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华五AI专业大三学生,家庭普通,专业排名30%,希望通过进入高薪行业实现早期退休。在程序员与量化行业间犹豫,倾向于量化行业以实现“钱生钱”并规避资产贬值。目前时间充裕,但对量化公司员工背景(如天才少年、ACM金牌)感到压力。该学生寻求简历准备建议,如参与项目、发论文、参加竞赛或学习特定课程,并计划利用寒假寻找量化实习机会,希望能获得面试建议和公司推荐。
🎯 **明确职业目标与优势定位**:作为AI专业学生,在考虑量化行业时,应清晰认识到AI技术在量化交易中的核心价值,例如在数据分析、模型开发、策略优化等方面。同时,要诚实评估自身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础,并找出与量化领域契合的优势,例如强大的编程能力、算法理解能力或数据处理经验,以此为基础构建个人职业定位。
📚 **系统性知识储备与技能提升**:为应对量化行业的严峻竞争,建议系统性学习金融学基础知识(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市场运作)、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微积分等数学课程。同时,深入掌握Python、C++等编程语言,熟悉Pandas、NumPy、Scikit-learn等数据科学库,并学习如TensorFlow、PyTorch等深度学习框架。理解机器学习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如时间序列分析、风险管理、算法交易策略等。
🚀 **提升实践经验与项目经历**:积极参与AI相关的课程项目,并尝试将项目成果应用于金融数据分析或模拟交易。可以考虑参加Kaggle等数据科学竞赛,或寻找与金融相关的开源项目贡献代码,积累实际操作经验。如果可能,争取参加学校的科研项目,尤其是在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方向,并争取发表相关论文,这能显著提升简历的吸引力。
💡 **量化实习与Networking**:利用寒假积极申请量化行业的实习是宝贵的尝试。在准备实习申请时,突出与量化相关的项目经历和技能。面试时,除了技术问题,还要展现出对金融市场的理解、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参加校招会、行业讲座,与业内人士建立联系(Networking),了解行业动态和潜在机会,并可以寻求他们的职业建议。
📈 **简历优化与面试准备**:简历应突出量化领域看重的技能和经验,例如数学模型构建、数据分析、编程能力、算法开发等。使用STAR原则(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来详细描述项目经历,量化成果。针对量化面试,需要准备扎实的数理统计、概率论、算法、编程以及金融基础知识。多做模拟面试,熟悉常见的面试题型,特别是针对AI背景的量化问题。
个人情况:华五大三在读,AI 专业,普通家庭,专业 30%左右。不想打工到 60 岁,所以想找一个高薪资的工作。不在乎国内还是国外工作,或者工作压力,学习成本,具体职位,只追求尽早退休去享受人生。因此在程序员和量化行业之间犹豫,考虑到从事金融相关行业之后,未来能够更好的“钱生钱”,也能避免未来资产贬值,计划往量化行业发展。现在时间充裕,每天除了花 2 ,3 个小时上课之外,剩下时间都可以自由支配。
疑惑点:了解了一些量化公司的招聘信息,前面参加了 citedel security 的校招会,看公司员工的背景都很厉害,甚至听到了天才少年,还有什么 ACM 金牌。感觉压力很大,想请教一下应该怎么准备自己的简历来提升竞争力,是去积极参加项目组的任务,发论文,还是参加什么竞赛?或者说是去学什么课程?
目前计划:目前是想着看能不能借助寒假的时机去找一份量化行业的实习,先去体验一下,如果大佬有什么面试建议或者公司推荐的话也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