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网今日 2024年09月11日
“这样一套土地制度,为解决工业化和城市化占用农地,混合了“土地不得买卖和涨价归公”(征地制)、“国家工业化”(超低补偿)、“人民公社制”(唯有“集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现行土地制度的特征及问题,如农地产权无交易资格、政府决定土地供给、权力租金驱动等,导致‘两不经济’现象,提出应增加土地供给等观点。

🎯现行土地制度混合多种因素,农地产权在土地交易中无资格参与讨价还价,土地供给由政府运用行政权力决定,权力租金成为土地流转的经济刺激。

🚩‘两不经济’现象凸显,大都市土地供给不足致地价过高,小地方行政控制松弛致农地滥占,一边浪费城市化机会,一边浪费农地。

💡要解决问题,需大量增加商业中心城市土地供给,降低地价和政府收费,改变土地供给控制在政府手中的现状,避免出现类似香港的情况。

来源:雪球App,作者: 此用户不存在8888,(https://xueqiu.com/8410542293/304347531)

“这样一套土地制度,为解决工业化和城市化占用农地,混合了“土地不得买卖和涨价归公”(征地制)、“国家工业化”(超低补偿)、“人民公社制”(唯有“集体”成为农民的合法代表)和“香港经验”(土地批租制),自成一家。
这套组合起来的土地制度,有以下值得注意的特征:(1)决定工业和城市用地供给的,既不是农地的所有权,也不是农地的使用权,就是说,农地产权在法律上没有资格作为土地交易的一方,无权参与讨价还价;(2)政府对工业和城市用地需要做出判断,运用行政权力(包括规划、审批、征地)决定土地的供给;(3)权力租金——而不是土地产权的权利租金——成为目前农地转向工业和城市用地过程里基本的经济刺激。在如此约束之下,各相关方将如何行动呢?
以权力租金驱动土地流动,效果如何还需要长期追踪、观察和研究。目前我看这套土地制度,逻辑的一致性还在其次,实际效果上“两不经济”的端倪已现,值得注意。
这里所称“两不经济”现象,是指目前大都市因为行政控制过严,所以土地供给普遍不足,结果地价过高,可能步香港模式之后尘;而许多小地方,却同时因为行政控制松弛,使得那些没有什么效益的工业和城镇建设项目,滥占了农地。简单概括,一边严重浪费城市化的机会,一边大量浪费农地。
不是吗?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地的市场地价,已经高得令一般产业界人士侧目,而红火的房地产市场,看来看去还是不能完全脱去“丹顶鹤”特色——由境外和境内高收入人士的购买力主导——离“国民经济主导产业”还差得远。其实,精明的房地产商人怎么会不知道,客户没钱赚的生意是做不长的。但是要让房地产价格降下来,就要把地价降下来,把政府附加在土地上的种种收费降下来。为此,首先必须大量增加商业中心城市的土地供给。问题是,土地供给控制在政府手里,而大都市的政府,差不多一股脑儿在学香港地区——不但学土地政策,更学政府开支模式。
如此下去,内地很快会出现若干个“香港”。那可是所得税率比现在香港高一倍,而地价占收入平均所得水平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新香港”。这些“新香港”的经济靠什么来支撑?每周放5天假,还是天天办运动会?
其实,“两不经济”源于一个祸根,那就是农民的土地权利被摒除在“土地城市化”之外。”
——引用自《改革的逻辑》,《农民收入是一连串事件》周其仁先生写于2001年的文章,二十多年过去了,再回头看看,居然不幸全言中;
文中对于反对农地确权和自由交易的观点作了一一反驳;二十几年过去了,这些过时的观点居然还大行其道,也是不胜唏嘘。
如果当时真的实现了农民直接与土地使用者直接谈判交易,那么整个居民端的财富总量一定是几倍于现在,又何至于掉入现在的处境?
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全篇。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土地制度 两不经济 土地供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