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前天 18:49
百度萝卜快跑:全球Robotaxi服务单量第一,迈向商业化新阶段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2025年百度世界大会上宣布,萝卜快跑累计服务单量已超越谷歌Waymo,成为全球第一。目前,萝卜快跑每周订单量超25万单,全部为全无人订单,总自动驾驶里程超2.4亿公里。公司正加速全球化布局,已在阿布扎比获得全无人商业化运营许可,并与当地公司合作打造规模化车队,同时也在欧洲瑞士开展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李彦宏指出,无人驾驶技术已越过临界点,Robotaxi正迎来大规模商业化,未来出行成本将降低,并带来安全、便捷、舒适的“移动第三空间”体验,有望改变社会生态。

🚀 **全球领先地位的确立**: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宣布,萝卜快跑凭借累计服务单量已超越谷歌Waymo,成为全球Robotaxi服务的领导者。这一成就基于其庞大的运营规模和快速增长的用户需求,尤其是在全无人订单方面表现突出,每周订单量已超过25万单,总自动驾驶里程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4亿公里,其中大部分为全无人里程。

🌍 **加速全球化战略布局**: 萝卜快跑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近期在阿联酋阿布扎比获得了首批全无人商业化运营许可,并计划与当地公司合作打造该地区规模最大的全无人驾驶车队。此外,公司还在欧洲瑞士与当地邮政巴士合作推出了自动驾驶出行服务AmiGo,并计划使用定制的第六代无人驾驶汽车RT6进行测试和运营,这标志着“中国萝卜”正在全球22座城市留下足迹。

💡 **技术成熟与商业化爆发**: 李彦宏认为,无人驾驶技术已经越过了关键的临界点,这为Robotaxi行业的大规模商业化奠定了基础。随着技术成熟和车队规模的扩大,Robotaxi的运营成本将持续下降,预计到2030年每英里成本将大幅降低,从而极大激发市场需求。这预示着Robotaxi服务将变得更加经济实惠,并可能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习惯。

✨ **“移动第三空间”的独特体验**: 萝卜快跑强调其Robotaxi服务提供的安全、便捷和舒适体验,将其定义为用户的“移动第三空间”。乘客可以在车内进行化妆、工作、休息,甚至携带宠物,享受高度的私密性和自由度。这种“无人”特性也为特定场景(如家长接送孩子)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了出行的便利性和生活品质。

“萝卜快跑,全球第一。”

这就是2025年百度世界大会现场,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明确的最新结论。他从累计服务单量维度,明确数据已经超越了谷歌Waymo,现在是全球第一了。

而且这种服务单辆不止于中国市场,也在于全球范围内的开拓,李彦宏现场连线中东同事,向更多人展示了萝卜快跑在阿布扎比的运营日常。

萝卜出海,决战全球。

萝卜快跑有什么新进展?

在大会上,李彦宏公开了萝卜运营的最新数据,拿下全球第一:

全球累计订单量已超过1700万单,累计服务单量达到全球第一,超越了Waymo。

到目前,萝卜快跑的每周订单量已超25万单,且100%为全无人订单。

总自动驾驶里程超2.4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6000圈,其中有超过1.4亿公里是全无人里程数。

回顾萝卜快跑的各个里程碑节点,将其连成时间线,再去比较累计单量的曲线,会发现增速明显越来越快:

△注:图片由元宝AI生成

去年,“萝卜”的攀升速度大致是三个月增长100万单,平均大约1天服务1.1万单。

但到今年,上次公布数据是在8月下旬发财报的节点。两个多月时间(以72天计算),订单数增长了300万单,平均下来几乎每天4.2万单。

李彦宏连连感慨,“2025年萝卜快跑发展飞速”。

事实上,今年同样也是Robotaxi行业高速发展的一年,相信外界早已有所感知。除萝卜快跑外,国内的小马智行、文远知行,海外的Waymo、特斯拉等Robotaxi玩家的进步,也都像进入加速车道。

为什么会在此时一同爆发呢?

