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网今日 11月08日 21:42
国内多家有机硅公司布局机器人领域,技术覆盖仿生皮肤与柔性关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国内多家有机硅公司正积极布局机器人领域,其硅胶产品在仿生皮肤、柔性关节、传感器封装等方面展现出研发进展。祥源新材的IXPP材料在电子皮肤领域具备优势;新安股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合作开发功能性硅橡胶;回天新材的导热材料和导电胶已获订单;合盛硅业和硅宝科技则凭借产业链整合能力和技术储备,在相关领域寻求突破。这些公司的技术方向契合了机器人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预示着有机硅材料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 **技术多元布局,抢占机器人材料先机:** 国内多家有机硅公司如祥源新材、新安股份、回天新材、合盛硅业和硅宝科技,已明确布局机器人领域,重点研发电子皮肤、柔性关节、传感器封装等关键材料。祥源新材的IXPP材料在模拟人体皮肤触感和形变方面表现突出,已进入送样阶段;新安股份则通过联合实验室开发仿生肌肉结构材料和本体信号传输硅胶,并已形成多领域解决方案。回天新材的导热材料和导电胶已获得实际订单,并对标国际龙头企业。这些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正积极抢占机器人高性能材料市场份额。

🔬 **产业链整合与成本优势,驱动产业化落地:** 合盛硅业作为全球有机硅产能龙头,凭借其全产业链整合能力和显著的成本控制优势,正在研发高透光率和生物相容性硅胶,目标应用于仿生皮肤和医疗服务机器人。硅宝科技作为国内有机硅密封胶龙头,具备3D打印硅胶成型技术,可定制复杂结构件,其医用级硅胶已用于情趣机器人皮肤层。联创股份也具备PDMS规模化生产能力,成本优势明显。这些企业的产业链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为机器人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和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 **市场前景广阔,国内企业有望占据重要份额:** 全球机器人用硅胶市场规模预计将持续增长,人形机器人将占据重要比例。国内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和快速响应能力,有望在全球市场中抢占相当份额。虽然面临技术转化风险、国际巨头竞争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挑战,但以祥源新材、新安股份、回天新材为代表的领先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客户验证方面进度领先,而合盛硅业、硅宝科技等则凭借产业链优势具备长期潜力。投资者可重点关注这些企业的技术突破和订单落地情况。

💡 **关键应用场景明确,性能指标要求严苛:** 机器人领域对硅胶材料提出了多方面的严苛要求。仿生皮肤需具备柔软亲肤、高透光率和生物相容性;柔性关节则要求材料耐高低温、抗疲劳,如硅橡胶与碳纤维复合结构;传感器封装则需要低介电常数和高体积电阻率。这些明确的应用场景和性能指标,为有机硅公司的研发方向提供了清晰指引,也体现了该领域的技术壁垒和发展潜力。

