双模AUV成功完成了中国在北冰洋100%密集冰区海冰冰底形态观测试验。获得了高精度的冰底冰形冰貌数据,填补了该区域冰底探测的空白,有助于深入了解海冰的形成、演变过程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 **规模空前的北冰洋科学考察**:此次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由“雪龙2”号、“极地”号、“深海一号”和“探索三号”四船联合执行,是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北冰洋科学考察行动,显示了中国在极地科学研究领域的投入和决心。
IT之家 10 月 6 日消息,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第 15 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近日运用冰下双运动模式 AUV(简称“双模 AUV”),成功开展北冰洋高纬度海域冰底形态和冰下海洋环境综合观测。

据介绍,双模 AUV 是具备水下巡游与冰底爬行两种运动模式的水下机器人,本次考察期间共完成 12 次下潜,顺利完成多项指标测试验证,同步开展了冰下海洋环境观测,获得了包括电导率、温度、盐度、溶解氧、叶绿素及冰底视频在内的水文 — 生态数据。
双模 AUV 可在海水中以 2 至 3 节的速度航行观测,也可贴附在冰底近距离爬行观测,满足不同学科的多样化观测需求。本次科考期间,双模 AUV 完成了我国首次在北冰洋 100% 密集冰区的海冰冰底形态观测试验,获得了高精度的冰底冰形冰貌数据。
IT之家从报道获悉,中国第 15 次北冰洋科学考察由“雪龙 2”号、“极地”号、“深海一号”和“探索三号”四船共同实施,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北冰洋科学考察。其中,搭载双模 AUV 成功开展北冰洋冰底环境探测的“雪龙 2”号于 7 月 6 日从上海出发,9 月 26 日返回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