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半导体因内部纠纷暂停向中国后端工厂发货晶圆,导致欧洲汽车制造商面临严重的芯片供应风险。若问题持续,欧洲汽车制造商库存可能在几周内耗尽,对汽车生产造成“毁灭性”影响。目前,欧洲车企正积极寻找替代供应源,但安世在中国工厂的库存预计将在12月中旬耗尽。欧洲汽车行业贸易组织ACEA指出,此问题已从监管转向运营层面,并强调对华晶圆出口限制是当前芯片供应不足的关键因素。
🚗 **安世半导体晶圆交付中断引发欧洲汽车业担忧**:安世半导体由于内部争端,停止向其在中国的后端工厂发货晶圆,此举已引起欧洲汽车制造商的广泛担忧,因为这些工厂负责大部分汽车芯片的最终组装和测试。
📉 **潜在的“毁灭性”生产中断**:欧洲汽车制造商警告称,如果晶圆交付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其库存可能在几周内耗尽,这将对欧洲大陆的汽车生产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迫使企业紧急寻找替代供应来源。
⏳ **库存告急与寻找替代方案**:安世半导体中国工厂的库存预计将在12月中旬耗尽,而欧洲主要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的高管们正在“夜以继日”地寻找新的芯片供应渠道,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
⚠️ **从监管问题转变为运营挑战**: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表示,当前问题已不再是监管层面,而是运营层面的挑战。对华晶圆出口的限制是导致全球芯片供应不足的关键原因之一,尽管中国已取消了出口管制,但限制依然存在。
🔄 **内部僵局亟待解决**:荷兰安世暂停向中国直接供货的理由是子公司的财务不当行为和拒绝遵守内部指令。汽车制造商们敦促安世半导体尽快在其内部解决这一僵局,以恢复正常的供应链。
快科技11月14日消息,安世半导体内部日益激烈的争端,有可能破坏整个欧洲大陆的汽车生产。
总部位于荷兰的安世半导体于10月停止向其中国后端工厂发货晶圆,至今没有恢复。欧洲汽车制造商警告说,库存可能会在几周内耗尽,这可能是一个“毁灭性”的结果。
换而言之,如果荷兰安世再不向中国发货晶圆,很多欧洲汽车制造商就要“断气”了。
欧洲主要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的高管表示,他们已经在“夜以继日”地寻找替代来源。
一位高管表示,如果不恢晶圆交付,安世中国厂的库存可能会在12月中旬耗尽。据悉,安世半导体在中国的工厂通常负责该公司大部分汽车芯片的最终组装和测试,然后运往全球。
据欧洲汽车行业主要贸易组织ACEA称,这个问题不再是监管问题,而是运营问题,荷兰安世已暂停向中国直接供货,理由是该子公司的财务不当行为和拒绝遵守内部指令。
ACEA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欢迎中国宣布取消出口管制,但只要对中国的晶圆出口有限制,我们就没有足够的芯片来满足全球需求。我们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但尚未解决。”
大众汽车表示,虽然其在德国的工厂尚未受到影响,但情况仍然“动态且不确定”。
其他汽车制造商表示,他们只剩下几周的缓冲库存,并敦促该公司在内部解决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