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11月12日 16:36
安宫牛黄丸:中风急救名药的争议与真相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安宫牛黄丸作为传统中药,在秋冬心血管疾病高发季常被推荐用于中风急救。然而,其疗效近年来引发广泛争议。一项研究指出其疗效与安慰剂无异,而另一些研究则显示其有一定益处。专家提醒,安宫牛黄丸是处方药,需遵医嘱使用,不宜作为日常养生或退烧药。同时,市场存在价格乱象和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应警惕过于廉价的药品,并在专业指导下合理用药。

🌟 安宫牛黄丸的传统定位与现代争议: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中成药,安宫牛黄丸在民间被誉为“救急症于及时,挽垂危于顷刻”的急救药物,尤其在中风等心血管疾病高发季节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近期一项由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团队发表的研究,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中,未能显示安宫牛黄丸在治疗中重度卒中患者方面优于安慰剂,引发了对其疗效的广泛质疑和网络争论,形成了“神药”与“安慰剂”的两极评价。

🔬 不同研究结果的差异与中医辨证论治的考量:对于安宫牛黄丸的疗效,学界存在不同声音。除了协和医院的研究,也有如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团队在动物模型实验中证明其有助于延长中风治疗黄金期,以及一项针对脑出血患者的研究显示术后使用安宫牛黄丸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广东省中医院的颜芳医师认为,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随机对照研究“一病一方”的设计可能不完全符合中成药根据病情动态变化的用药特点,而安宫牛黄丸的使用应结合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

⚠️ 正确使用与警惕误区:安宫牛黄丸是处方药,并非适用于所有中风患者,其主要适应症为痰热型脑出血、大面积脑梗塞等危急重症的早期使用,有时能快速促醒、逆转病情。专家明确指出,不应将安宫牛黄丸作为日常养生保健品服用,也严禁用于儿童退烧,因为发烧和中医热证并非同一概念,不当使用可能对脾胃造成潜在危害。此外,由于含有朱砂、雄黄等成分,长期服用或用于肝肾功能不全者需格外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把握适应症、剂量和时间。

💰 市场乱象与辨别真伪:安宫牛黄丸因其名贵成分(如天然牛黄、麝香)导致价格昂贵,并伴随市场乱象,包括造假、高价囤积和代购等。市面上存在不同规格和版本的安宫牛黄丸,价格差异较大。消费者应警惕过于廉价的产品,因为牛黄品质直接影响疗效,而假冒伪劣产品可能不仅无效,甚至有害。同时,需注意药品的有效期,避免服用过期药品。

2025-11-12 16:00:00
“立冬已至,请为父母备上几颗救命神药。”进入心血管疾病高发的秋冬季,安宫牛黄丸的广告文章出现在不少“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家庭群内。

安宫牛黄丸是我国传统中成药。该药并非只有牛黄,而是由牛黄、麝香、水牛角浓缩粉等十余种药材组成,在民间有“救急症于及时,挽垂危于顷刻”的说法。

2022年,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发布《安宫牛黄丸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下称《共识》)。《共识》指出,该药品是中医临床各科治疗急危重症的重要抢救药物,曾获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等多个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推荐。

安宫牛黄丸是处方药,需遵医嘱使用,使用不当或有健康风险。然而近年来,一些药企为扩大销量,将安宫牛黄丸营销为保健品乃至“神药”,“惊蛰、夏至、霜降、冬至四个节气前后连续服用,可以预防中风”广泛流传。

2025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团队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的一项研究指出,安宫牛黄丸治疗中风效果与安慰剂组无异,该研究结果在网络上引起大量争论。

一面是“神药”,一面是“安慰剂”,安宫牛黄丸疗效究竟如何?

