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十年拾荒人,(https://xueqiu.com/8861188301/302822547)


作者 | 拾荒者
想要看清楚事实,最好把周期拉长一点,把视野拉高一点。
~
投资备忘录$中国飞鹤(06186)$ :
1、净现金公司,账上200亿净现金。
2、管理层持大股,占比50%+。
2019年上市至今,股价大起大落,没有减持一股。
3、创始人的创业经历和企业家精神经历了超过30年的考验。
4、高分红:分红率70%+。
5、股息率:8%+。
6、只收现金的高毛利、高净利生意。
7、品牌具有较高的隐性价值。
飞鹤累计的广告、品牌推广花费超过100亿。
现在用100亿,砸不出来一个新的奶粉品牌。
点评:市值314亿人民币。从买资产的角度,下行风险很小,不吃亏。
从买生意的角度,算是一个不错的生意。
从买管理的角度,管理团队做的比说得多,非常本分。
能涨多少,不知道。
~
跟踪记录:
【市场变化】
2018年:0-3岁人口 5000万;
2023年:0-3岁人口 2850万。
奶粉消费人口缩小40%,接近一半。
【飞鹤经营表现】
2018年:飞鹤全年收入104亿,净利润22亿;
2024年:飞鹤半年收入101亿,净利润19亿。
在消费人群缩小近40%的情况下,飞鹤半年干了2018年全年的业绩,确实了不起。
冷友斌能打硬仗。
~
【生意属性】
1、高毛利率60%+;
2、高净利率:19%;
3、高资产回报率(扣除多余现金后):25%;
4、只收现金,不赊账;
5、基本没有“奶粉”存货,上下游健康;
6、永续的行业需求;
7、具有一定的定价权;
8、具有较强的品牌认知;
9、消费连续性非常强。
~
【市场竞争】
决定一个企业活的好不好,排首位的是竞争格局。
已知:国产替代的趋势,国产奶粉的市占率达到60%+,是一个稳定的市场状态,也是国家安全要求。
已知:奶粉进入的隐形门槛很高,大家会去一窝蜂做食品,但不会来做奶粉。
近些年幼儿奶粉几乎没有新增品牌,反而是在不断淘汰落后品牌。
最新一个失败案例:2020年越秀花了30亿重组辉山乳业,号称2025年奶粉干到20亿。4年过去了,又快干倒闭了。
已知:目前只有飞鹤、伊利能打。
1、君乐宝:虽然雷声大,但扒开底裤,每年都在盈亏平衡线上挣扎。
2、澳优:伊利入坑,澳优勉强挣扎生存,羊奶粉还可以;但牛奶粉年销售额约25亿,不是一个量级。
3、H&H:奶粉30亿+,在快速下降;主业已经不是奶粉,90亿有息负债,扣除商誉,接近资不抵债。
4、贝因美:老板不行,股权全部被冻结。
5、雅士利:年销售额不足30亿,处于快速下降。蒙牛收购后的团队越做越差。
实际上,国产奶粉已经是寡头竞争。
至于飞鹤、伊利谁将是老大,并不重要,飞鹤会活的很好。
~
【未来市场】
未知:争论新生人口的未来变化没有意义,它属于未知领域。
已知1:新生人口数量的变化将会大幅度趋缓。
两个关键因素:平均新婚年龄已经达到29岁+,我国总和生育率1.02(一个女性平均生育1.02个小孩),再降低的空间已经非常小。
注:参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23年人口专题报告。
已知2:奶粉市场的规模,由于价格的提升,会维持相对稳定或缓慢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