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酒金岁月,(https://xueqiu.com/7913104177/303417129)
当初二马说对小股东来说企业价值不是企业所有生命周期自由现金流,而是每年的股息分红,我是反对的。价值的定义很清楚,当然他想表达的意思我也明白,我们可以用来做极端假设,就是企业自由现金流的下限来考虑投资问题。
猪哥十年回本概念也是收益下限的角度思考问题,这里考虑了股息,也考虑了企业成长。我希望完全用股息率的角度建构一种投资底线思维模式,毕竟成长的确定性是不如股息的,较真来说股息也是不可测的,这个我们可以用其他方式来代偿。
所有企业分类,大概可以分成长性企业和股息性企业两种,但是投资实践里,往往是企业两者兼有,不过成长性更突出还是股息性更突出的问题。正如很多投资互联网企业图成长,但是当企业失去成长,这个时候要么图回购,要么图分红,要么离开。
一般来说,高成长的企业股息率偏低,高股息率的企业成长性偏弱,二者的交集在股息率5%左右(这个就是我个人经验总结了)。5%股息率意味着二十年回本,根据企业生意属性不同,我们选择不同的代偿方式,对于成长性企业来说,高增长就是我们的安全边际,对于股息性企业来说,更高的股息就是我们的安全边际,比如至少8%的股息率。
股息率也好,财务数据也好,其他数据也好,这都属于定量分析,定量分析要建立在企业生意模式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的。企业永远是那个1,其余是后面的0,正如茅台的确定性比老窖强,水电的确定性比煤炭高。令人眼馋的生意也好,伟大买卖也罢,核心一点就是企业是现金流外溢型的,可以用自家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开银行的企业。选择这样的企业就是我投资能力上限了,最后投资失败了也不后悔,天要亡我非战之罪。
既然企业价值就是生命周期内的自由现金流,那我们投资的方向就是聚焦于企业分配给我们的自由现金流即股息,企业赚的多我们收的多,收得多投的多,最后赚多多。这也是养鸡人的投资精髓,用股息率统领一切,不分成长还是股息,毕竟成长的终点也是股息。散户在股市是弱者,但当我们用股息率底线思维开始思考时,我们就成了投资的强者。不管白猫黑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方法不分优劣,能长期赚钱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