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周期由“一骑绝尘”到“两翼齐飞” 我们认为当前应重视科技与周期风格的阶段性再平衡。就2025年7月到10月期间,市场在估值扩张阶段下的表现而言,呈现出高beta风格独占鳌头,其中电子、通信、电力设备以及有色金属收益遥遥领先,也正遵循了我们自今年7月开始强调的观点:“坚定牛市仓位,科技为先,PPI交易为辅”。但伴随科技方向累计较大的涨幅,且三季报视角下周期品类甚至具备更强的业绩边际改善,那么我们认为科技+周期的双主线将发生阶段性再平衡。 那么具体来看短期科技的“痛点”以及切换的条件何在?(1)科技尤其是AI硬件领域相对较高的累计涨幅以及过快上行的机构仓位或需要消化的窗口期,且部分核心个股出现业绩miss后,选取稳定Alpha的重要性抬升,再扩张的指数性机会或许更多催化与指引;(2)在年内的前两次财报披露情况来看,科技领域表现几乎一骑绝尘,而三季报落地后多数周期品开始崭露头角且具备更强的Δg。(3)当前处于PPI的持续修复趋势中,周期品由局部向beta逐步扩散。 PPI交易+反内卷为阶段性再平衡的潜在动力 我们于7月底发布的《市场的双轮驱动系列——交易PPI》中提到—尽管PPI当前仍处于低位,但其边际改善的可能性,叠加流动性宽松的环境,可能加速估值修复节奏。且我们基于信用指标以及CRB的领先指引已经判断了PPI的边际修复确定性。另一方面伴随反内卷政策的加码,PPI交易的扩散效应将更快出现,而本轮更广谱范围的反内卷视角下,周期与部分制造都将充分受益。 再平衡只是阶段性,而科技仍是中期主线 为什么我们强调是阶段性再平衡,而科技仍是中期主线?从另一个角度来看,PPI的修复更多出于低基数叠加反内卷下供给侧的改善,而需求能持续验证才能真正决定后续的空间与弹性,这仍依赖更多的政策支持以及数据验证。此前有色金属之前较强的涨幅正是由于“股商共振”即供需双优。当前多数周期仍处在补涨逻辑,beta行情暂告段落后,把握其中真正涨价品类则为更优解。而科技品类在全球半导体周期共振向上过程中仍将具备占优的相对盈利。 投资思路——科技与周期阶段性的再平衡 行业配置建议:科技与周期再平衡,电力设备的中期机会也在显现。 (1)PPI改善加广谱反内卷受益:光伏、化工、钢铁、有色、电力、机械; (2)科技成长+自主可控:AI硬件重视Alpha、电池、电网、军工、AI应用; (3)中长期底仓:稳定型红利、黄金、优化的高股息 风险提示:宏观政策超预期变动;全球流动性及地缘政治风险;历史不代表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