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主任陆林看来,脑机接口技术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他提出,该技术有望实现痴呆症的预防,甚至恢复已遗忘的记忆。目前,陆林院士的团队正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并已启动临床实验。他透露,中国在脑机接口临床试验的数量上已超越埃隆·马斯克,完成了30例,远超马斯克所做的7例。展望更远的未来,陆林院士设想,通过将知识芯片植入大脑,人类或许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知识和技能,并随时调用。
🧠 **脑机接口的治疗潜力巨大:** 陆林院士指出,脑机接口技术未来有望在预防痴呆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甚至能够帮助恢复患者已经丧失的记忆。这项研究的突破将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 **国内临床实验进展显著:** 陆林院士透露,中国在脑机接口的临床实验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已完成了30例临床病例,数量上已超过了埃隆·马斯克团队的7例,显示出我国在该领域的快速发展和领先地位。
💡 **未来知识获取的革新设想:** 展望未来,陆林院士大胆设想,通过将包含知识的芯片植入大脑,人类可能实现快速学习,在极短时间内掌握小学到大学的全部知识,并在需要时随时调取,彻底改变知识获取和技能掌握的方式。
快科技11月1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近日,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主任陆林对脑机接口技术的未来作出了大胆展望。
他介绍道,借助脑机接口技术,可以实现让人不患痴呆症,或者让已经遗忘的记忆重新恢复,目前团队正围绕这些方面开展研究。
陆林还表示:“我们已经开始尝试进行临床实验。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马斯克做过的一些事,国内都已经开展了,而且我们在临床上完成的病例数比他更多!”
他举例称,马斯克做了7例,而中国已经完成了30例。
他进一步强调:“未来能不能把所有的知识放在一个芯片里,把芯片植入大脑,让我们的大脑在短时间内,把小学中学大学的知识全部学会,随时需要知识的时候,就可以把脑中的知识、技能调出来?”。
陆林总结道“将来是有可能的,但现在还正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