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 01:12
微亿智造:工业AI的“iPhone时刻”引领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聚焦工业AI迎来“iPhone时刻”的变革,并重点介绍了中国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供应商微亿智造。微亿智造凭借全栈式软硬件系统、海量精标数据库和“架构师负责制”研发团队,有效破解了工业自动化“成本、柔性、智能”的“不可能三角”难题。公司已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并成功跨越盈利拐点,成为中国最大的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供应商。文章展望了微亿智造通过内生增长和外延整合,进一步拓展产品应用边界、深化全球布局,并整合产业资源,以技术、数据和产品优势占据智能制造高地。

🤖 **工业AI迎来“iPhone时刻”:** 人工智能正从根本上重塑工业制造,从依赖精确编程转向智能交互,从刚性产线升级为可快速重构的智能单元,并从辅助工具演进为自主执行任务的“数字劳动力”。这一变革将重构人机交互,并将计算力普及至工业领域,预计全球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市场空间将超过8万亿元。

💡 **微亿智造的技术优势与数据壁垒:** 微亿智造通过自研全栈式软硬件系统和系统工程能力,破解了工业自动化“不可能三角”的难题。公司拥有超过700项自主知识产权,并积累了业内规模最大的、源自真实工业场景的超过15TB、10亿条精标数据的数据库,构建了强大的技术与数据双重壁垒。

📈 **商业模式成熟与盈利能力:** 微亿智造是全球首批实现具身智能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企业之一,已成功服务于3C电子、汽车制造等多个高门槛行业,并实现连续盈利。其EIIR产品收益占比不断提升,标志着公司成功转型为标准化、可规模化、高毛利的商业模式。

🚀 **未来发展战略与增长潜力:** 公司将通过纵向深化现有客户服务、横向拓展新兴垂直领域以及扩大全球布局来实现内生增长。同时,通过战略合作、投资及收购来整合上下游产业资源,补全核心能力,进一步巩固其在下一代智能制造竞争中的高地。

随着工业制造全面迎来“iPhone时刻”,谁能以技术穿透成本约束、以数据构建进化飞轮、以产品实现高效落地,谁就将占据下一代智能制造竞争的高地。

在全球工业AI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的当下,中国最大的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供应商微亿智造向港交所递表。

除了头顶“工业具身智能第一股”的光环,微亿智造还因其豪华的投资者阵容备受瞩目。国家工业母机产业投资基金、深创投、洪泰基金等“国家队”成员,以及松禾资本、普华资本等头部市场化机构均位列其股东名单。

一、工业AI的iPhone时刻

长期以来,工业自动化被困在“成本、柔性、智能”的“不可能三角”中。部署与调试成本高昂、产线变更带来的漫长停工周期,以及传统系统对非标复杂任务的“智能缺失”——种种掣肘让自动化难以适应当下制造业小批量、多品种的需求。

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破解这一“不可能三角”提供了全新的解答方式。正如iPhone重构了人机交互、将计算力普及至个人,AI也正从三个维度重塑工业制造:

交互方式上,从依赖精确编程转向基于感知与认知的智能交互;系统柔性上,从刚性产线升级为可快速重构的智能单元;功能角色上,AI从辅助分析工具演进为可自主执行任务的“数字劳动力”。

工业AI迎来真正的“iPhone时刻”。灼识咨询预测,在传统产线技术改造以及人力替代的双重因素驱动下,全球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行业市场空间广阔,将超过8万亿元。

在这场由AI驱动的革命开端,微亿智造成为其中的代表力量。

作为一家以人工智能为底层驱动力的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微亿智造通过自研的全栈式软硬件系统及全面的系统工程能力,为全球客户提供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EIIR)产品及解决方案。公司通过EIIR机器人产品、AI赋能的智能化产品、 模组类产品,为客户提供从核心技术部件到产线级解决方案的全方位价值;并遵循“快慢思考”及“人类在环”的原则,在广泛的行业及应用场景中实现快速且具成本效益的部署,使“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得到系统性优化。

