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 AI相关文章 11月10日 18:36
乌镇峰会聚焦数智未来,四川数字经济展现创新活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一年一度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正在举行,四川元素在本届峰会上备受瞩目。国星宇航的“零碳太空计算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医疗大模型与AI智能体、以及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四川经验”纷纷亮相,展现了四川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创新成果。作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乌镇峰会见证了中国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四川作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正积极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数字经济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升级加速,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先行省奠定了坚实基础。

🌟 **数智前沿引领:** 四川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展现了其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国星宇航的“零碳太空计算中心”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医疗大模型与AI智能体。这些创新成果体现了四川在人工智能、智慧健康等前沿科技领域的实力,并积极参与构建未来的数字社会。

🚀 **产业创新升级:** 四川正从“互联网+”迈向“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大力发展商业航天、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国星宇航的“零碳太空计算中心”已具备强大的太空算力,标志着四川在商业航天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方面走在国内前列,并设定了宏伟的产业发展目标。

🏛️ **文化遗产数字化:** 四川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数字技术让千年文明焕发新生。从石窟寺数字化测绘到VR沉浸式体验,再到搭建完备的文化大数据服务平台,四川正积极探索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让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更好地保存、修复和利用。

📈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四川已成为全国数字经济版图中的重要一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持续增长,电子信息产业保持中西部领先。通过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如5G网络和智算中心,四川为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并致力于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先行省。

💡 **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四川正加快构建数据资源体系,并积极推动数据开发利用,尤其是在工业制造、医疗医药等领域发布高质量数据集。通过不断拓展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四川正在释放数据要素的巨大价值,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在乌镇,看见数智未来。

11月6日至9日,一年一度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举行。在这场“数智盛宴”上,四川元素频频亮相——

国星宇航的“零碳太空计算中心”成为热议焦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大模型与AI智能体集中亮相,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四川经验”,也以生动案例向世界道来……

作为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互联网大会,自2014年首次落地以来,乌镇峰会已成为观察中国乃至全球互联网生态和新技术发展的重要窗口。

十年前,正是在第二届乌镇峰会上,“数字中国”的概念首次提出;

十年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015年18.6万亿元有望跃升至2025年超60万亿元,占GDP比重从27%攀升至45%以上。

如今,数字经济已站上从“互联网+”迈向“人工智能+”的时代转折,在这场新技术浪潮中,西部大省四川已然站上潮头。

作为全国7个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之一,四川已勾画出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先行省的蓝图,加快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01 智变图景

1969年,互联网诞生,拉开现代信息社会的序幕;

25年后,中国首次接入互联网,搭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

而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所说,“过去十年,是中国互联网科技发展速度最快的十年。”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渗透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图片来源:新华社

11月8日,在乌镇峰会首次设立的“数智健康论坛”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罗凤鸣介绍,华西医院去年互联网门诊服务超200万人次,让优质医疗资源跨越空间阻隔。

去年11月,“华西黉医”大模型正式发布,聚焦“AI+”医疗、服务、管理,支撑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场景。“通过人工智能进行CT肺结节的识别,大大提高了准确性和效率。”罗凤鸣举例说。

就在一周前,基于“华西黉医”大模型开发的患者陪诊、医疗文书两大智能体应用全新亮相。在罗凤鸣看来,从数字转型到智能演进,可能带来颠覆性变革。

这只是数字经济变革图景的冰山一角。

在四川,目前已累计建成互联网医院464家,推进5G远程专网、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网全覆盖;“四川云教”平台覆盖2370所学校,惠及70余万师生;川渝两地政务数据实时更新,实现4.1万政务数据双向共享……

作为文化资源大省,四川在文化遗产活化方面同样走在全国前列。

在11月9日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论坛上,四川省文物局局长唐飞围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数字化路径”分享了四川经验。

图片来源:封面新闻

从早期的石窟寺数字化测绘、建档探索,到三维扫描与数字博物馆试点,再到AI与大数据驱动的全链条变革,唐飞指出,“面对全球化与数字化浪潮和人工智能AI的广泛应用,我们以数字技术为引擎,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复与利用,让千年文明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如今,在三星堆、金沙遗址博物馆,沉浸式VR体验让公众一秒穿越古蜀国;石窟线上展运用数字孪生、三维建模等技术手段,让观众足不出户也能“身临其境”……

让文化遗产不再“躺在展柜中、藏在古籍里”,四川还自主搭建国内省级层面最完备、最成体系化的文化大数据服务平台之一,并在全国率先完成文化大数据“高速公路”基座建设,吸引上海、广东等10多个省市前来“取经”。