安宫牛黄丸是我国传统中药最负盛名的药物之一,近年来屡次陷入价格、疗效、制假等争议。(南方周末记者 黄思琪/摄)

受民间认可,销售规模大

河北安国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之一,这里的人提起安宫牛黄丸治中风的神奇功效,可以滔滔不绝。

一位做普通药材生意的安国商人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在安国,但凡有老人的家庭,家中都常备安宫牛黄丸,“这是一种传统”。他的父亲曾在中风后服用安宫牛黄丸,瞬间有“血管被冲开的感觉”,症状随之减轻,“只有亲身体验过,才知道它的好”。

提起这个历史悠久的名药,这位生意人满是自豪,“安宫牛黄丸起源于安国制药厂,‘安’字指的就是安国”。

实际上,据业内考证,安宫牛黄丸的古方最早或出自清代吴瑭所著的《温病条辨》——“邪入心包,舌蹇肢厥,牛黄丸主之”。而吴瑭系江苏人。

安国市当地一家产销安宫牛黄丸的药企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宫”在中医理论中指心脑,“安”则是安定之意,“(民间的误传)反映出老百姓对这个产品的认可”。

销售数据也侧面证明这是一个明星药品。医药健康信息服务平台米内网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零售药店终端心脑血管中成药丸剂产品,安宫牛黄丸以超40亿元的销售规模排名第一。

安宫牛黄丸被奉为“温病三宝”之首,曾经的安国制药厂生产该药,得到不少安国市民认可。(南方周末记者 黄思琪/摄)

不同研究结果差异大

民间的信任背后,伴随着学界的争议,安宫牛黄丸的疗效在不同研究中结果有所差异。

近期最受关注的是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团队2025年发表的研究。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安宫牛黄丸组和安慰剂组分别纳入57例和60例患者。结果显示,安宫牛黄丸治疗的安全性良好,但未能显著减少中重度卒中患者的脑梗死和脑水肿体积。

南方周末记者于2025年10月多次联系该研究主要作者进行解读,截至发稿前未获回应。

在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病房主任医师颜芳看来,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辨证论治,同样是中风,也分为偏寒偏热,要把每个病人视为独立的个体。随机对照研究的设计往往“一病一方”,要求固定处方长时间治疗,不符合中成药根据病情动态变化调整的特点。

也有一些研究给出了不同的结论。

2022年,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团队发表在《中国医学》英文版的研究,在大鼠模型实验中证明安宫牛黄丸有助于将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治疗黄金期延长半小时。

2021年,一项针对200例有脑外科手术治疗指征的脑出血患者的研究显示,患者在术后次日鼻饲或口服安宫牛黄丸,神经功能缺损低于常规治疗组。

中国中药协会特聘副会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原所长孙晓波认为,与安宫牛黄丸相关的大部分基础与临床研究数据证实了其疗效。该药品存续上百年,若无疗效支撑,恐怕不会有这么大的市场。

不过,他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针对安宫牛黄丸等含牛黄产品,目前现代医学大规模的循证医学及深入机制研究还不足,有一部分原因在于这类产品价格较高,需要企业积极配合,国家也应提供一定支持。

“不能基于单个研究结果推翻传统名方的疗效,但也不能神化安宫牛黄丸,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颜芳说。

不建议作为日常养生、退烧用药

卒中(俗称中风)是脑血管病变导致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分为缺血性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卒中(脑出血等)。

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我国每年新发卒中近400万例,约占全球新发病例的1/3。

安宫牛黄丸虽常被用于中风急救,但不是所有中风都适合用。

颜芳指出,安宫牛黄丸是有适应症的急救药,针对痰热型脑出血、大面积脑梗塞等危急重症,在发病早期使用有一定效果,甚至能快速促醒,逆转病情,但非热症的中风用药可能加重病情。

“家中老人中风,表现为神志变化、手脚不能动、说不出话,这时候无法判断是脑出血还是脑梗塞,还是要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尽快送医救治。”颜芳表示,患者发病前若排便困难、口气重、舌苔偏红黄腻,平时烟酒摄入多,起病时脸红,这些症状是适用安宫牛黄丸的初步判断线索,但还是建议在有经验的中医指导下辨证使用。