微亿智造对“不可能三角”难题的系统性优化能力,最终在市场上获得了直接验证。灼识咨询报告显示,按2024年收益计,微亿智造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供应商。这一领先地位验证了其在技术、产品与商业化路径上的综合优势。

这种竞争优势并非一朝一夕,而是由长期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构筑而成。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支出累计超过5.3亿元人民币。公司已拥有超过700项自主知识产权,其中包括180多件发明专利,形成了囊括云端技术、边缘端技术、设备端技术在内的全栈式技术布局。

此外,招股书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团队人员占员工总数近60%。由首席技术官兼董事赵何博士领衔的团队推行“架构师负责制”,打破传统层级管理,强化项目负责人自主权与创新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在AI时代,技术优势与数据资产相结合能形成难以打破的良性循环。数据越多,模型越优,落地越快。微亿智造已积累了业内规模最大的、源自真实工业场景的精标数据库。该数据库的数据量已超过15TB,包含超过10亿条精标数据纪录。这些数据与实际工艺标准一一对应,是任何仿真环境无法复制的稀缺资产。

随着全球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行业市场空间的增长,微亿智造构建的技术与数据双重壁垒,正为其在新产业周期中占据领先位置提供持续动力。

二、已跨过盈利拐点

如果说技术的突破让微亿智造站上了工业智能的浪潮之巅,那么商业模式的成熟,则让这家公司的增长进入了可持续的飞轮阶段。

公司是全球首批在多个复杂工业场景中实现具身智能大规模化商业化落地部署的领先企业之一。

不同于传统自动化企业以单一项目为起点、由下而上的扩张模式,公司是采用自上而下的行业渗透路径。目前公司已服务于3C电子、汽车制造、新能源、快消品及半导体等技术门槛高的行业。公司已成功服务于超过二十五家世界五百强及全球行业龙头企业。

有效的市场策略正在转化为亮眼的财务成果。面对资本市场最为关心的“AI商业化可持续性”问题,微亿智造给出了亮眼的答卷——

根据招股书,公司总收益从2022年的人民币2.2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64.7%。更重要的是,这一增长并非来自短期订单的堆积,而是源于向高价值EIIR产品的成功战略转型。根据招股书,EIIR收益占比从2022年的15.3%攀升至2024年的45.3%,并进一步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53.6%,标志着公司向标准化、可规模化、高毛利的商业模式转型成功。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AI与机器人普遍尚未盈利的行业背景下,微亿智造已在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实现盈利,期内溢利分别为1573.9 万元、668.4万元,成功迈过盈利拐点。

财务数据从侧面显示出其商业模型具备强劲的转化效率:从技术到产品、从产品到客户价值的闭环,已在公司体系内顺畅运转。

展望未来,公司成长逻辑十分清晰,受内生扩张与外延整合双轮驱动:

1、内生增长: 拓展产品与应用边界

(1)纵向深化:从已验证的质检、打磨等应用,向现有客户延伸更多工艺服务,提升客户生命周期价值。

(2)横向拓展:凭借技术的通用性,将核心能力复用到半导体等高价值的新兴垂直领域。

(3)扩大全球布局

公司将在欧洲、美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关键市场建立综合性区域中心,提升本土化服务与交付能力。目前其业务已经遍及欧洲、美国,并正在积极布局日本、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等新海外市场。

2.外延: 战略性投资与生态整合

公司计划通过战略合作、投资及收购,整合上下游产业资源。例如,公司今年对捷勃特的战略性投资补全了其在机器人本体及底层运动控制的核心能力。

结语

过去,AI在制造业常被视为“锦上添花”的辅助工具;而今,它正演进为驱动生产的核心智能。微亿智造的实践表明,工业AI已跨越概念验证阶段,进入规模化复制与系统性价值创造的新周期。

随着工业制造全面迎来“iPhone时刻”,谁能以技术穿透成本约束、以数据构建进化飞轮、以产品实现高效落地,谁就将占据下一代智能制造竞争的高地。微亿智造所展现的从技术领先到商业成功的闭环能力,正勾勒出工业AI领域最具确定性的增长路径。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微亿智造 工业AI 具身智能机器人 智能制造 AI WeiYi Zhizao Industrial AI Embodied Intelligent Robot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