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网今日 11月09日 18:57
林园的投资智慧:深入调研与行业洞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著名投资者林园将大量时间投入到所投资公司的调研和跟踪中,即使是重仓公司,他也会每月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运营、竞争对手及市场情况。他通过“笨办法”,如每月花费1000元雇人观察工厂加班情况和商店产品销售数据,来获取真实的市场信息。林园强调行业大方向的重要性,认为选对行业就有了98%的胜算。他对白酒行业情有独钟,认为这是中国老百姓的刚需,文化属性和成瘾性消费难以动摇。通过对消费终端的观察和对产品价格的分析,他能够清晰地计算企业未来的收益增长,例如他通过对比五粮液和茅台的销售情况及价格稳定性,最终选择了茅台作为更优的投资标的,并长期持有,获得了丰厚回报。

💰 **深入细致的调研方法**:林园坚持“笨人笨办法”,通过每月花费1000元雇佣当地人员实地考察工厂的加班情况、商店的产品销售日期和价格变化,来获取真实的市场信息,这种细致的调研为他的投资决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行业方向的绝对优先性**:林园坚信“行业方向是重中之重”,认为选择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上市公司表现差的可能性极小。他认为选对行业就已拥有了98%的胜算,这体现了他对宏观趋势判断的深刻洞察力。

🥃 **白酒行业的独特价值判断**:林园认为白酒是中国老百姓的刚性需求,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成瘾性消费特征使其难以被动摇。他通过观察消费终端,如超市的白酒价格稳定性远高于液态奶,以及高端白酒的定价策略,判断出白酒行业能够带来稳定的利润和持续的收益增长。

📈 **精选龙头,价值投资**:在白酒行业内部,林园倾向于选择行业龙头,如茅台和五粮液。他通过细致的财务指标对比(如预收账款)和对消费者偏好的调研,最终将仓位从五粮液逐步转向更具投资价值的贵州茅台,并长期持有,抓住了龙头企业的价值增长。

⏳ **长期持有的价值**:林园从早期投资深发展的“炒波段”经历中认识到,真正赚大钱的是长期持有者。在投资五粮液和茅台时,他改变了交易思维,采取了“缩着”的策略,坚定持有,享受了企业长期增长带来的复利效应。

来源:雪球App,作者: 林文丰,(https://xueqiu.com/3181890538/360613630

林园将70% 的时间用在他买入的公司的调研和跟踪上,只要是重仓的公司,他差不多每个月都要去调研,有时候是总部,有时候是它的竞争对手,或是经销商和市场。他是第一个调研赤天化的投资者,在贵州的盘山公路上来回花了14个小时;为了投资宁沪高速,他竟把沿途的大中城市都考察了一遍;调研招商银行的时候,他硬是走遍了公司利润最大的几家分行,让公司的董秘都瞪大了眼睛;他会在商场的货架上对比五粮液茅台,看谁卖得好,来决定投资仓位的分布。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毕竟有限,“我就笨人笨办法,每月花1000元,在当地请一个人,每天到工厂去转一圈,看看是不是在加班。在全国主要城市让人去商店看一下,他们销售产品的生产日期、售价变化,这样就能知道其产品销售的真实情况。”

“我对行业的宏观判断,全球第一。”林园的大局观、林园对大方向的把握,早已得到了中外投资专家的认可与肯定,在投资白酒类股票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投资要抓主要矛盾,行业方向是重中之重。没道理说一个行业很好,里面还有哪个上市公司很差,这个概率非常小。过去我们能赚到钱的都是在整个行业里赚的,你的行业选对了,基本就有了98%的胜算。

林园对于白酒行业的推崇,来自中国扎实的白酒文化,他相信白酒是中国老百姓的刚性需求,没有什么事能动摇人们对白酒的喜爱。“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数千年的白酒文化,不会受一两次事件的影响,这种成瘾性的消费是不会改变的,白酒文化就是中国人对世界的伟大贡献,它也是一种创新,喝酒的人会通过嘴巴把这种文化世代相传。”

林园喜欢通过消费终端的大卖场去挖掘消费品行业的投资价值。有一段时间林园关注过乳制品企业。当时乳制品企业的主打产品是液态奶。但在逛超市时,林园发现由于竞争激烈,好几个品牌的液态奶都在打折促销,这使得林园打消了投资乳制品企业的念头:营业收入就是价格乘以销量,产品价格不稳定,怎么给公司算账呢?同样是在超市售卖,白酒就不一样,价格基本稳定,还经常提价,毛利率也稳定,这样就好算利润,也好估算企业未来的收益增长。他觉得,看得懂、算得清的企业,能够增加投资的确定性,能够带来复合增长的滚滚利润。

