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
本次微访谈聚焦于Palantir的前线部署工程师(FDE)模式,探讨其在AI应用落地中的核心价值和实践经验。FDE模式通过技术专家深度驻场客户,解决AI从实验室到生产环境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实现“产品化咨询”,平衡个性化与规模化。访谈将深入剖析FDE模式成功的关键、可复用AI产品沉淀的实现路径与挑战,以及零代码、低代码、大模型、Agent等技术在其中的作用,并展望AI应用落地瓶颈与未来发展方向。活动汇聚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顶尖专家,旨在为AI应用落地提供有益参考。
💡 **FDE模式的核心价值:** Palantir的FDE模式通过技术专家深度驻场客户,有效解决了AI应用落地中“非标诅咒”的难题,即从实验室研究到生产环境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挑战。它以“产品化咨询”为核心,巧妙地平衡了为客户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与实现规模化推广之间的矛盾,为AI应用落地提供了新的范式。
🚀 **Agent时代的组织标准与产品飞轮:** FDE模式不仅是Palantir的独特优势,更有可能成为Agent时代下组织运作的标准。通过与客户的驻场共创,可以将非标准化的客户需求提炼并转化为可复用的产品组件,形成一个持续迭代和优化的“产品飞轮”,从而加速AI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价值实现。
🛠️ **FDE模式的关键挑战与技术赋能:** 成功实践FDE模式需要克服诸多挑战,包括如何有效地沉淀可复用的AI产品、如何处理个性化与标准化之间的权衡等。零代码、低代码、高代码等开发模式,以及大模型、Agent、RAG、知识图谱等AI技术,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赋能角色,它们为FDE模式提供了技术基础和实现路径,有助于构建更高效、更灵活的AI落地解决方案。
CodeWisdom 2025-11-13 10:44 上海

活动时间:2025年11月14日(周五)晚上21:00-23:00,活动平台:智能化软件工程学术沙龙微信群
CodeWisdom从FDE看AI应用落地实践模式微访谈 · 活动预告 背景介绍
Palantir的FDE(Foward Deployed Engineer,前线部署工程师)模式近期成为AI领域热议焦点,其核心是通过技术专家深度驻场客户,将复杂的数据整合与业务需求转化为可落地的AI解决方案。这一模式爆红的背后,正是AI应用面临的“非标诅咒”——从实验室到生产环境的“最后一公里”难题。FDE通过“产品化咨询”平衡个性化与规模化成为Palantir区别于传统AI公司的关键。FDE模式为AI落地提供了新范式:它不仅是Palantir的“秘密武器”,更可能成为Agent时代的组织标准——通过驻场共创,将非标需求提炼为可复用的产品飞轮。那么这种FDE模式成功的关键在哪里?其中的可复用AI产品沉淀需要如何实现又存在哪些核心挑战?与二十年前软件产品定制化开发的经验有什么本质区别?实践FDE模式对于工具、平台以及人员素质有什么样的要求?零代码、低代码、高代码等开发模式以及大模型、Agent、RAG、知识图谱等AI技术在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AI应用落地实践当前面临的主要瓶颈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又在哪里?围绕这些问题,本期微访谈邀请了来自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专家进行问题剖析、经验分享和未来展望,希望能为AI应用落地实践模式的探索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复旦大学复旦大学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副院长、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杰出会员、软件工程专委会副主任、开源发展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基础软件分会副主任,《Journal of Software: Evolution and Process》联合主编(Co-Editor),《ACM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Methodology》、《Empirical Software Engineering》、《Automated Software Engineering》、《软件学报》等期刊编委。2016年获得“NASAC青年软件创新奖”,2023年入选上海市东方英才拔尖项目,2024年获得“中创软件人才奖”。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软件智能化开发、AI原生与云原生系统、泛在计算软件系统、智能汽车及工业软件等。研究工作多次获得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年度最佳论文奖、ICSM最佳论文奖、ACM SIGSOFT杰出论文奖、IEEE TCSE杰出论文奖等奖项。担任2022年与2023年CCF中国软件大会(CCF ChinaSoft)组织委员会主席与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以及ICSE、FSE、ASE、ISSTA、ICSME、SANER等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谈嘉宾
