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前天 18:08
补水啦引领运动饮料市场增长,竞争格局重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5年冬季,运动饮料市场成为饮料行业的增长焦点。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指出,中国运动饮料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547亿元增长至2029年的99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8%。东鹏集团旗下的补水啦表现尤为抢眼,市场份额迅速攀升,一度超越农夫山泉尖叫系列,成为电解质水领域的明星产品。其快速增长得益于重金营销投入、创新的促销活动(如“一元乐享”和“扫码赢红包”)以及极具竞争力的低价策略。同时,东鹏集团强大的分销网络也为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补水啦的崛起标志着东鹏集团成功走出“大单品依赖症”,形成了新的增长曲线。与此同时,电解质饮料市场整体爆发,新品迭出,竞争日趋激烈。农夫山泉的尖叫系列作为老牌运动饮料,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以应对挑战。随着市场的白热化,运动饮料领域的价格、渠道和品牌声量将成为关键的竞争要素,两大巨头之间的对决备受关注。

📈 **运动饮料市场蓬勃发展,补水啦异军突起**:2025年,中国运动饮料市场规模预计将大幅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2.8%。东鹏集团旗下的补水啦凭借迅猛的增速,已成为电解质水领域的明星产品,市场份额快速攀升,一度超越农夫山泉尖叫系列,显示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 **营销创新与价格优势驱动增长**:补水啦的成功归功于东鹏饮料的大规模营销投入,特别是其创新的促销活动,如“一元乐享”和“扫码赢红包”,有效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和复购。同时,补水啦以显著低于竞品的价格切入市场,提供了极高的性价比,吸引了大量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 **渠道优势与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东鹏集团强大的全国性分销网络为补水啦的快速铺货和市场渗透提供了坚实基础。补水啦的飞跃式增长也帮助东鹏集团打破了对能量饮料的过度依赖,成功打造了第二增长曲线,实现了产品结构的多元化。

💧 **电解质饮料细分市场爆发,竞争加剧**:电解质饮料作为运动饮料的重要细分品类,在2025年实现了突破性爆发,吸引了众多品牌入局,新品迭出。尽管整体市场份额尚小,但其销售额同比增速显著高于上级品类,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 **老牌劲旅面临挑战,市场格局重塑**:拥有21年历史的农夫山泉尖叫系列作为运动饮料市场的长期领导者,正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其不断推出新品以适应市场变化,但面对新晋品牌如补水啦的强劲攻势,未来的市场走向,尤其是价格和渠道的竞争,将是观察的重点。


随着冬季的正式到来,饮料行业的旺季正式宣告结束。

回望2025年的饮料行业,最令人瞩目的,大概就是整个运动饮料市场的飞速增长。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运动饮料行业规模为547亿元人民币,2029年将增至997亿,年复合增长率12.8%,成为饮料市场的 “高增长赛道”。

这个过程中,东鹏集团旗下的补水啦以极为迅猛的增速,成为了该领域中绝对的明星产品。

根据马上赢数据显示,补水啦在运动饮料类目中的市场份额从年初的13.06%,一路增长至9月的26.02%,并一度超越了农夫山泉尖叫系列24.29%的市场份额。不过这种增长在10月出现了小幅回调,降至24.66%,低于尖叫系列28.57%的市场份额。

2023年上市,2025年便快速成为了运动饮料领域的头部品牌。而短暂的超越了已经问世21年的尖叫系列产品,也就意味着补水啦短暂的触摸到了运动饮料的头把交椅。

随着无糖茶市场大水漫灌式的增长告一段落,很多饮料企业开始谨慎下注,减少在无糖茶领域中的投入程度。运动饮料、电解质水显然已经成为了各大品牌竞相争夺的新大陆,这场全新的战役,将会呈现怎样的战局呢?

飞速增长的补水啦

而补水啦的增长则更是指数级的。

以宝矿力水特为参照物,就可以看到补水啦惊人的增长速度。马上赢数据显示,2023年6月,宝矿力水特的市场份额还远远高于东鹏;到了2024年3月,补水啦的市场份额便超过了宝矿力水特,晋升为电解质水领域的亚军选手。

而截至2025年5月,东鹏的市场份额已经两倍以上于宝矿力水特。

而经历了整个旺季的飞速增长,补水啦的增长情况更是断崖式的领先。根据马上赢数据,从今年1月至10月,补水啦的月度销售额同比增速在50%-200%之间,不仅远超竞争对手,也高于运动饮料和营养素饮料类目的整体增长水平。

而这种快速增长的背后,是东鹏饮料在营销上的重金投入。

而在大面积的广告投放之余,东鹏最为擅长的促销活动,对于补水啦销量的拉升,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凭借印有“一元乐享”的瓶盖,消费者就可再向商家支付1元换购一瓶新产品;而“扫码赢红包”活动,则可以驱使消费者在24小时之内完成复购。

这是个一举多得的策略。

最显著的效果就是价格。如果按照单价来算,“加1元换购1瓶”的权益感知极强:假设单瓶原价4元,参与活动后相当于“5元买2瓶”。据“中邮证券研究所”报告显示,相较于“竞品”宝矿力和外星人10元/L的定价,以及尖叫、佳得乐等品牌8元/L以上的价格,“补水啦”以7.21元/L杀入市场,显著低于竞品。

不过,广告投放+低价策略,必然会导致公司的销售费用不断攀升。2022至2024年,公司经销及销售费用由14.49亿元攀升至26.81亿元,不过占总营收的比例则从17.1%微降至16.9%。2025年上半年,该费用为16.82亿元,占比已降至15.7%。

