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I圈子 2024年08月19日
宿命论与万恶的 Scaling Law | 暴论 CAI 被收购 - 42章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42章经播客中提到C.AI被收购是标志性事件,宣告底层大模型战争等接近结束,模型商品化,做产品可拥抱开源方案等,还探讨了产业分工及相关问题。

🎯C.AI被收购宣告底层大模型的战争及代理人之争近乎结束,模型逐渐商品化,成为市场通用解决方案,而非竞争壁垒。

💻做产品的可放开手拥抱开源方案,着重在工程落地上努力,不必纠结端到端和全栈问题,这是产业重新分工的体现。

🌍国内AI应用涌现速度慢,应用开发者需在海外找钱,而YC等机构开足马力,9月底YC S24的Demo Day上相关产品将以更完整形态呈现。


宿命论与万恶的 Scaling Law | 暴论 CAI 被收购 - 42章经

42 章经播客的最新一集中,@曲凯 说了这么一段:

“所以,我们说 C.AI 被收购其实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这个事件宣告了很多事情,比如:
1)底层大模型的战争几乎结束,代理人之争也几乎结束
2)模型注定会成为商品化(commodity)的选择,是一种市场通用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壁垒(正如我们 23 年初的判断一样)
3)做产品的暂时不用再纠结端到端和全栈的问题,可以放开手去拥抱开源方案,只要多在工程落地上做文章就足够”

这个观察实际上是从 C.AI 的「人才收购」中得到的:做模型的创始人并入 Google,而做应用的团队则继续留在 C.AI。

这是一次模型与应用之间的产业重新分工。

「端到端、全栈、产模一体」模式在去年甚至今年 H1 都很流行。没有自己训练的模型,投资人都不想聊。当然这是国内科技一级市场投资的特定条件决定的,但同时也让 AI 应用的涌现速度慢了更多,而在基础模型上重复建设和投入,很难说没有浪费。

国内的应用开发者没办法,只能在海外找钱,要么找投资,要么独立开发找市场。

相比而言,YC 今年破天荒的开了秋季 batch,其它的孵化器 / 加速器也开足马力。9 月底 YC S24 的 Demo Day 上,很多在今年 H1 开动的产品都会有更完整的形态公之于世。

这时候再回来看,重新划定的分工是不是合理,以及过去几个季度以来大厂囤积的算力,和老黄卖出的显卡到底是不是过剩的。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C.AI被收购 产业分工 开源方案 AI应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