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 11月08日 17:55
读懂中国石窟的艺术与历史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介绍了如何深入理解中国石窟的独特魅力,指出传统的博物馆观看经验在石窟艺术面前失灵。文章强调,石窟的价值在于其宏大的自然环境、多样的历史时期和地域风格,以及融合了印度犍陀罗艺术和波斯艺术等多元文化。为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石窟,推荐了《了不起的石窟:全景式解读中国十大石窟》一书,该书集结了11位专家学者,通过700余页的篇幅和360幅珍贵图片,从历史、宗教、美学、空间等多个维度,系统解读了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十大石窟的艺术精髓和文化内涵,并提供了配套的知识会员年卡权益。

石窟艺术的观看之道与博物馆截然不同,需要调动知识体系,从多重维度进行欣赏。石窟的魅力在于其宏大的自然环境、历史演变和多元文化融合,例如云冈石窟不同时期的风格变化以及与其他地区石窟的对比,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了不起的石窟:全景式解读中国十大石窟》一书是深入理解石窟的权威指南。该书汇集了11位石窟研究专家,以700余页的篇幅和360幅珍贵图片,全景式解读了包括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在内的十大石窟,并提供了罕见的“内部剧透”和一手研究资料。

本书从历史、宗教、美学、空间四个维度系统解读石窟艺术,揭示了石窟营建背后的王朝兴衰、信仰体系、审美流变和空间智慧。例如,通过云冈石窟大佛的设计灵感和“二佛并坐”的画面,可以窥见当时的政治格局和时代精神,让读者从“看热闹”走向“看门道”。

书中包含大量罕见且珍贵的图片,如首次公开的独家视角,带领读者深入石窟的幽深角落,直面难以窥见的彩塑、暗纹与铭文,提供沉浸式的“纸上石窟”体验。精美的装帧设计,使其成为一份值得珍藏和赠送的文化艺术资产。

近几年,石窟成了文博爱好者的热门打卡地。无论是丝绸之路上的明珠——敦煌莫高窟、皇家气派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还是别具风格的大足石刻,都让无数人心驰神往。

大足石刻北山石窟第136窟转轮经藏窟 数珠手观音像


然而当你真正抵达石窟,就会发现以往用在博物馆的观看经验,竟然失灵了。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曾说,“在博物馆中,你只需要站在在一个人为的空间里观看,且文物的体量普遍不大。石窟处在大自然中,而且体量也比较大。因而二者的观看之道完全不同。”

这就意味着,想要真正了解石窟,如果你还是像逛博物馆一样,只针对几件文物做功课,是远远不够的。

石窟的魅力在于,千年石窟,十里不同风。

比如云冈石窟,就分成三期。在不同时期,云冈石窟的风格产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同为北魏石窟,云冈的造像又跟敦煌的有所区别。在同一个石窟里,你甚至可以看到洞窟是北魏时期,而佛像是唐代风格的奇观。再走一走,你还能在窟中的雕像、柱子上欣赏到印度犍陀罗艺术和波斯艺术的精华

云冈石窟第18窟东壁弟子群
要真正地看懂石窟,需要调动、激发你的思考和知识体系,需要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内涵,从多重维度来欣赏。

那么应该从哪方面入手,才能把石窟之旅的体验感拉满?

答案,就在这本《了不起的石窟:全景式解读中国十大石窟》中。

三联定制刷边版


首度集结11位来自石窟研究重镇的专家学者,为你带来大量罕见的“内部剧透”,许多内容都是市面难寻的一手研究。

700余页宏大篇幅,360幅珍贵图,带你沿佛教文化的传播路线,从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中原地区到南方地区足不出户也能逛遍十大石窟:

不能错过的三大石窟: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

中国佛教石窟寺文化的源头新疆克孜尔石窟

与莫高窟比肩的姊妹窟榆林窟

河西走廊上的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

最早有明确纪年题记的炳灵寺石窟

崖壁上的东方雕塑博物馆麦积山石窟

独具艺术特色的响堂山石窟

被《黑神话:悟空》选为取景地的大足石刻

连即使身临现场也难得一见的特窟也会在这本书里独家呈现。
现在,下单/续费三联中读知识会员年卡,我们除了免费送你这本价值268元《了不的石窟:全景式解读中国十大石窟》(三联定制刷边版)
还额外赠你:

①行旅别册×1

拉页设计,一页一窟,旅行时可随身携带、可盖章,帮你记录下所思所想。


石窟文创帆布袋×1(颜色随机)


