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网今日 前天 10:56
巨头AI投入:生存之战与算力刚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深入剖析了科技巨头对人工智能算力进行巨额投入的根本原因,指出这并非简单的投机行为,而是关乎企业生存的战略选择。作者引用Groq创始人Jonathan的观点,强调市场对算力的需求是“永不满足”的,并以OpenAI和Anthropic因算力限制导致收入增长受限为例,说明算力直接关联收入。同时,文章还阐述了“速度决定一切”的多巴胺循环理论在AI领域的应用,以及算力作为最直接、最可预测的提升AI产品质量的手段的重要性,认为算力是巨头们在AI竞赛中赢得未来的关键。

🚀 **生存驱动的巨额投入**:科技巨头如Google、微软、亚马逊等对AI算力进行巨额投资,其核心动机并非投机,而是为了在未来的AI时代确保自身生存。这种投入的规模和频率都在不断增加,表明其战略紧迫性。

💡 **算力即收入,需求永不满足**:文章引用Groq创始人Jonathan的观点,强调AI市场对算力的需求是“永不满足”的。如果OpenAI或Anthropic获得双倍算力,其收入几乎会翻倍,这直接揭示了算力与收入之间的强关联性,并指出顶尖AI公司正面临算力瓶颈。

⚡ **速度与用户粘性的关键**:AI产品的用户体验和转化率与响应速度密切相关,遵循“多巴胺循环理论”。提升速度是提高用户粘性和转化率的关键,而算力是实现速度提升最直接、最可预测的手段,优于算法优化和数据获取的难度。

🛡️ **自用为王,保障核心竞争力**:微软宁愿牺牲Azure的租赁收入,也要将GPU用于内部AI研发,这证明了AI应用自身的价值远高于短期租赁利润。这种对算力的优先内部配置,是为了保障企业在AI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

来源:雪球App,作者: 柴火普拉斯,(https://xueqiu.com/7859018383/360587084

忘掉泡沫论吧,巨头们赌的是“身家性命”

算力需求永不满足,算力=收入。别再问泡沫。 聪明钱(科技巨头、国家)投入AI不是为了投机,而是为了生存。如果算力翻倍,OpenAI的收入也能翻倍。
直面“AI泡沫论”。前谷歌Tpu核心工程师设计师,Groq创始人Jonathan的观点清晰而尖锐:与其纠结于泡沫,不如观察“聪明钱”的实际行动。
聪明钱的动向:
疯狂下注: Google微软亚马逊等巨头正“像醉酒的水手一样”花钱,而且一次比一次多。
自用为王: 微软宁愿牺牲Azure的租赁收入,也要将宝贵的GPU留给自己内部使用,因为这样赚得更多。这证明了AI应用的真实价值。
巨头们为何如此疯狂?核心动机是生存,而非投机。
Jonathan分享了一个发人深省的细节:“我曾问一群管理着百亿资产的顶级投资人:‘有谁100%确定,10年后AI无法取代你的工作?’ 现场没有一个人举手。
对于科技巨头来说,逻辑完全一样。今天不惜一切代价投入,是为了确保10年后自己不会被彻底踢出牌桌.
Jonathan反复强调一个核心观点:市场对算力的需求是“永不满足”的 (insatiable)。
他给出了一个惊人的论断来证明这一点:
“我敢打赌,如果OpenAI或Anthropic今天能获得双倍的推理算力,一个月内,他们的收入几乎会翻倍。”
为什么算力如此关键?
算力 = 收入:
Anthropic 因算力不足,不得不对用户进行速率限制(rate limits)。
OpenAI 为了控制成本,有时会故意降低响应速度,牺牲了用户体验。
结论: 顶尖AI公司都被算力“卡着脖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速度决定一切(多巴胺循环理论):
他以消费品为例,利润最高的品类(如烟草、软饮料)都具备“快速反馈”的特点。
AI也是如此。速度是决定用户粘性和转化率的关键。谷歌每提速100毫秒就能带来8%的转化提升,这个定律在AI时代依然有效。
算力是最好调的“旋钮”:想提升AI产品的质量?有三个途径:优化算法、增加数据、提升算力。其中,算法突破很难,高质量数据获取不易,只有算力,是最直接、最可预测、最有效的提升手段。(来源GD梯度下降:网页链接$寒武纪-U(SH688256)$ $中芯国际(SH688981)$ $中际旭创(SZ300308)$ #人工智能#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AI算力 科技巨头 人工智能 生存战略 算力需求 AI investment Tech giant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urvival strategy Compute power dema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