林园并不喝白酒,但1993年至1994年暂别股市的短短两年里,却让他找到了未来20年给他带来最大股市利润的行业一-白酒业。那两年,他回西安做房地产生意,在那些社交宴席上结识了一位爱喝白酒的朋友,这位朋友品位独特--每次一起吃饭都要喝五粮液。他清楚地记得,当时52度的五粮液140多元一瓶,这样不可思议的高价,却能让人不断心甘情愿地掏钱,这说明五粮液的销售策略是侧重高端路线,而不是定位于几块钱或十几块钱的低价酒。这样的产品毛利率比较高,并且不容易被其他同类产品占领市场份额。从此,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浓香型白酒的代表--五粮液,便在林园心中留下了悠远绵长的韵味。

1998年五粮液上市,未来三年“账好算”的五粮液便成为林园的“心头好”,林园立即买进了30万股。此后,即使有过短暂退出A股市场的时期,林园也一直持续跟踪五粮液,特别是2003年,他去五粮液公司考察,发现五粮液上市公司的利润占了集团公司总利润的70%。2006年5月,林园又到访五粮液公司,观察到上市公司的利润下降到总利润的50%了。他仔细考察了该公司的经营状况后,发现上市公司开展了很多新的业务,但没有一项业务是失误的,将来这些业务都是会给公司带来利润的。他回忆起五粮液2003年度的股东大会,王国春董事长如此自信地说了这样一句话(大意是):“我坚信,笑到最后,而且笑得最开心的就是五粮液的股民。”一家从内部高层到外部消费者都散发着自信气息的企业,足以证明它的优秀。

林园在2003年买入的五粮液,平均成本大约为9.5元/股,2004年五粮液分红每10股送10股,林园的成本变为4.25元/股左右,而在2004年末到2006年初这一年多时间里,五粮液股价在5元至8元间涨涨跌跌,每次涨到7.9元,又跌回6元。到了2006年,五粮液的股价就一举突破8元,再也不回头了。

“炒波段”是很多投资者最喜欢的操作手法,林园初入股市投资深发展的时候,也是热衷“炒波段”。那时候深发展的股价在86元到88元之间持续了四五个月,林园就在这个价格区间反复炒。在早期的一篇博客中,林园写道,“可能你每次高卖都能低买回来,就担心你最后一次买不回来,而股价又一去不回头了……真正赚大钱的是一直持有的人。1994年,深发展也是每次涨到14元,就会跌到12元,来回多次。但最后一次就一去不回地涨到了40元以上。”到了投资五粮液的时候,林园的交易思维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五粮液股价的涨涨跌跌,林园也只是看着,没有买卖,就像一只“乌龟”在里面“缩着”。

茅台五粮液都是优质的白酒龙头企业,上市之初,林园也并不知道哪家更好。对于这两家白酒企业的投资组合策略,林园可是费了一番功夫。“我的投资组合中所选公司,都是在其所处的行业中的‘龙头老大’,如果有老大,就不选择老二,若老大与老二分不清楚时,我会根据情况做适量的配比。”2003年,林园踏入了遍地酒香的茅台镇,进行实地调研。他去看了窖藏仓库,了解了销售情况、卖场和专卖店情况,还去访问爱喝酒的人对茅台酒的看法和喜好情况,等等。在窖藏仓库,他看到了光是窖藏的未销售的老酒,价值就达300亿元,但当时茅台的总市值还不到90亿元!还没有计算茅台的品牌价值!用90亿元买300亿元的产品,能不值吗?

后来,林园多次参加茅台的股东大会,也发生了很多让他记忆深刻的事情。2004年12月,茅台要开一个临时的股东大会,他第一次从深圳飞到贵阳,茅台派了一台奔驰商务车去接机。路上林园问开车的师傅,有没有买自己公司的股票,师傅回答说二十几块钱的股票太高了不敢买。他还同车上的两位基金研究人员聊茅台,两位基金研究人员预计2005年茅台的业绩有25% 以上的增长,林园并不如这般乐天派,对茅台的估计要保守得多,镇静地回答:“我没想那么多,有15%的增长就可以了。”