来源:雪球App,作者: 小小东小,(https://xueqiu.com/7789265469/360493203

在A股市场中,以下有机硅公司已明确布局机器人领域,部分企业的硅胶产品已进入研究或送样阶段,技术方向覆盖仿生皮肤、柔性关节、传感器封装等关键场景:
$硅宝科技(SZ300019)$ $合盛硅业(SH603260)$ $东岳硅材(SZ300821)$
1. 祥源新材(300980.SZ)
• 技术方向:聚焦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材料研发,其有机硅发泡材料(如IXPP)具有高弹性、耐磨损特性,可模拟人体皮肤的触感和形变能力。
• 进展:2025年5月公告显示,相关产品已进入少量客户送样阶段,目标应用于机器人触觉感知系统。
• 优势:作为国内少数能批量化供应IXPP材料的企业,其技术打破了境外垄断,未来有望在电子皮肤领域占据先机。
2. 新安股份(600596.SH)
• 技术方向: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共建联合实验室,重点开发柔性抓取与智能触控用功能性硅橡胶材料,包括仿生肌肉结构材料和本体信号传输硅胶。
• 进展:已在仿生系统、感知系统、驱动系统等六大领域形成解决方案,部分产品实现产业化应用,如用于机器人关节的高弹性密封胶。
• 优势:拥有国内最完整的有机硅产业链,终端产品品类超3000种,技术转化能力突出。
3. 回天新材(300041.SZ)
• 技术方向:开发机器人关节用导热材料(导热系数8W/m·K)、柔性导电胶(电阻率低至5×10⁻⁵Ω·cm)及改性聚氨酯结构胶(粘接强度超30MPa)。
• 进展:导热垫片和相变材料已获宇树科技送样订单,导电胶进入绿的谐波双环传动供应链,预计2025年随量产机型放量。
• 优势:产品覆盖机器人核心部件,如谐波减速器粘接、传感器封装等,技术指标对标国际龙头(如汉高乐泰)。
4. 合盛硅业(603260.SH)
• 技术方向:重点研发高透光率硅胶(透光率>95%)、生物相容性硅胶,目标应用于机器人仿生皮肤和医疗服务机器人。
• 进展:2024年启动相关产品研发,计划2025年推出样品,目前处于实验室阶段。
• 优势:全球有机硅产能龙头(国内市占率30%),具备从硅矿到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整合能力,成本控制优势显著。
5. 硅宝科技(300019.SZ)
• 技术方向:开发第三代导电硅胶(压力-温度双模传感)、医用级仿生皮肤硅胶(厚度<50μm)及高温硫化硅橡胶(耐温-50℃~200℃)。
• 进展:医用级硅胶已用于WMdoll等品牌的情趣机器人皮肤层,工业机器人关节密封胶通过耐老化测试,但尚未进入头部机器人厂商供应链。
• 优势:国内有机硅密封胶龙头,具备3D打印硅胶成型技术,可定制复杂曲面结构件。
6. 联创股份(300343.SZ)
• 技术方向:探索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在机器人皮肤中的应用,其PDMS材料具有低弹性模量(0.1~1MPa)和高拉伸强度(>5MPa)。
• 进展:产品尚处于实验室阶段,未明确送样计划,但技术特性适配电子皮肤基底需求。
• 优势:具备PDMS规模化生产能力,成本较进口产品低20%~30%。
技术趋势与市场空间
1. 核心应用场景:
◦ 仿生皮肤:需满足柔软亲肤(邵氏硬度A10~A30)、高透光率(>90%)及生物相容性(如通过ISO 10993认证)。
◦ 柔性关节:要求材料耐高低温(-60℃~200℃)、抗疲劳(循环寿命>100万次),如硅橡胶与碳纤维复合结构。
◦ 传感器封装:需低介电常数(<3.0)、高体积电阻率(>10¹⁴Ω·cm),如加成型液体硅橡胶。
2. 市场规模预测:
◦ 据Grand View Research数据,2025年全球机器人用硅胶市场规模预计达4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8.7%,其中人形机器人占比将超30%。
◦ 国内企业凭借成本优势(较欧美低15%~20%)和快速响应能力,有望抢占20%~30%的市场份额。
风险提示
1. 技术转化风险:部分企业的实验室产品尚未通过客户验证,量产良率存在不确定性。
2. 竞争加剧:道康宁、瓦克等国际巨头加速布局,可能挤压国内企业利润空间。
3. 原材料波动:有机硅单体(DMC)价格受供需影响较大,2025年Q3价格同比下跌12%,需关注成本传导能力。
综上,祥源新材、新安股份、回天新材在技术研发和客户验证方面进度领先,合盛硅业、硅宝科技凭借产业链优势具备长期潜力,投资者可重点关注这些企业的技术突破和订单落地情况。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有机硅 机器人 仿生皮肤 柔性关节 传感器封装 祥源新材 新安股份 回天新材 合盛硅业 硅宝科技 联创股份 材料科学 智能制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