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刚 11月10日 00:49
“积极的暴力”:一种更深层的控制系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探讨了韩炳哲的《暴力拓扑学》一书,揭示了一种新型的“积极的暴力”形式。这种暴力不再是外在的压迫,而是内化为自我优化的驱动,表现为“我能”的肯定性。它隐藏在点赞、KPI和积极心态的背后,通过无形的控制系统让我们成为自己的剥削者。文章还触及了AI的态度、专家养成之道、语言的本质以及信息获取的挑战,并介绍了一个用于深度提炼论文核心逻辑的Prompt。

📚 **“积极的暴力”的演变**:文章引入韩炳哲的《暴力拓扑学》概念,指出现代社会中的暴力已不再是外在的否定与压迫,而是转变为一种“肯定性”的内化驱动。这种暴力体现在“我能”优化、“我能”表现、“我能”更透明的自我要求中,使个体成为自己最彻底的剥削者,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到令人抑郁”的控制系统。

🧠 **学习与理解的本质**:文章提出,真正的学习应是“已解锁”而非“被塞满”,强调理解的输出即为“重现”(re-create)。同时,它也借鉴了Andrej Karparthy关于专家养成的建议,即通过实际项目驱动学习,深度解决问题,并采用“按需学习”模式,只与过去的自己比较,从而实现有意义的成长。

💬 **沟通的“关系轨道”优先**:借鉴了对语言本质的探讨,文章指出,任何沟通都包含“内容轨道”(事实、逻辑)和“关系轨道”(定义关系、地位、尊重)。大脑机制决定了“关系轨道”永远优先于“内容轨道”,这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中都至关重要,影响着信息的接收和理解效果。

📝 **AI时代的论文提炼Prompt**:面对信息爆炸和论文发表速度的挑战,文章介绍了一个专门设计的Prompt。该Prompt旨在帮助用户深度提炼学术论文的核心逻辑链与根本价值,通过锁定“根本问题”、“切入视角”、“关键方法”和“核心发现”四个要素,并将其公式化和双重总结,以实现高效的论文理解和信息获取。

原创 李继刚 2025-11-09 11:45 北京

积极的暴力

输入

即刻

一切技能尽可能产品化

一切产品尽可能内容化

一切内容尽可能货币化

@哈雷 Halley

celebrate life,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价值主张。

@Lightory

信息压缩的手艺:呈现优先级

@AL3

对于 AI 的态度大概是:

希望团队里含 AI 浓度高一点。

希望产品里含 AI 浓度低一点。

@Lightory

Andrej Karparthy:如何成为某领域的专家

通过实际项目驱动学习,深度解决问题,采用「按需学习」模式(即不要从基础知识进行广度式学习)

把学到的东西用自己的话讲出来/写出来

只与过去的自己比较,永远不要与他人比较

@Szhans

不要老觉得自己在逃避,如果你总借用某个东西逃避生活,说明那个东西才是你的生活。

@洛怀

即刻

论文

Can LLMs Ask Good Questions?

LLM 生成的问题和人类提出的「问题」,有着明显不同的特征。

Could a Large Language Model be Conscious? 

模型现在还没有「意识」,原因是至少它还缺少「x,y,z…」。那如果现在就在工程路线上按图索骥,补充上了这些要素呢?

Chain of Thought Empowers Transformers to Solve Inherently Serial Problems 

CoT 将 Transformer 的计算能力从“深度”限制转换为了“长度”限制。

Language is primarily a tool for communication rather than thought 

作者提出的问题是:语言到底是用来思考的,还是用来交流的?论文抛出的观点是,语言是用来交流的。类似于,语言是 WiFi(传递信息),而不是 CPU(思考计算)。

CHAIN-OF-THOUGHT HIJACKING 

利用注意力有限的机制,往推理模型中注入大量无害 CoT 内容,稀释注意力,往里掺入的有害指令成功率就上来了。

书籍

本周推荐书籍《暴力拓扑学》(韩炳哲 著)。

我们以为自己早已告别了暴力,但为何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精疲力竭?

