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LAB 前天 02:48
旗舰手机影像新趋势:参数回归实用,各显神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今年的大杯旗舰手机在影像配置上不再盲目堆砌参数,而是回归实用,追求内外兼修。主摄传感器尺寸趋于“甜蜜点”,超广角够用即可,而潜望长焦则在高像素方向卷出新高度。OPPO Find X9 Pro、vivo X300 Pro、荣耀Magic8 Pro和小米17 Pro Max这四款旗舰在实际测试中,各有千秋:OPPO在白天光线充足时能通过高像素模式实现细节的“魔法压制”,色彩和光影处理独具风格;vivo以“力大砖飞”的哲学,影像软硬件配置全面,但算法有时略显激进;荣耀Magic8 Pro在影像硬件和算法调校上进步显著,画质和质感表现均衡,夜拍能力突出;小米17 Pro Max定位均衡旗舰,但潜望长焦相比友商仍有提升空间。整体而言,各家在影像风格、细节处理和夜景表现上呈现出多样化竞争,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 **传感器尺寸回归实用,主摄“甜蜜尺寸”成主流** 今年的大杯旗舰手机在主摄传感器尺寸上不再追求过大的1英寸,而是倾向于1/1.3英寸左右的“甜蜜尺寸”,旨在平衡画质与机身设计的冗余度。超广角镜头则以够用为主要考量,不再过度强调参数堆砌。这种转变体现了厂商在追求极致影像体验的同时,更加注重手机的整体设计和用户实际使用体验的平衡。

🌟 **潜望长焦高像素竞赛,OPPO细节表现突出** 在潜望长焦方面,国产Android厂商普遍采用了2亿像素方案,尤其vivo和荣耀均使用1/1.4英寸传感器,OPPO则采用1/1.56英寸。在实际样张测试中,OPPO Find X9 Pro在高像素模式下展现了强大的细节还原能力,尤其在放大远景时优势明显,实现了对细节的“魔法压制”。虽然其他厂商也支持高像素模式,但OPPO在该场景下的表现更为突出。

💡 **色彩与光影哲学各异,荣耀Magic8 Pro表现均衡** 各家在色彩饱和度和光影处理上呈现出不同的风格。vivo倾向于较高的锐化和亮度,有时略显刺眼;OPPO则坚持“去数码味”的算法风格,画面观感自然,光影处理真实,但有时显得略“肉”;荣耀和小米则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荣耀Magic8 Pro在细节处理、明暗光影关系以及色彩的自然呈现方面进步明显,夜拍表现尤为突出,实现了硬件、算法与观感的良好结合,最终进入大杯旗舰影像的第一梯队。

⚖️ **影像风格系统化,小米算法风格有待统一** OPPO和vivo在影像算法上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风格系统,用户能够预期其成像特点。荣耀Magic8 Pro在本代产品中也显著改善了算法风格不稳定的问题,表现趋于统一和稳定。相比之下,小米的影像算法风格有时会因场景变化而出现较大波动,缺乏一致性,这是其未来需要改进的方向,以提供更可预测和可靠的影像体验。

原创 WHYLAB 2025-11-12 00:01 广东


▼ 以下为图文版本

不知道大家注意注意到没,今年大杯旗舰的影像不再盲目堆参数,开始回归实用了,主打一个内外兼修、好用够用。

像主摄,两年前 1 英寸还是大杯香饽饽,现在被嫌弃太累赘了,1/1.3 英寸左右成为主摄 Sensor 的「甜蜜尺寸」。超广角,够用就行。

潜望长焦继续卷高像素,国产 Android 御四家有三家都上了 2 亿像素,特别是 vivo 和荣耀,都是 1/1.4 英寸的 Sensor,85mm;OPPO 坚持 1/1.56 英寸,70mm;小米只有 1/2 英寸,115mm。

所以,国产 Android 御四家的「新 Pro」,OPPO Find X9 Pro、vivo X300 Pro、荣耀Magic8 Pro,还有小米 17 Pro Max,谁才是新一代「大杯旗舰影像之王」呢?

| 实验室数据(主摄)

这里先对比一下咱们影像实验室测的客观指标,继续是我们这套德国 IE 设备,用固定灯箱来模拟和标定光线环境,再用不同标板来测试、导入,最后分析数据。

这里我们用 TE268H 标板西门子星图测出「解析力」,这里小米、vivo 和荣耀的表现无论强光弱光表现都基本一致,做到默认分辨率的极限了。

我发现 OPPO 这边强光数值会特别高,甚至可以说是离谱了,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卡 bug 测错了,翻了一下测试的素材才发现,好家伙直接 5000 多万像素输出了,这就奇怪,都是用默认设置来测的,咱也没调分辨率啊。