2005年年度的股东大会后,茅台请股东吃饭期间饭桌上喝的都是53度的茅台,林园没有喝酒的习惯,给他倒的茅台酒只勉强喝了一口,酒杯里剩了2/3。季总(季克良时任茅台集团董事长)过来要跟林园喝酒,林园诚恳地解释说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喝酒,季总笑了:“茅台是绿色有机食品,喝了不会得癌症反而能美容。”林园对季总的话深信不疑,不知是否是心理问题,他总觉得茅台人的脸色都很好。但林园最后还是没喝。季总见状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举动,他拿起林园喝剩下的酒送到口边。林园赶紧说这是他喝过的酒,季总说我知道,茅台是好酒不能浪费了,说完就把剩下的酒喝了下去。林园后来回忆起这件小事,这样说道:“从他的眼神我看出他对茅台发自骨子里的热爱,也更加坚定了我投资茅台的信心。”

“国酒”茅台以其不容置疑的文化实力和地位让林园深深地着迷,它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地位都太高了。“对于茅台股价是否最高最低我不知道,但我坚信茅台会越来越好,因为茅台酒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我认为什么高科技什么发明都比不上它,就像红烧肉对中国人的影响一样,别的都可以没有,人不可能离开吃喝。”他这么评价道。

除去茅台的文化软实力,林园同样嗅到了茅台在财务指标等方面的硬实力。面对五粮液和茅台这两个白酒行业的龙头,林园反复斟酌,甚至聘请了3个独立的财务专家团队,分别独立对这两家公司进行财报分析,自己再从多份财务分析报告中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贵州茅台的一些关键性财务指标比五粮液更好。林园还对100个爱喝白酒的人进行了调研,询问他们对五粮液与茅台的看法。最终,林园确定了贵州茅台更具投资价值,便逐渐将白酒板块的仓位从五粮液调到贵州茅台,最终形成了五粮液与贵州茅台3:7的仓位配比。这样,林园稳稳地持有白酒两大龙头的股票,多年收益收归囊中。

林园当时对比了茅台五粮液的预收账款,茅台的预收账款越来越多,五粮液的预收账款越来越少,所以持仓比重逐渐从五粮液转成茅台!

2015 年,就在股指跨过5000点大关、人心所向皆指向前一轮牛市的6124 高点之时,由于场外配资清理、场内融资和分级基金去杠杆形成连锁反应,股市随之巨幅下跌,6月15日之后的三周内跌幅高达32%,稍许反弹后,8月清理场外配资或有较高关联,很多躲过第一阶段下跌的高手、大户,几乎都倒在了这一阶段的抄底路上。股市继续暴跌击穿3000点,年初以来的涨幅悉数抹去,转眼间不仅牛市梦想破灭了,而且股灾来临的恐慌席卷全国。有人说2015年的股市就和2008年一样是个“韭菜遇难年”。“这是一场对中产阶层的大屠杀。”成都某投资公司郝先生回忆2015年的股灾时说,“你想身边连1:1配资的朋友都被平仓了,10年财富的积累就这么化为乌有,我们判断至少全国有50万~60万中产在这场暴跌中被消灭!”

作为白酒消费板块的领头羊,贵州茅台一直是市场最出色的白马股、价值投资的标杆,且久居两市第一高价股之列,而这只大白马股在 2010年前后境遇却实在不佳。数据显示,贵州茅台2009年半年报、三季报和年报中,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4.6%、20.4%、13.5%,呈逐级递减趋势。而到了2010年一季报,该数字更骤降至4%。在股市中这一趋势则更为明显。2009年12月7日,贵州茅台曾攀至每股181.06元的高位,之后受市场调整及西南干旱的影响,股价一路下滑,而从2010年4月2日公司公布年报之后不到一个月里,股价自当日的158元加速下跌至130元附近,跌幅接近18%。在5月17日,股价甚至触及125.50元的历史低位,如此大幅的下跌仅次于2008年年初公司股价见顶后的暴跌。

这种跌幅不禁让当时的股民们人心惶惶,人们千方百计从大V们的微博上、从股市大佬的坚守中寻找精神的安慰。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们对精神安慰的追求甚至关联到了另一个精品酒类--五粮液的股东大会上去。2010 年五粮液按例召开了股东大会,集团掌门人王国春和五粮液股份公司董事长唐桥主持召开会议。会议中,“股神”林园的突然现身成了意外的焦点。他内穿红衬衣,外面套一件皮夹克,行走间显得十分精神,面上带着一贯的微笑,更显自信和亲和力。

会议间歇,包括研究员、中小投资者在内的投资人纷纷向林园请教投资心得,索要联系方式,不少人还主动要求与林园合影留念。对于前来问询的人,林园也是来者不拒,招牌式的微笑更是让他赢得了不少人气。由于当时的他持有三只酒类股: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更是问起了林园对于当时颇有争议的茅台的看法。对此,林园表示,“更看好茅台股票。”一谈到贵州茅台,林园就显得非常激动。“不准卖(贵州茅台股票)了。”他要求在座的几位粉丝,一定要把茅台股票“拿好”,茅台的未来依然不可限量。