02 产业跃升

数字经济的发展历程是一部科技创新史,也是一部全球格局变迁史。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正从“互联网+”的广泛连接阶段,向“人工智能+”的创新引领阶段迈进。“互联网+”构建了万物互联的数字底座,“人工智能+”则是一场从要素优化到生产力跃升的系统性变革。

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国星宇航自主研发的“零碳太空计算中心”脱颖而出,获评本年度十大精品首发成果。

图片来源:国星宇航

国星宇航正是四川在“人工智能+商业航天”领域的典型代表。

2018年,正值国内商业航天步入快车道,国星宇航在成都诞生。

在去年的乌镇峰会上,国星宇航与合作伙伴共同发布“星算”计划:计划发射2800颗计算卫星,构建一个天基智能计算基础设施——太空计算星座,实现“算力上天,在轨组网,天地协同”。

根据测算,全面建成后,其总算力将高达每秒10万P,堪称一座在宇宙中遨游的“超级计算机”。仅仅一年时间,这一计划就从概念逐步落地。

据国星宇航执行副总裁赵宏杰介绍,“零碳太空计算中心”首发星座已具备5POPS的全球最强太空算力,星间激光通信速率最大可达100Gbps,02组星座计划于明年上半年发射,进一步实现多维感知、更高算力、异轨互联和规模商用。

伴随商业航天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创新不断提速,空天产业正成为全球科技博弈和产业竞逐的必争之地。

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建宇看来,四川商业航天已走在国内前列,未来可以从计算、对地观测、商业航天与AI结合等方面进行更多的投入,找到自己的特色。

此前,四川已明确将商业航天、人工智能等列为增强全省发展能级的新赛道。今年4月,《四川省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30年)》提出,力争2025年航天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2030年航天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商业航天创新发展高地。

不只是商业航天,在人工智能“一号创新工程”驱动下,四川数字经济的溢出效应正深入千行百业的肌理。

2024年,四川人工智能产业首次迈上千亿级台阶——营收超1300亿元、同比增长超25%,人工智能企业达1300余家,成为西部地区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引擎。数字技术带动之下,四川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覆盖率已提升至45.5%,建成800余家智能工厂。

03 “先行”目标

在全国数字经济版图上,四川早已成为重要“一极”。

过去几年间,四川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从2021年4012.2亿元增长至2024年5351.7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8.3%,电子信息产业营收保持中西部第一。

“十四五”以来,四川加快培育机器人、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以及第六代移动通信(6G)、量子科技、元宇宙等未来产业,人工智能、卫星网络、无人机等重点领域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数字产业矩阵强势崛起。

图片来源:陈正阳 摄(资料图片)

如今,四川已将目光锚定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先行省。

按照最新规划,到2027年,四川数字经济总量及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到2030年,全省一体化数据市场全面建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实现翻番,建成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先行省。

这意味着,这座西部大省要在未来几年间冲击又一个万亿级目标。

增量从何而来?

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只有流通和利用才能实现价值。

“十四五”以来,四川数据资源体系加快构建,全省可共享数据资源目录达38.95万个、可开放数据资源达26.43万个。尤其在数据开发利用方面,四川围绕工业制造、医疗医药、应急管理等领域,分两批公开发布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14个,不断拓展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背后,是数字基础设施的迭代升级。

作为“东数西算”的国家枢纽,截至2024年,四川累计建成5G基站20.7万个,居全国第六;全省智算总规模达到16.8 EFLOPS,智算占比从“十四五”初不到10%提升至目前接近60%,综合算力水平居全国前列。

按照规划,到2027年,四川全省算力将基本实现统一调度、高效使用,总规模达到40EFLOPS,相当于在现有算力规模基础上翻一倍。

日益坚实的数字新基建,持续为前沿技术突破注入动能——

具身智能领域,“天行者2号”“贡嘎二号”“夸父-MY”“天链T系”等一批人形机器人产品相继涌现;

脑机接口领域,四川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处于国内第一方阵,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量子技术领域,诞生全球首个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为量子信息传输提供全新的材料和器件方案……

当乌镇的桨声灯影映照数字文明的未来,四川的数字浪潮,也正奔涌向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作者:刘艳美,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世界互联网大会 乌镇峰会 数字经济 四川 人工智能 商业航天 文化遗产数字化 数智未来 World Internet Conference Wuzhen Summit Digital Economy Sichu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mmercial Aerospace Digital Heritage Digital Intelligence Futur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