后来才发现 Find X9 Pro 这次相机格式设置里默认是「超清优先」出片,光线充足细节丰富的场景会自动拍摄高分辨率照片。

输出的分辨率高了,那解析力上限自然就高,就是这么简单粗暴且有效,后面其它友商也可以参考一下。

色彩饱和度方面,咱们用 TE42 标板来测试分析,这里小米和荣耀默认走的是低饱和风格,OPPO 趋近于 0,只有 vivo 强光稍偏高饱和风格,不过对比起以前「高饱和战士」风格,vivo 现在已经收敛多了。

再看 TE276 枯叶图测出来的「细节还原能力」,这里四家都还行,不过荣耀反而是在暗光环境有比其它三家更好的表现,待会样张分析的部分可以关注一下。

TE255 和 TE270 标板测出的「亮度均匀度 Shading」和「噪点 VN」,成绩给大家贴这儿,这两个指标在计算摄影时代反而没那么重要,这里就不展开了,咱们直接上样张。

| 主摄

白天光线充足,OV 米耀四家默认都各有风格,没有绝对的好坏,主要看个人的喜好。

我们直接抓重点看,放大这里树叶这些细节丰富的地方,vivo 的锐化力度是最大的,放大看甚至会觉得有一些刺眼了;

另一个「极端」是 OPPO,观感上锐化力度是最浅的,所以看起来会有「肉」一点,不放大观感会更好,这也是 OPPO 这两年坚持的「去数码味」算法风格了。荣耀和小米在这两者之间。

另外,vivo 整体偏亮,看起来会少了点层次;OPPO 的光影做得挺不错的,特别是暗的地方舍得暗下去,更还原真实一些。

小米和荣耀的明暗光影关系看起来会更有层次一点,特别是荣耀Magic8 Pro 这一代,这些细节处理,进步还挺明显的。

咱们再走近点,这时候反而是小米有点把持不住了,色彩饱和度高了很多,会有点腻;

荣耀对比之下绿的会更葱翠自然一点;OPPO 的绿还是偏淡了。放大「眼睛」附近的树叶,vivo 还是老样子;OPPO 也还是去数码味,有点肉肉的。小米这个场景上了强度,观感上有点脏;荣耀也是有增强的,但是肉眼看起来要更自然舒服。 

再看旁边穿过树叶间隙的光线,荣耀和小米的处理看起来更好,OPPO 和 vivo 高光边缘有点压不住了,OPPO 甚至还出现了重影,感觉像多帧合成没做到位,多拍几张还是有这种情况。

然而来到这几组样张,OPPO 自动激活了高像素模式,放大细节,简直就是魔法压制。

像远处这几座住宅楼,这一座写字楼,和遮挡视野的这几棵树,高像素优势就很明显了。

vivo、小米和荣耀虽然也能手动打开高像素模式,不过放大看细节,还是 OPPO 的优势更明显。

到了夜间场景,对算力的需求更高,OPPO 也就很少激活高像素模式了。这时候四家基本延续了白天的表现。

除了整体色彩倾向会有不同以外,放大看这里树林,还有灯光上面溢出,vivo 还是算法下手最狠的那个。

再看左边建筑外立面,vivo 意料之中,线条看起来更清晰;OPPO 暗面没有刻意调亮,尊重实际观感;荣耀介于 vivo 和 OPPO 之间,这个程度就刚好,细节和观感有一定的平衡;而小米呢细节差点意思,建筑面两种颜色界限都糊了。

再上点难度,这个场景是正对着路灯拍的,统一手动点灯光对焦,放大这里,看灯光照射的树叶,OPPO 和荣耀会更清楚一些,不过 OPPO 有点过曝光,而荣耀这边把暖光照射的质感给还原了出来,观感更好。

| 长焦

都是广角主摄 + 超广角 + 潜望长焦的三摄配置,这边 OV 耀,长焦 3 倍、3.5 倍和 3.7 倍,三家多摄之间的画质衔接是比较流畅的,不会出现很明显的画质断层。

只有小米 17 Pro Max 追求更远的长焦,115mm,5 倍。焦距长了,又要为了保证机身堆叠,就用不了大底。

另外 5 倍以内的变焦要靠主摄裁,画质断层比其它三家明显,特别是 3 倍到 5 倍之间的夜景画质有点尴尬。

长焦的数据指标咱们也测了,「解析力」印证了我前面的观点,小米原生长焦的夜景解析力确实会稍弱一些,vivo 和荣耀大底上限也更高。

其它指标,「色彩饱和度 ΔC」、「亮度均匀度 Shading」,还有「噪点 VN」和「细节还原」给大家整理在这了,感兴趣可以截图保存查看;

