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见闻 - 最热文章 11月10日 18:38
美资涌入日本股市,或预示市场风格转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美国资本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入日本股市,创下自“安倍经济学”以来的最快流入速度。日股以美元计价的强劲回报,得益于日元升值和政策乐观情绪,推动日经225指数大幅上涨,表现优于标普500指数。高盛认为,这可能标志着市场从价值股转向成长股的转折点,美国投资者对科技和人工智能主题的偏好或将成为关键驱动力。然而,花旗集团警告称,日本科技股估值已过高,可能面临回调风险,尽管长期前景依然看好。

🇺🇸 美国资本加速流入日本股市:数据显示,美国资金正以自“安倍经济学”以来最快的速度涌入日本股市,标志着一股显著的资本迁徙趋势。高盛的观察指出,美国投资者在日本股市的活跃度已达到2022年10月以来的最高点。

📈 日股以美元计价表现强劲,吸引海外资金:得益于日元升值2.5%以及日本首相刺激政策带来的乐观情绪,日经225指数今年以来以美元计算的回报率高达约30%,显著超越了标普500指数14%的涨幅。仅在10月最后两周,外国投资者就净买入了价值约25亿美元的日本股票及期货。

💡 市场风格或将转变,科技与AI成关注焦点:高盛策略师认为,此次资金流入可能预示着日股市场将从价值股转向成长股。美国投资者偏好科技和人工智能等主题,这有望成为改变日本股市风格的关键变量,为相关领域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 估值过高风险显现,市场或迎技术性回调:尽管市场热情高涨,花旗集团发出警告,认为日本科技股的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PEG)已超过美国“七巨头”,但盈利能力并未同步跟上,存在估值过热的风险。分析师预测,市场短期内可能面临一次“健康”的回调,日经指数或将回落。

一场由美国投资者主导的资本迁徙正在日本上演。高盛集团最新观察显示,美国资金正加速流入日本股市,其速度已达到自“安倍经济学”时期以来的顶峰。

美国资金流入的增长速度是我们自安倍经济学以来所见过的最快速度。

高盛日本首席股票策略师Bruce Kirk在11月6日接受彭博采访时表示,美国投资者在日本股市的活跃参与度已升至2022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股资金流入的背后,是日股以美元计价的惊人回报。得益于日元升值2.5%以及首相高市早苗刺激政策带来的乐观情绪,日经225指数今年以美元计算的涨幅已达约30%,远超标普500指数14%的涨幅。根据日本交易所集团的数据,仅在10月最后两周,外国投资者就净买入了3840亿日元(约合25亿美元)的日本股票及期货。

高盛策略师认为,这可能标志着日股的一个转折点,市场驱动力或从价值股转向成长股。而美国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可能成为改变日股市场风格的关键变量。

更多美国资金的参与意义重大,他们倾向于被科技和人工智能相关的主题所吸引”,Bruce Kirk强调。

他认为,随着全球投资者持续寻求多元化配置,且其在日本股票的净头寸相较于“安倍经济学”高峰期仍然有距离,未来海外资金仍有进一步流入的空间。

科技股估值超过Mag 7,日股估值过热

然而,市场的热情也伴随着风险。就在美资加速流入之际,花旗集团在近期报告中发出警告,认为日本科技股已经过热。

华尔街文章写道,花旗分析师指出,日本科技板块的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PEG)估值甚至已超过美国“七巨头”,但其盈利能力却未能跟上,股价走势与基本面出现脱钩。

该行认为,尽管长期前景乐观,但短期内市场可能面临一场“健康”的回调,日经指数或回落至48000点。

这一观点也与Bruce Kirk提到的“日经指数已进入超买区域,市场出现盘整并不意外”的看法形成了某种呼应。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日本股市 美资 资本流动 安倍经济学 日元升值 日经225 科技股 人工智能 市场风格 估值过高 回调风险 Japan Stock Market US Funds Capital Flow Abenomics Yen Appreciation Nikkei 225 Tech Stock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arket Style Overvaluation Correction Risk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