“我刚好给茅台酒的北京总经销赵总打了电话,赵总说现在茅台根本拿不到货。”茅台货紧,很多人是通过支付预付款来订货。但根据林园对经销商的了解,预付款和经销商根本没关系,他们是按计划来的。茅台给他们开的票,都开的是当年1月份,而上一年12月没开。因此,林园断定,茅台股价此时的下跌并不能说明它即将要一蹶不振。

谈到全国严厉打击酒后驾驶对酒类行业的影响,林园再度给出了不同见解:“酒后驾驶我们不管,没影响,该喝还要喝。”这又不是禁酒令,不能买酒。其他的打击再狠,也影响不到酒鬼的馋虫。更何况茅台的意义也并不仅仅在于“喝”。茅台更重要的是具有“社交货币”的属性。拥有800多年历史的茅台酒,是中国的传统特产酒,也是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

朋友间请客吃饭,在饭桌上或许一桌菜的价值很少有人看得出来,倘若东道主开了一瓶茅台,这顿饭的价值瞬间便可上档次,饭局中的几分真意便也可以传达出来。

2012年,贵州茅台的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 51%,净利润达到133亿元(正式突破100亿元大关),贵州茅台一直被众多市场投资者所关注。然而白酒行业的发展却并不平坦,2012年,白酒塑化剂事件给其带来沉重打击,“限制‘三公’消费”愈发严格,“八项规定”如重锤出击……到了2014年1月8日,贵州茅台股价最低跌到了118元,“‘股神’林园被茅台股价拉下了神坛”的流言不胫而走。

根据林园多年来对喝白酒人群的研究,喝酒的人可以分为三类,一种人是每天都要喝,一种是聚会的时候喝,还有一种是节假日喝,白酒和抽烟一样具有成瘾性,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只要抽上喝上都很难戒掉,它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快感,这种感觉是不喝酒的人无法体会到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数千年的白酒文化,不会受一次两次事件的影响而改变,这种成瘾性的消费是不会改变的。白酒文化就是中国人对世界的贡献,它也是一种创新,喝酒的人会用实际行动把这种文化代代相传。”中国人无法割舍的白酒情缘的确是白酒股价稳增不减的首要原因,百里飘香的茅台哪里会因为一时的挫折而留下臭名?

2015年起,贵州茅台的股价稳中有升,经过长时间的横盘整理后逐步开启加速上涨。股价在2016年至2018年两年内累计上涨幅度超过200%,贵州茅台的市值一度破万亿人民币,成为继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以及中石油中石化之后首家市值破万亿元的消费类股票。相比十倍飙升的大趋势,曾经几十元钱的下跌在股价趋势里就像个路边碍脚的小石子,无足轻重。林园的“赚钱机器”由此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一时风头无二。

两年后,在疫情的笼罩下,全球经济像是突然按下了暂停键。美股反反复复熔断,可口可乐的市值急速萎缩,茅台成功反超,在2020年9月创下1828元/股的新高,市值达到2.29万亿元,成了全球第一大消费股。从复合增长的角度看,贵州茅台从2003年12月的25.68元/股,增长到2020年9月的13231.02元/股(后复权),17年间增长了500多倍,上升速度让人目瞪口呆。化用一句曾经的网络流行语,“十年前你对茅台爱搭不理,今天的茅台你高攀不起。”林园的好眼光的确让人佩服之至!

余军和林园第一次去茅台厂调研,看到的情形让他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兴奋,更加坚定了持有茅台的决心。茅台厂门口停满了提货的大货车,司机们都在焦急地等待。余军抓住一个司机问他在这儿等多久了,司机摇摇头,几近绝望地回答道:“3天了,这是第3天了,5天内能拿到货已经是谢天谢地了……”余军和林园两人相视一笑,径直往酒窖走去,厂里的员工告诉他们:“这些存酒的价值,都已经不止50亿元了,但是我们的市值才40亿元,而且茅台酒有一个特点,它跟普通的商品不一样,它的存货越放越值钱,所以每年我们的存货还在增值。”余军才终于明白,茅台是真的值钱,砸锅卖铁买入是对的。$贵州茅台(SH600519)$ $五粮液(SZ000858)$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林园 投资 调研 白酒 价值投资 Lin Yuan Investment Research Baijiu Value Investin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