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了作者与妻子在帝都安家,面临房贷和育儿的双重压力。作者家境较好,而妻子家境普通。在岳母辞职来帝都带娃,作者一家每月支付5000元作为报酬后,作者开始质疑这笔开销的合理性。他认为岳母带娃期间显得清闲、懒散,且对家庭几乎没有付出,却能存下不少钱。同时,作者一家经济并不宽裕,且面临妻子降薪的风险,认为这笔开销不应再继续。作者希望与妻子商量,减少支付给岳母的费用,但不知如何开口,故寻求建议。
💰 **经济压力与支出考量**:文章作者与妻子在北京拥有房产但背负房贷,月收入4万元(税前),其中作者贡献3万元,妻子1万余元,房贷月供1万元。家庭无明显存款,生活虽能维持但并不宽裕。在妻子降薪的背景下,每月支付岳母5000元带娃费用,对家庭经济造成一定压力,尤其当孩子即将进入幼儿园,岳母的主要工作仅限于接送、做晚饭和洗衣,作者开始质疑这笔开销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 **带娃效率与付出评估**:作者认为岳母在帝都带娃期间“闲”且“懒”,除接送孩子、做晚饭和洗衣外,其他时间几乎无事可做,且不会主动分担家务,如给孩子洗澡、刷碗、哄睡等。作者对此感到困惑,尤其是在他看来,岳母的付出与所获报酬(每月5000元)不成正比,且岳母几乎不为家庭购买任何物品,呈现“铁公鸡”般的吝啬,与作者想象中“穷苦人家很勤劳”的印象形成对比。
⚖️ **家庭支持与期望的落差**:作者指出,岳母家作为“彩礼省”的农民家庭,父母及岳父仍在工作,且还有两个女儿待嫁,似乎有能力为女儿提供经济支持,但实际却“0支持”。相反,岳母不仅接受了作者家的资助,还被作者妻子要求辞职来带娃,作者认为这种“吸血”式的单方面付出(“输血”)是不合理的,尤其是在作者家庭自身经济并不充裕,且岳母几乎无个人开销的情况下,这笔钱对他们而言更为重要。
🗣️ **沟通策略与目标设定**:作者希望与妻子商量,将每月给岳母的钱从5000元调整为更合理的“生活费”,以缓解经济压力。然而,他担心妻子会因为“彩礼省”女性普遍存在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而难以接受,或者认为父母对女儿的付出理应得到回报。因此,作者寻求如何有效沟通,既能达到减少支出的目的,又能尽量避免夫妻矛盾。
讲下基本情况:
我和我老婆是同学,在帝都安家,有房有房贷有娃。我家:某山河省小县城,父母体制内职工,独生子。老婆家:某彩礼省山区,父母农民工,家里 3 个女儿。帝都房子是我家出首付买的,我也没给彩礼(结婚给了她爸妈几万红包),当然,她家对我们也是 0 支持。我俩月收入在 4w (睡前),我 3w ,老婆 1w+。贷款的话,房贷月供 1w 。其他贷款这几年都还完了,所以我俩手里没什么存款。咋说呢,日子能过,但也不宽裕。
有娃后,因为我父母都还没退休,无法来帝都带娃,岳母原本在厂里打工(每个月能挣三千多),老婆让岳母辞掉工作过来带娃,我妈(自愿)每月给岳母 2000 块,我老婆再给岳母 3000 块,每月总共 5000 。娃小的时候,我觉得还算能说服自己掏这笔钱,渐渐娃已经快幼儿园毕业了,每个月还要给岳母这么多钱,我开始无法理解:
闲。每天只有接送娃上下学、做晚饭、洗晒衣服这一点事情,其他时间都是在闲着。懒。不会主动干活,给小孩洗澡、刷碗、带睡都是我们自己来,岳母不会主动做,除非明确要求。周末我们在家,岳母几乎不干活。我之前一直以为穷苦人家很勤劳。铁公鸡。每月给她这些钱,都是照单全收然后自己存起来。几乎不买菜,95%以上的菜、油、米都是喊我们买。她也不会给我们和外孙女买什么东西。可以说对我们接近于一毛不拔。用不到。岳母几乎没有什么需要用钱的地方,女儿都上班工作了,岳父还在打工挣钱,后面两个女儿结婚估计还能薅几十万彩礼。但我们是真的需要用钱,我俩现在都没有什么存款,帝都的开销你们懂的,真有点什么事我俩掏不出钱来。降薪。老婆也在被降薪,就她那点工资,给她妈那么多不知道还剩啥。这一点我很不能理解彩礼省的女的,好像都有点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彩礼省的父母对女儿真的几乎是泼出去的水,一点帮衬都没有,很多还是吸血,但我老婆就是偏要给她父母输血。
所以我打算跟老婆提,每个月只给点生活费,不给这么多了。大家觉得应该怎么做才能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