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华五AI专业大三学生,为尽早实现财务自由,计划投身高薪的量化行业。面对量化公司极高的招聘门槛,如“天才少年”和ACM金牌等背景,学生感到压力。文章旨在探讨如何通过项目参与、论文发表、竞赛或课程学习来提升简历竞争力,并为寒假量化实习申请提供建议,包括面试技巧和公司推荐。
💡 **提升项目经验与实践能力**:积极参与AI专业相关的项目组任务,尤其关注与数据分析、算法优化、模型开发相关的实践,积累实际操作经验。这不仅能充实简历,更能为面试中的技术问题提供具体案例支持。
📚 **深化量化金融知识体系**:除了AI专业课程,建议重点学习概率论、数理统计、随机过程、时间序列分析、机器学习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金融工程等相关课程。理解金融市场运作机制和量化交易策略的原理至关重要。
🏆 **积极参与学科竞赛与学术研究**:参加国内外知名的数学建模、数据科学、编程竞赛,或争取在AI/金融领域的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这些都是证明个人能力和潜力的有力证据,能显著提升简历的含金量。
🚀 **寒假实习是敲门砖**:利用寒假积极寻找量化行业的实习机会,通过实际工作体验了解行业现状,学习前沿技术,并为正式校招积累宝贵经验。提前了解目标公司的招聘流程和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准备面试。
📈 **注重软技能与职业素养**:除了技术硬实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抗压能力和持续学习的能力同样是量化行业看重的素质。在求职过程中,展现出积极主动、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个人情况:华五大三在读,AI 专业,普通家庭,专业 30%左右。不想打工到 60 岁,所以想找一个高薪资的工作。不在乎国内还是国外工作,或者工作压力,学习成本,具体职位,只追求尽早退休去享受人生。因此在程序员和量化行业之间犹豫,考虑到从事金融相关行业之后,未来能够更好的“钱生钱”,也能避免未来资产贬值,计划往量化行业发展。现在时间充裕,每天除了花 2 ,3 个小时上课之外,剩下时间都可以自由支配。
疑惑点:了解了一些量化公司的招聘信息,前面参加了 citedel security 的校招会,看公司员工的背景都很厉害,甚至听到了天才少年,还有什么 ACM 金牌。感觉压力很大,想请教一下应该怎么准备自己的简历来提升竞争力,是去积极参加项目组的任务,发论文,还是参加什么竞赛?或者说是去学什么课程?
目前计划:目前是想着看能不能借助寒假的时机去找一份量化行业的实习,先去体验一下,如果大佬有什么面试建议或者公司推荐的话也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