站在整体大盘的角度看,广告和营销费用的大笔投入仍然是划算的。

另一方面,东鹏集团强大的渠道能力,也是补水啦得以快速增长的基础。公开数据显示,东鹏集团的渠道能力已覆盖33个省级行政区、超420万家终端网点的分销网络,地级城市覆盖率近100%。

补水啦的飞跃式增长,也意味着东鹏走出了能量饮料长期占整体营收80%以上的“大单品依赖症”,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补水啦实现营收14.95亿元,同比增长280.37%,产品主营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由2023年的3.49%提升至9.45%;到了2025年前三季度,电解质饮料东鹏补水啦的收入达到28.47亿元,占比从9.66%升至16.91%,成为第二大品类,其他饮料收入14.24亿元(占比8.46%)。

水涨船高的运动饮料

作为运动饮料类目下的细分产品类型之一,电解质饮料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累计增长后,今年更是实现了突破性的爆发。

百度指数显示,自2022年12月4日起,电解质水的搜索指数暴涨,整体同比增长2000%以上。在京东平台饮料销售榜单中,销量前四名中的三款产品都为电解质饮料。

图片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百度指数

随后,电解质饮料便成为了各大品牌竞相追逐的市场。根据Foodaily研究院的不完全统计,2022-2025年国内电解质产品多达59款,仅在今年前5个月里,国内推出的电解质新品就超过14款。其形态也从常见的饮料,扩展到粉末、含片等多种形式,甚至在零食、冰品里,也出现电解质的身影。

众多品牌的入局,也推动电解质饮料进入了快速发展期。马上赢数据显示,自2024年4月起,电解质饮料的销售额同比增速始终高于40%,部分月份甚至高于60%。截止2025年4、5月,电解质饮料在饮料大盘中的市场份额均已突破2%。电解质饮料虽然在饮料大盘中整体占比还较小,但该品类的销售额同比增速,也显著高于了功能饮料、运动饮料两个上级类目。

不过,电解质饮料的快速增长,依然离不开运动饮料巨大的增长动因。据欧睿数据,2024年我国运动饮料市场规模达256亿元,2015-2024年CAGR达6.6%,超同期我国软饮料市场规模CAGR 3.9%。其中2015-2020年为平稳发展期,2020年后伴随疫后全民对健康愈发重视、电解质补水概念普及,运动饮料市场持续扩容,2020-2024年连续四年保持双位数增长,CAGR达14.7%(同期软饮料行业整体CAGR为5.7%)。

而作为2004年就问世的运动饮料,农夫山泉旗下的尖叫系列已经在运动领域深耕多年。

早在2014年,尖叫便实现了近27亿元的销售额,并实现连续16年稳步增长,未投广告即成为农夫山泉首个破30亿销售额的饮料单品。并一度占领了中国运动饮料市场60%以上的份额。

而随着运动饮料的普及,尖叫系列还在通过新品的开发,渗透进更加细分的人群。2021年,基于更加专业科学的电解质研究配比,农夫山泉又开发了尖叫专业等渗系列饮料,以匹配专业运动员汗液流失的补水需求;2024年,尖叫系列还针对高压职场人和入睡眠困扰者推出了消除运动损伤、促进肠胃蠕动、提神醒脑的新品。

经过了10余年的市场培育,在2023年以“尖叫”“力量帝”为代表的功能性饮料产品实现营收49.02亿元,较2022年增长27.7%。2025年农夫山泉半年报数据显示,以尖叫为首的功能饮料产品营收达到了28.98亿元。

2024年9月,农夫山泉为庆祝尖叫品牌上市20周年,曾限时复刻红色尖叫,在天猫平台发售1万箱(15 瓶 / 箱,售价75元),单瓶售价为5元,3 天即售罄。与此同时,二手平台一瓶红色尖叫单瓶的价格却达在48到88元之间。

这与红色尖叫上市之初的待遇相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作为一款植物型人参味饮料,红色尖叫在当时以甜味主导的饮品市场,因其 “酸烟灰水”“腐烂草根味”的味道,被广大消费者吐槽为“最难喝的饮料之一”。

从“最难喝”到备受追捧,尖叫系列产品的发展路径几乎与东方树叶如出一辙,。作为曾经同登“十大难喝饮料榜”的饮料,东方树叶如今已经是无糖茶市场绝对的头部产品。而尖叫在运动饮料领域统治多年,面对市场规模激增,竞争者汹涌而至的环境,是否会打响反击战?是否会复制东方树叶的大规模降价策略?都将影响着整个市场的未来走向。

随着无糖茶的战局走向尾声,瓶装饮料的战火已蔓延到电解质水,以及整个运动饮料市场。这既是一场产品的升级迭代之战,更是一次价格、渠道、品牌声量的全面战役。运动饮料的战争是否会复制无糖茶的竞争模式?是否会闯出全新的市场机遇?是否会成为农夫山泉和东鹏两大巨头之间的对决?下一个旺季或许可以一见端倪。(文|消费纵深,作者|谢璇,编辑|房煜)

更多对全球市场、跨国公司和中国经济的深度分析与独家洞察,欢迎访问 Barron's巴伦中文网官方网站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运动饮料 电解质水 补水啦 东鹏饮料 农夫山泉 尖叫 市场增长 营销策略 价格竞争 Sports Drinks Electrolyte Water BUSHUI LA Dongpeng Beverage Nongfu Spring Jianjiao Market Growth Marketing Strategy Price Competitio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