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下游电池环节需求收紧及限价采购影响,硅片采购订单大幅减少。部分现金流紧张的二三线硅片企业出现恐慌性抛售,导致硅片价格下跌。为应对价格波动,国内硅片行业正发起联合挺价行动。分析师指出,降价难以刺激有效需求,反而会加剧低价竞争,产业链整体成交量较三季度明显减少,“有价无市”现象或将持续至2026年下半年。此次联合挺价被视为光伏行业“反内卷”的积极尝试,旨在打破低价竞争导致的利润承压和恶性循环,推动行业发展重心从规模转向技术升级,维护产业链健康。
📉 市场需求收紧与价格下跌:受下游电池环节需求收紧及限价采购影响,硅片采购订单骤减,部分企业恐慌性抛售导致硅片价格下跌。
🤝 行业联合挺价行动:为应对价格波动和低价竞争,国内硅片行业正发起联合挺价行动,旨在打破“有价无市”的局面,并避免加剧低价竞争。
📈 “反内卷”与发展重心转移:此次联合挺价被视为光伏行业“反内卷”的积极尝试,旨在摆脱低价竞争导致的利润承压和恶性循环,推动行业发展重心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升级,维护产业链健康。
人民财讯11月14日电,近期,由于下游的电池环节收紧需求并进行限价采购,致使硅片采购订单骤减。部分现金流紧张的二三线硅片企业出现恐慌性抛售,使硅片价格出现下跌。针对价格波动,国内硅片行业出现联合挺价行动。“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降价也很难刺激更多有效需求,反而会加剧低价竞争。”在SMM光伏分析师陈家辉看来,今年四季度,产业链整体成交量较三季度明显减少,报价与实际成交价格产生分歧,“有价无市”成为趋势。预计这种情况在2026年下半年才会出现转变。“企业联合挺价可以说是光伏行业‘反内卷’的积极尝试。长期以来,低价竞争导致产业链利润持续承压,企业陷入越产越亏的恶性循环。此次企业联合挺价不仅是短期稳价行为,更反映出行业对理性竞争的共识正在形成。”一家不愿具名的硅片企业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有通过合理定价维护产业链健康,才能推动光伏行业发展重心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升级。(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