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尽管美国在唐纳德·特朗普的第二个总统任期内重拾怀疑态度,甚至表现出敌意,但这丝毫没有改变气候变化真实存在的事实。
同样,这也无法否认全球南方国家——包括拥有近7亿人口的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其中几乎所有成员国都是热带国家——正处于气候危机的最前沿。
阅读更多
list of 4 items- list 1 of 4国际法院的气候裁决将对COP30产生什么影响?list 2 of 4国际特赦组织:世界对化石燃料的“痴迷”威胁数十亿人的生命list 3 of 4台风“凤凰”逼近台湾地区 数千人被紧急疏散list 4 of 4超强台风“凤凰”肆虐菲律宾并致10人死亡及140万人流离失所
最近袭击该地区——特别是菲律宾——的台风“海鸥”和“凤凰”,便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并提醒我们重视气候正义的迫切性。
全球南方国家需要从像第30届联合国气候大会(COP30)这样的峰会中获得什么,这一点已被反复提及。归根结底,这可以被归结为四点。
发达国家需要倾听
一方面,发达国家需要倾听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关于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见。
对气候行动的各个方面(包括技术、能源转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采取僵化的做法,最终会阻碍包括马来西亚及其一些东盟伙伴国在内的许多全球南方国家为实现这些目标而采取的真诚而积极的措施。
全球北方国家若能展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将对赢得应对气候变化的战争大有裨益。
这并非意在淡化或转移话题。生活在可持续环境中的权利可以说是一项基本人权。
以色列在加沙发动的毁灭性战争也造成了广泛的生态灭绝,西方国家对此却出奇地保持沉默,但其影响——不仅是对中东,而且是对整个世界——将会持续数十年。
因此,可持续性和人权密不可分,这一点毋庸置疑。支持前者,尤其是在东盟和全球南方国家,是维护后者的一种手段。
发达国家应该提供资金
直言不讳地说,金钱的力量不容小觑。各项气候融资承诺——尤其是对脆弱国家的承诺——不仅必须履行,而且必须增加。
联合国全球政策模型预测,到2025年之际,发展中国家将需要约1.1万亿美元的气候融资,到2030年则需要约1.8万亿美元。
第30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主席国巴西曾表示,希望贝伦会议能被铭记为“适应与落实气候变化行动的联合国气候大会”。这番话可谓一针见血,因为虽然我并不认为现在采取行动为时已晚,但显而易见的是,气候行动不能再停留在设定远大目标的阶段,而是必须付诸行动。
全球南方国家可以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领导作用
诚然,作为世界超级大国和最大经济体的美国的缺席,无疑给本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以及任何旨在保护环境的国际努力蒙上了一层阴影。但美国的缺席并非放弃气候行动或任何其他国际事业的理由;相反,这是一个重申和加强多边合作的契机。
虽然美国的参与固然可喜,但世界无需美国也能采取行动。正如广泛报道的那样,过去18个月内,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么保持平稳,要么有所下降。
此外,由巴西总统卢拉·达席尔瓦提出的“热带森林永续基金”(TFFF)也是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基金由世界银行担任受托人和临时主办方,旨在通过全球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合作,支持可持续的保护战略,并保护至关重要的热带生态系统。
热带森林永续基金的中期目标是筹集1250亿美元的资金,其启动宣言已获得53个国家和19个主权财富基金的认可。其中包括34个热带森林国家,覆盖了全球发展中国家90%的热带森林面积。
据报道,挪威、巴西、印度尼西亚、葡萄牙、法国和荷兰已经做出了财政承诺。迄今为止,已宣布的金额为55亿美元——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开端,尽管只是漫长征程中的一个小规模开端。
然而,热带森林永续基金表明,全球南方国家有潜力建立自己的倡议,包括应对气候变化等关乎全球生存的挑战。
再次强调,全球北方国家必须支持这项倡议。可以说,它们对热带国家负有“债务”,因为这些国家提供了巨大的碳汇。
实现这一目标不应依靠强制性政策,而应通过公平、透明的气候赔偿来实现,以确保保护不可替代的生物多样性的负担不会以牺牲这些国家人民的教育、就业或尊严为代价。
东盟必须尽其所能
热带国家——包括东盟成员国——也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
令人失望的是,尽管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的主题是“包容性和可持续性”,但在最近由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在吉隆坡主持的第47届东盟峰会上,气候变化议题并未得到更充分的重视。
平心而论,主席声明值得称赞地指出,该联盟在第30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通过了《东盟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同时“期待制定《东盟气候变化战略行动计划》,以进一步推进本地区的气候行动”。
经过成员国之间多年的外交努力,《东盟关于享有安全、清洁、健康和可持续环境权利的宣言》也在吉隆坡峰会上获得通过。
我们也不应忘记,此次东盟峰会见证了东帝汶历史性地加入东盟,以及东盟电网建设取得的进展。
这些成就固然值得称道,但仍远未达到发展中国家常常敦促发达国家采取的积极主动的姿态。我们必须做得比我们期望其他国家做的更多。
有人可能会认为东盟缺乏单独行动的财力。但2025年的峰会表明,东盟拥有足够的信誉和影响力,能够将包括中国、金砖国家、海湾合作委员会、欧盟、非洲和拉丁美洲在内的不同集团联系起来。
东盟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在多大程度上承认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将东南亚国家列为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没有行动,一切都只是空谈。这使得一向以中立著称的东盟,即便面对影响人们的气候相关灾害,也容易被指责为迎合特朗普之举(众所周知,特朗普曾短暂出席这场峰会)。
东盟乃至整个全球南方国家都需要与志同道合的地区开展大胆果断的多边行动。
东盟在捍卫其地缘政治自主权和推进经济一体化方面所展现出的紧迫感,如今必须转化为更有力、更积极的气候领导力。
我们能够也应该做得更多。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言,现在赢得应对气候变化的斗争还不算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