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探讨了股票投资中估值与未来收益的关系。作者以“宝葫芦”为例,分析了在不同市盈率(PE)水平下,10年投资可能获得的收益率。在乐观估计下,40倍PE的年化收益率为7-12%,与沪深300指数相当。若PE降至20倍或15倍,10年收益率将大幅提升至300-600%,年化收益率可达15-22%。文章指出,虽然业绩增长可能稀释高估值,但高估值买入即使业绩达标,收益也可能平庸,且业绩增长存在不确定性。因此,作者强调“买得便宜”和“成长性”同等重要,若必须二选一,则倾向于选择“买得便宜”。
📈 **估值对投资收益的显著影响**:文章通过“宝葫芦”的例子,直观展示了不同市盈率(PE)水平对长期投资回报的巨大影响。例如,在40倍PE买入,10年年化收益率仅为7-12%;而降至20倍或15倍PE,年化收益率则可跃升至15-22%。这强调了在投资决策中,以合理甚至低估的价格买入的重要性。
🌱 **业绩增长与估值稀释的权衡**:作者承认,当公司业绩持续增长时,高估值确实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使得“现在看着贵”的股票未来可能变得合理。然而,文章也警示,这种逻辑存在风险:一方面,业绩增长可能不及预期,导致高估值无法被有效稀释;另一方面,即使业绩增长符合预期,初期的高估值也可能导致最终的投资回报平淡无奇。
💰 **“买得便宜”与“成长性”的优先级选择**: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优秀的投资策略应同时考虑“买得便宜”和“成长性”。作者明确表示,如果必须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他会优先选择“买得便宜”。这一选择背后的逻辑是,较低的买入价格提供了更大的安全边际,并能在业绩增长不确定或不及预期时,仍然获得可观的回报。
来源:雪球App,作者: 诸葛菲特,(https://xueqiu.com/1565084460/360608495)
昨天在别的地方讲过,乐观估计条件下,宝葫芦10年100-200%收益,合年化收益率7-12%,就显得比较普通了,基本上相当于
沪深300指数收益水平,这是在当前40倍PE水平下取得的……
那么,如果现在不是40倍PE,而是20倍呢?那么10年就会有300-400%收益,年化收益率15-18%;
如果是15倍PE,那么10年就会有400-600%的收益,年化收益率18-22%……
所以经常会看到一只当时高估的股票讨论区里面有人讲,说现在看着贵,这个业绩以后增长起来,以后就不贵了,所以现在买没问题云云……
这个话如果是真增长也不算完全不对,随着业绩增长,以后的估值的确会降下来。但问题是,如果在当时高估的时候买,即使后面业绩增长符合预期,收益率也会变得很平庸,何况业绩增长也很可能出现不及预期的情况……
所以买的便宜与未来成长并不矛盾,买的便宜和成长都很重要,不能偏废,如果非要在这俩里面只能选一个,我会选买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