也可以到我们 WHYLAB 同名小程序查看更详细的数据。

这里咱们还是直接看原生长焦样张,需要注意四家长焦的焦距不同,所以取景范围会有所不同。

还是这个大红桥加树木的场景,这边 vivo 和小米的红色饱和都有点溢出了;荣耀略偏高饱和,但不至于刺眼,会比 vivo 和小米的舒服一点;而 OPPO 继续岁月静好。

放大细节,OPPO 的处理有点淡了,第一眼不抓眼,但久看不容易累;荣耀这边平衡更好;小米的处理会收敛一些。

欸,OPPO 的长焦也会自动激发高像素模式,放大远处建筑,OPPO 细节确实要比小米、荣耀、vivo 更丰富。

不过它的「明暗光影处理哲学」在这个日落场景我觉得就有点不合用了,整个背光的城市景观整体调暗,影响观感。vivo 和荣耀这边的明暗处理我觉得比较合理,氛围也更好。

小米那是另一个极端,整个场景色调都比较腻,提亮了整个地面的场景,有点 hold 不住。这里我还想引出小米影像一直以来的问题,就是算法会比较飘,换个场景出片,那风格就可能完全不一样了,不像 OPPO、vivo 那样成系统、有风格。

我记得荣耀之前也是有类似问题,但这一代 Magic8 Pro 进步挺明显的,风格几乎不飘了。

像这组样张,背光的明暗处理甚至比 vivo 更真实和谐一点。

换到夜间场景,四家大体上跟白天的表现差不多,vivo 和荣耀大底上限高,不过 vivo 细节锐化感比较重,荣耀细节看起来要自然一点。

小米长焦底子比较小,画质上会有点吃亏,但是焦长拍得远,放大到同样位置其实并没有跟 OPPO 拉开太大差距;

OPPO 这块 1/1.56 英寸底子是不错的,但是算法跟其它三家比还是保守了,夜间细节会差点意思;还有就是 70mm 焦距有点短,压缩感也不如 vivo、小米和荣耀。

长焦用来拍人像也很好用,这里 3 倍、3.5 倍、3.7 倍和 5 倍的原生长焦暗光人像,你们觉得谁拍得更好?

大底长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数码放大,画质上限更高。这里咱们统一拉齐到 10 倍对比一下夜景表现。

OPPO 跟前面说的一样,夜景比较吃亏;底子更小,但拍得更远的小米反而细节更好。

当然啦,vivo 和荣耀底大,优势会更明显,像 vivo 这里的建筑,荣耀这里的栏杆,vivo 这里的桥梁,荣耀路边的车辆,它俩在不同的场景打得又来又回。

| 总结

OPPO Find X9 Pro、vivo X300 Pro、小米 17 Pro Max 和荣耀Magic8 Pro,新一代国产 Android 四大杯,谁才是影像之王呢?

这期视频到这里,可能还是没有办法给出一个很确切的答案,但是可以看到 OV 米耀四家今年的一些坚持、妥协还有进步。

小米 17 Pro Max 定位是要做一台更均衡的旗舰,Deco 背屏成了独家卖点,市场销量销量和出街率说明了一切。但它今年的大杯影像没有特别长的长板,别家都上了 2 亿像素大底,它的潜望长焦还在原地踏步,对比友商还有进步空间。

OPPO Find X9 Pro 今年从四摄改回了三摄,少了一颗超长焦,收敛的相机 Deco 设计,换来不错的手感,卖点更均衡。长焦升级到 2 亿像素,还上了丹霞原色镜头。实际白天的表现挺不错的,画质主打一个够用,而色彩和光影是 OPPO 一直以来的长板,观感优先。 

vivo 对待影像的哲学是「力大砖飞」,这次 X300 Pro 也不例外,仅图像芯片就用了两颗,虽然是「大杯」,但是影像软硬件该满的都满了,结果是不错的,只是有时候算法下手太狠。未来 vivo 能在算法上收敛一些,可能会更好。但这也不影响它大杯旗舰影像第一梯队的地位。

今年荣耀Magic8 Pro 综合硬件推得挺满的,实测续航、性能不错,外围有双 1216 外放,还有行业唯一 3D 超声波 + 3D 人脸识别。而影像的进步是我没料到的,硬件挤进了大杯旗舰的第一梯队,底子本身好,再加上算法和影像引擎更加稳定了,出片画质和质感都有提升。再加上 2 亿像素大底长焦不错的夜拍表现,我觉得今年大杯旗舰影像的第一梯队,荣耀Magic8 Pro 终于上桌了。

最后,更多实测数据欢迎关注我们 WHYLAB 同名小程序,咱们下期再见。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手机影像 旗舰手机 OPPO Find X9 Pro vivo X300 Pro 荣耀Magic8 Pro 小米17 Pro Max 拍照 长焦镜头 传感器 AI摄影 Phone Imaging Flagship Phone Periscope Telephoto Camera Sensor AI Photograph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