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行业近期迎来剧烈波动,闪迪将11月NAND闪存报价大幅上调50%,引发行业震荡。为应对市场变化,台湾地区多家存储厂商如创见、宜鼎、宇瞻已暂停出货并重新评估定价。尽管AI数据中心需求强劲,但此次涨价幅度被认为过于激进。近期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这些厂商营收和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上游晶圆厂将产能转向高利润的DRAM产品,特别是AI相关的DDR5和HBM内存。然而,这也导致DDR4内存供应紧张,价格持续攀升,最终成本转嫁给终端消费者。目前,用户面临尽快下单或观望的抉择,价格回落尚无明确信号。
⚡️ 闪迪大幅上调NAND闪存报价:11月NAND闪存报价被闪迪上调了50%,这一激进的涨价举措标志着存储行业进入新一轮的剧烈价格波动期,远超出了AI数据中心需求的正常增长范畴,被视为一种“变相收割”市场的方式。
⏸️ 台湾厂商暂停出货并调整策略:面对闪迪的涨价行为,台湾地区多家知名存储厂商,包括创见、宜鼎和宇瞻,已相继采取暂停出货的措施,并开始重新评估其产品定价策略。创见更是自11月7日起全面停止报价与发货,并暗示市场环境将持续向好,预示着涨价趋势可能进一步延续。
📈 业绩飙升与产能转移:近期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创见、宜鼎和宇瞻均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大幅增长。这主要归因于上游晶圆厂的产能策略调整,将更多资源投入到高利润的DRAM产品,特别是服务于AI数据中心的DDR5和HBM内存,导致相关产品供应紧张。
📉 DDR4供应紧张推高成本:尽管AI相关内存需求旺盛,但DDR4内存作为目前工业设备和企业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产品,由于上游产能被大幅挤占,供应日益紧张,价格持续走高。这种局面最终将成本压力转嫁给终端消费者,使得装机或采购整机变得更加昂贵。
存储行业再度进入疯狂状态!
闪迪将11月的NAND闪存报价上调了50%,涨幅之高令人咋舌。尽管AI数据中心需求持续攀升,但如此剧烈的调价仍显得极为激进,几乎等同于变相收割市场。
这一举动迅速在行业内引发连锁反应。台湾地区的多家存储厂商,包括创见、宜鼎和宇瞻,已相继暂停出货,并着手重新评估产品定价策略。
其中,创见自11月7日起全面停止报价与发货,同时公开表示“市场环境将持续向好”,言下之意是涨价趋势已定,后续可能进一步调高价格。
从近期公布的财务数据中,不难看出当前存储市场的热度:
创见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41.1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9.45亿元),较上一季度增长27%,同比增长63%;毛利率达到45%,净利润同比暴增334%。
宜鼎同期营收为38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8.74亿元),净利润增长接近250%。
宇瞻三季度营收达32.2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7.41亿元),同比增长70%。
这三家企业一致指出,业绩飙升主要得益于上游晶圆厂产能策略调整——更多资源正向高利润的DRAM产品倾斜,尤其是用于AI数据中心的DDR5和HBM内存。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目前DDR4内存仍在工业设备和企业系统中广泛应用,但由于产能被大幅挤占,供应日益紧张,导致相关产品价格持续走高。
整体来看,AI热潮几乎抽走了产业链的全部注意力和资源,上游厂商因此赚得盆满钵满,而终端消费者却不得不承担不断上涨的成本。
对于有装机或采购整机计划的用户而言,眼下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赶在新一轮涨价前尽快下单,要么选择观望,但何时能迎来价格回落,目前仍无明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