2020年,安宫牛黄丸进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被推荐用于“内闭外脱证”的危重型患者。该方案第三版至第九版,连续7次推荐了安宫牛黄丸。

前述药企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疫情期间的用药需求,推动了安宫牛黄丸原料价格提升,但也出现了一部分盲目用药的现象。

一个常见的误区是,部分群体以为安宫牛黄丸可日常用于退高烧。

颜芳指出,所有药品都有适应症和禁忌症,发高烧也不能盲目用牛黄治疗,发烧高热和中医的热证不是一个概念,如果不是刚好契合体质,反而对脾胃有潜在危害。“对于小孩感冒发烧,吃安宫牛黄丸退烧的行为,必须反对。小孩阳气旺,发烧和退烧都很快,完全符合安宫牛黄丸病机的情况非常少。”

此外,对于安宫牛黄丸可以在节气前后服用、预防中风的说法,多位业内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反对。

“把安宫牛黄丸作为养生用药,是典型的滥用、误用,体质虚寒者日常服用不利于养生。”颜芳说。

《共识》指出,安宫牛黄丸临床研究安全性评估结果良好,但由于含有朱砂、雄黄等药材,成药中有汞、硫化砷等重金属无机盐类化合物,临床有用药后发生汞中毒的报告,患者不宜长期服用,尤其对于肝肾功能下降和老年患者,应把握适应症、服用剂量和时间,做到安全用药。

警惕太便宜的安宫牛黄丸

作为百年名药,安宫牛黄丸自带“热搜体质”,除了疗效争议,高价、造假、代购等市场乱象也广受关注。

2017年,一场在北京举行的拍卖会上,一粒产自1960年代的安宫牛黄丸,最终以11万元的天价成交。

多年来,天然牛黄供不应求,价格贵过黄金,带动安宫牛黄丸涨价。同仁堂安宫牛黄丸内地版、“双天然”包金衣规格的售价,在2022年从每粒780元涨至860元;2024年6月,港版安宫牛黄丸从每粒1060港元调整至1280港元。

根据牛黄、麝香原料是否取自天然成分,市面上的安宫牛黄丸有“双天然”“单天然”等版本之分。前者是天然牛黄和天然麝香成分;后者是体外培育牛黄和天然麝香,或天然牛黄和人工麝香成分,价格低于前者。不同品牌的安宫牛黄丸单粒售价从100多元至800多元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安宫牛黄丸不是独家品种。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1月初,安宫牛黄丸共有125条生产批文,同仁堂、津药达仁堂、广誉远、片仔癀、哈药等知名药企均有生产。

复杂的价格体系下,安宫牛黄丸造假屡见报端。

2025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制售伪劣商品犯罪典型案例”,披露了一起26人产销假冒安宫牛黄丸的案件。

2024年,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报道,有商家在多个电商平台直播售卖假冒安宫牛黄丸,把“牛黄”写作“牛磺”,采用蜂蜜制品的食品批文,声称“包治百病、延长90分钟急救时间”。

颜芳表示,市场上安宫牛黄丸价格参差不齐,自称天然牛黄原料的,不一定出自天然,牛黄品质与疗效息息相关,应警惕过于便宜的产品。

此外,根据同仁堂、达仁堂等药品说明书,安宫牛黄丸的有效期为60个月。颜芳强调,因安宫牛黄丸价格昂贵,有人囤货后过期也不扔,或者看到快过期了、出于怕浪费的心态服用,这些行为都不可取。



获取更多RSS:
https://feedx.net
https://feedx.site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安宫牛黄丸 中风 心血管疾病 传统中药 疗效争议 临床研究 合理用药 市场乱象 An Gong Niu Huang Wan Strok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fficacy Debate Clinical Research Rational Drug Use Market Irregularitie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