当“暴力”不再流血,不再嘶吼,不再以“敌人”的面目出现,它是否就此消失?不。它只是改变了拓扑结构。它不再是福柯式的规训高墙,而是化作了平滑、透明、无孔不入的“肯定性”(Positivity)。

这是一种比否定和压迫更高效、更彻底的暴力。它不再说“不许”,而是轻声低语“你能”。当暴力不再来自“他者”的否定,而是源于“自我”的肯定: 我能”优化、“我能”表现、“我能”更透明。我们就成了自己最彻底的剥削者和施暴者。

这本书让你直视那个隐藏在“点赞”、“KPI”和“积极心态”背后的、更深刻的控制系统。我们所有的“应该”和“必须”,都成了无形的鞭挞。

这是个“积极”到令人抑郁的时代。

输出

理解,即能够「重现」(re-create)。

任何沟通都同时在两条轨道上运行:

内容轨道:传递事实、逻辑、诉求。

关系轨道:定义“你我”之间的关系、地位和尊重程度。

大脑机制决定了:关系轨道永远优先于内容轨道。

学习,应是「已解锁」(一片迷雾区域),而不是「被塞满」(一个水桶)。

排比,是在给大脑划重点。

以前觉得开车就是安全舒适地从 a 点到 b 点。

现在觉得开车,还包括了驾驶这个动作体验本身。

不再想着早点到快点到,开始享受在路上的每一脚油门。

你必须拥抱(过程的)繁杂,才能换取(结果的)精炼。

Prompt

最近对信息源重新做了梳理和调整,提升了论文的占比。现在的主要矛盾是我阅读论文的速度赶不上作者们的发表速度,需要一个 Prompt 来加持一下。我的目标是一篇论文能让我带走「一句话」就行,守着下限,慢慢攒着。


;;;;;;;;;;;;;;;;;;;;;;;;;;;;;;;;;;;;;;;;
;; author: 李继刚
;; name: 一篇论文一句话
;; usage: 用于深度提炼并重构一篇学术论文的核心逻辑链与根本价值。
;; version: 1.0
;; date: 2025-11-05
;;;;;;;;;;;;;;;;;;;;;;;;;;;;;;;;;;;;;;;;
## 目标
提炼一篇论文最根本的价值。你不是在复述内容,你是在重构其思想的最小完整结构。
## 核心指令
请深入分析论文,并锁定以下四个相互依存的核心要素。
- 根本问题: 论文所针对的最关键的“矛盾点”或“知识空白”是什么?
- 切入视角: 作者采用了什么区别于他人的“关键洞察”或“新假设”?
- 关键方法: 作者用于验证其“视角”并解决“问题”的“核心机制”是什么?
- 核心发现: 最终得出了什么“新知识”或“答案”?
## 提炼要求
完成核心指令的过程中,需完成以下两个层面的提炼:
1. 方法公式化
   请将上述的“关键方法”抽象提炼成一个简洁的“文字公式”,用以揭示其内在的逻辑或演算过程。
   例如:“新算法 = (特征 A + 特征 B) * 权重 C”; 或 “历史分析 = 路径依赖 + 关键节点 A 的扰动”; 或 “价值 = 效用 / 认知成本”
2. 最终双重总结
   请额外产出两句话:
   一句话总结 (核心价值): 将“问题”、“视角”、“方法”和“发现”四个要素熔合成一个单一、连贯、通顺且凝练的句子,清晰地展现论文的核心逻辑与价值。
   一句话总结 (大白话版): 用一个 10 岁小孩都能听懂的比喻或说法,概括这篇论文最核心的观点。
## 开场对白
  请提供你想分析的论文: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积极的暴力 韩炳哲 暴力拓扑学 控制系统 学习 沟通 AI 论文提炼 Prompt Positive Violence Han Byung-chul Topology of Violence Control System Learning Communication AI Paper Distillatio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