李彦宏认为,是因为“无人驾驶技术已经越过了临界点。”

行业技术趋于成熟,那接下来的一步就终于等到大规模商业化了。

萝卜跑到了“商业化”转折点

对Robotaxi行业来说,跑通商业化的前提,是服务单量足够,也意味着用户的需求足够多。

所以能看到今年,头部的Robotaxi玩家都在朝这个方向做铺垫,具体表现在车队的运营范围和规模两方面。

萝卜当然也不例外,正在从国内的北上广深、武汉等城市起步,向海外市场延伸。

中国复杂道路环境中的长时间验证,已经为萝卜进入全球化扩展打好基础,可以快速适配多个城市场景,所以萝卜在海外“进攻”的速度明显越来越快。

同时和海外运营平台合作,也让萝卜的车队潜在规模更大,铺展起来更快一点。

就拿最近的两个最新进展说,萝卜零跑这周刚获得阿联酋阿布扎比颁布的首批全无人商业化运营许可。

这是萝卜快跑首次在中国以外的地区,启动面向公众的规模化全无人驾驶服务。

同时,萝卜还和阿联酋的自动驾驶出行公司AutoGo扩大合作,一起打造阿布扎比规模最大的全无人驾驶车队。

另一个进展是上个月,萝卜进入欧洲来到瑞士,和当地邮政巴士(PostBus)合作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AmiGo,计划是12月底启动测试,尽快投入运营。

车队用车是定制了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驾驶汽车RT6,这些车的方向盘可拆卸,未来全面无人化运营后可能就会拆掉。

截至目前,萝卜快跑出海已经在迪拜、阿布扎比、瑞士签署落地合作,全球有22座城市都能看到咱“中国萝卜”的身影。

更别说还有和全球网约车一哥Uber的合作,数千台辆无人车之后还会在全球多个市场投放。

有了足够的运营范围和规模,接下来就是等待用户需求爆发了。

在李彦宏看来,这几乎是顺理成章的趋势。原因有两方面:

首先是Robotaxi服务价格会越来越低。

海外权威投资机构最近有一项研究表明,到2030年,美国Robotaxi每英里的成本大概会降到0.25美元(约1.8元),打车的需求会因此被放大5~7倍。

这个道理放在中国也是类似,随着车队规模化铺展和技术进步,运营成本下降,车费也会随之降低。

另一方面原因是,随着无人车越来越多进入大众的视野和生活,大家就会发现,无人车正在交通出行、改变人们的生活,甚至会改变整个社会生态。

无人车的突出特点,主要有三个:安全、便捷、舒适。

安全方面,李彦宏透露,萝卜快跑平均每行驶1014万公里才会弹出一次安全气囊,远超人类驾驶员的水平(也超过了另一顶尖Robotaxi玩家Waymo)。

便捷性上,App一键叫车,系统智能派单,响应与接单快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运营时长较长,Robotaxi服务时间有条件实现“7 x 24小时”全天候运营,即使在深夜也能方便地叫到车。

最后是舒适性,直接举几个例子,比如为生活带来的便利性这块,萝卜把无人车称作是用户的“移动第三空间”。

你可以在车上敷面膜化妆、大声唱歌奏乐,也可以睡觉、开视频会议,甚至在车里吃火锅,你的爱宠也可以一起上车,不是旁若无人,是真没人,不必有所顾虑。

如果有切歌、改变座椅按摩力度什么的需要,也可以直接跟萝卜的语音助手沟通。

而且因为车内无人这一特性,家长如果走不开,也可以让无人车接送孩子,降低了潜在危险……

还有更多可能的场景,你也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

此外,李彦宏还预判,无人车的出现频率增加,以及更多人选择用Robotaxi出行,会有效减少停车位的占用,释放一部分城市土地资源。

所以如果有一种更舒适、便捷、更加私密的出行方式出现在你的生活中,价格也降到人人都打得起的水平……

打车价格下去了,住房也会更舒适……总之Robotaxi会让明天更美好。

One More Thing

有意思的是,在李彦宏公开萝卜快跑最新数据之前,他视为友商的Waymo也宣布了最新进展:

即日起,在美国旧金山、洛杉矶、凤凰城三大核心市场,向公众开放高速路段付费运营服务。

Waymo还表示,系统会自动为乘客匹配高速路,高速公路路线能显著缩短行程时间……

也就是说,用户能通过Robotaxi去更远的地方,而Robotaxi也能接更多的远途订单了。

但即便如此,Robotaxi上高速在中国已经不新鲜了,早在几年前,北京就能打Robotaxi途经机场高速前往大兴机场。

Robotaxi上高速、走更远,其实很早之前都没有技术上的问题。

更受关注的问题是运营上,目前Waymo也好,中国Robotaxi也好,普遍都走上了纯电车型道路。

所以人类驾驶车型经历过的“里程焦虑”,现在可能也要让Robotaxi经历了…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萝卜快跑 Robotaxi 自动驾驶 百度 商业化 Apollo Go Driverless Autonomous Driving Baidu Commercializatio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