复旦大学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领军人才。兼任上海市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CCF 大模型论坛常务委员,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和会议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美国授权专利4项,著有《自然语言处理导论》和《大规模语言模型:理论与实践》。获得上海市“晨光计划”人才计划、复旦大学“卓越2025”人才培育计划等支持,获得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一等奖、汉王青年创新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ACM 上海新星提名奖、IBM Faculty Award等奖项。文因互联博士,文因互联首席科学家。爱荷华州立大学(Iowa State University)博士。曾任伦斯勒理工学院(RPI)博士后,麻省理工学院(MIT)分布式信息组(DIG)访问研究员,三星美国研发中心研究员,W3C OWL(Web本体语言)工作组成员,参与撰写了OWL2 知识图谱语言国际标准。现任W3C(万维网联盟)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语言与知识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金融知识图谱工作组主席、中文开放知识图谱联盟(OpenKG)发起人之一,国际Data Intelligence杂志编委。阿里巴巴博士,阿里巴巴通义自然语言智能实验室负责人&阿里云副总裁。他带领团队研发通义自然语言大模型体系,在机器阅读理解(MRC),图文问答(VQA)和中文理解(CLUE)等任务上实现首次超越人类结果。以通义千问大模型为基础,赋能软件开发,角色对话,办公效率,智能司法等行业合作伙伴。他博士毕业于卡耐基梅隆大学,先后在IBM 沃森研究中心和Meta领导机器翻译研发,在人工智能顶级会议和期刊发表文章300+篇,国际国内专利100+项,谷歌引用20000+, H-index 65, 曾担任ACL,TACL等学术会议领域主席和期刊编辑等。肖然ThoughtworksThoughtworks数字化专家、中关村智联联盟秘书长,长期深耕企业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专注于AI、敏捷开发、DevOps及数据驱动创新。作为金融科技与数字化转型专家,他担任《财新》《数字银行》专栏作者,并为中行、招行、华为等企业提供战略咨询。近年来,他聚焦“软件3.0时代”下AI技术的行业落地,在TiD、InfoQ等顶级技术峰会发表主题演讲。同时,他积极推动技术社区生态建设,联合发起中国敏捷教练企业联盟(CAC)和DDD China,促进前沿技术在国内的普惠发展。作为上海交通大学高金学院讲师及工商银行研修院特邀专家,他致力于AI人才培养与行业赋能,助力企业探索高价值AI场景。字节扣子抖音集团扣子技术负责人,字节跳动AgentOps团队负责人,专注Agent平台建设和研究,在字节内部从零到一孵化了Agent平台,并助力豆包、抖音、飞书、Trae等业务的Agent构建和效果优化。蚂蚁数科现任蚂蚁数科AI技术负责人,AI算法技术部总经理。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随后加入理光研究院,并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担任博士后研究员。2014年回国后加入阿里巴巴集团,历任蚂蚁集团风控科技总监。参与蚂蚁科技商业化赛道核心AI算法技术研发,其研发产品服务于金融、制造、政务等多个行业的千余家机构客户的生产场景中。京东科技京东资深算法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体、大模型、知识图谱、对话系统等。已在ACL、EMNLP、SIGIR、AAAI、COLING、MM会议及期刊发表20多篇论文,获得NLPCC2018 Outstanding Paper Award。在CCKS2018 KBQA竞赛、FewCLUE、Quac、GAIA、BirdSQL等多个比赛获得冠亚军的成绩,此外开源了JoyAgent项目已获得11K Star。当前在京东负责智能体平台JoyAgent的建设,之前在阿里负责保险支小宝算法能力建设。曹洪伟联想诺谛智能全栈工匠,拥有近30年的软硬件研发经验,曾就职于北方电讯、斯伦贝谢、高通等世界500强企业,并作为CTO参与多家创业公司,其中渡鸦科技被百度收购后,发布了首款小度智能音箱。擅长软件架构设计、性能工程及物联网领域,拥有50余项国内外专利。曾任百度DuerOS首席布道师,推动对话式AI技术生态建设,著有《MCP极简入门》《性能之道》《深入分布式缓存》《一书读懂物联网》等书以及译作10+本。平时维护CSDN博客及公众号“wireless_com”,分享软件架构与AI工程实践。腾讯腾讯Tech Lead,腾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腾讯集团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CCF)TF研发效能SIG主席,“软件研发效能度量规范”团体标准核心编写专家,中国商业联合会互联网应用技术委员会智库专家,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TC608云计算标准和开源推进委员会云上软件工程工作组副组长,国内外各大技术峰会的联席主席,出品人和Keynote演讲嘉宾,公众号“茹炳晟聊软件研发”主理人,二十余本技术畅销书的作者和译者。华为博士,华为公司2012泊松实验室技术专家。长期专注于知识检索、机器学习、大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大语言模型应用、智能体框架等方向的技术研发与实践。已成功将多项先进技术在业界场景中落地,所涉应用包括超十亿用户规模级的(To-C)国际化产品,以及全球500强企业的(To-B)生产系统。时间安排❖
时间:2025年11月14日(周五)晚上21:00-23:00活动平台:智能化软件工程学术沙龙微信群
❖主持人:彭鑫排版 | 王方远审核 | 彭鑫
欢迎关注CodeWisdom,Codewisdom平台由复旦大学软件工程实验室运营,提供智能化软件开发平台及线上沙龙相关资讯,关注可了解更多智能化软件开发的最新消息~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