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近日通过了《反跟踪骚扰法》和《家庭暴力防止法》的修正案,旨在明确禁止擅自安装“Tag 防丢器”并利用智能手机进行定位的行为。随着此类跟踪骚扰事件的增多,此次修法将追踪器纳入法律管辖范围,以期更有效地保护受害者。修正案还简化了对跟踪骚扰行为的警告程序,允许警方在受害者未申请的情况下主动介入,此举的背后是吸取了此前未能有效阻止跟踪骚扰导致悲剧的教训,力求通过新规加强对潜在受害者的保护,防止事态升级。
📍 法律修订明确限制追踪器滥用:日本政府通过了《反跟踪骚扰法》和《家庭暴力防止法》的修正案,核心在于明确禁止擅自将“Tag 防丢器”等追踪设备安装在他人随身物品上,并利用智能手机进行定位的行为。这意味着,原本用于找回失物的追踪器,若被用于跟踪骚扰,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 应对日益增长的跟踪骚扰求助:日本警察厅的数据显示,与跟踪骚扰相关的求助数量逐年显著增加。2023年有196起,2024年增至370起,且2025年上半年的求助数已超过2024年全年。此次修法正是为了回应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加强对受害者的保护。
⚖️ 简化警告程序,警方主动介入:修正案对《反跟踪骚扰法》中的行政指导“警告”进行了改革,使其与更严重的“禁止命令”具有同等效力,并允许警方在受害者未主动申请的情况下,基于职权直接实施。这一改变大大简化了程序,提高了响应时效性,即使受害者因顾虑而犹豫,警方也能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防止跟踪骚扰行为的升级。
💡 吸取教训,防范悲剧:此次修法的重要驱动力是一起发生在川崎市的女性被杀害案件,受害者曾向警方求助称受到前交往对象的跟踪骚扰,但警方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日本警方希望通过此次修法,吸取教训,确保未来能够切实执行必要措施,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IT之家 11 月 11 日消息,共同社今天(11 月 11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在日本内阁会议上,敲定了《反跟踪骚扰法》和《家庭暴力防止法》的修正案,明确限制擅自安装“Tag 防丢器”,并通过智能手机进行定位的行为。
日本此前已制定相关法律,限制滥用卫星定位系统(GPS),而伴随着受害案例不断增加,《反跟踪骚扰法》修正案将 Tag 纳入适用范围。若修正案通过,则将在公布 20 天后施行。
Tag 利用无线通信与智能手机连接从而获取位置信息。原本的用途是安装在贵重物品等上,一旦遗失可帮助找到。然而被安装在其他人的随身物品上用于跟踪骚扰的问题增多,据日本警察厅称,2023 年相关求助数为 196 起,2024 年为 370 起,而 2025 年已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求助数。

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反跟踪骚扰法》修正案对旨在制止跟踪骚扰行为的行政指导“警告”作出新规定,改为与更重的行政处分“禁止命令”一样,即便受害者没有申请,也可以基于警方职权而实施。
“警告”比“禁止命令”的手续更加简便,实施时效性更快。即便受害者就是否对加害者采取措施犹豫不决,也可基于警方判断加以实施,从而起到防止跟踪骚扰行为升级的作用。
而这项新规的背后,是一起发生川崎市的女性(20 岁)遭杀害案件。该女性向神奈川县警方求助,称受到前交往对象跟踪骚扰,但日本警方并未采取警告等措施。日本警方希望吸取教训,通过新法规来切实实施必要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