石窟精美藏书票×4


开通会员,你还能免费解锁:
①三联同名重磅大课《了不起的石窟》(价值198元)

用4种观看维度带你打捞10大热门石窟的文化密码。与书对照使用,让你全方位感受历史、宗教与空间之美,提供一份全景式“观窟指南”。
②包含石窟路线的八大文博主题卡(价值1584)
集结了三联迄今为止最全的文化、博物馆主题内容,把三联压箱底的文博经典内容毫无保留全面放送——
8条文博线路一次解锁,涵盖考古遗址、石窟、古建筑、博物馆、古城、风流人物、历史朝代……带你打开文明大视野。

石窟界“全明星阵容”首次齐聚

带你读懂10大名窟


我听过我看懂,中间隔着的,不仅是一张门票和一份好奇心,更需要能带你跨越时空、真正领你入门的引路人。

《了不起的石窟》为你首度集结石窟界“全明星阵容”——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系教授杨泓、云冈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杭侃、新疆克孜尔石窟研究所副所长苗利辉、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龙门石窟研究院原院长史家珍等11位来自石窟研究重镇的专家学者

他们中的很多人扎根石窟二三十年,在卷帙浩繁的资料中翻阅历史,在一个又一个的洞窟中行走、观摩,获取大量最一线的资料。可以说,他们是国内最熟悉石窟的一批人,同时也是各大石窟的重要守护人

初入石窟,应该怎么“看”?

在总序中,杭侃教授就带来了一套简单易懂的“石窟正确观看方式”——

试想一下,你就是一位千年前的“建窟人”。面对一座山崖,你要如何开始动工?

第一步是宏观选址:

比如龙门石窟的选址,就充满了智慧。它位于洛阳城中轴线的南端,伊河两岸两山对峙,形成天然门阙,既是一处清幽的修行圣地,又是便于信众往来的交通要道。

第二步是中观定位:

就像敦煌莫高窟,乐僔与法良两位僧人没有选择更易抵达的山脚,反而在半山腰架设栈道开凿。因为那里高于树梢,“黄金层高”视野好。

第三步是微观营造:

佛像的姿态、壁画的故事……那是信仰与美学的最终凝结,是灵魂的具象表达。

上图:响堂山石窟大佛洞
下图:克孜尔石窟第17窟菱形格故事画

“石窟三观”,不仅是古代匠人的营造智慧,更是今天我们“打开”任何一座石窟的通用密钥。

4重维度、6大领域系统精讲

从“看热闹”到“看门道”

梁思成先生说:“艺术之始,雕塑为先。”矗立千年的石窟,集建筑、雕塑、壁画、书法于一体,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浓缩。

面对如此综合的艺术宝库,本书不仅对石窟本身进行介绍,更结合历史、宗教、美学、空间四大维度,系统构建出一个层次丰富、立体的石窟知识体系:

历史维度,探索石窟千年营建史背后尘封的王朝兴衰与时代精神;

宗教维度探寻修行空间所承载的信仰体系与思想源流;

美学维度解读不同时代造像、壁画的审美流变与艺术语言

空间维度,在宏大的山体环境中,全方位拓展石窟的观看方式。

以云冈石窟为例,当我们第一眼看到露天大佛时,可能会以为这是石窟中最大的一尊佛像。事实上,它的身高仅在昙曜五窟中排倒数第二

云冈石窟第20窟大佛

其背后,是北魏高僧昙曜的宏大构想。北魏时,各地战火不宁,帝王试图以佛教安抚人心,昙曜便以北魏五位帝王为原型凿刻大佛,将礼佛与忠君融为一体。“穹窿顶”的设计,灵感源自游牧民族的毡帐,恰如鲜卑民歌所吟:“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蔚为壮观。

也有人会好奇,在北魏时期的洞窟中为何会有许多“二佛并坐”的画面?

云冈石窟第12窟“二佛并坐

这其实是跟当时政治格局有关,北魏太和初年,皇帝年幼,由皇太后临朝听政,形成了“二圣”的局面。工匠们巧妙地将《法华经》中“二佛并坐”的庄严场景来呼应世间的“二圣”。

故而,石窟不仅是美的创造,更是凝固的历史,浓缩了一个时代的风貌。

我们也将带你南下重庆,探寻大足石刻——它为何会被誉为“世界石窟艺术史最后一座丰碑”?

中国石窟的佛像,如何从北魏前期的魁伟雄健到后期的秀骨清像,从唐代的丰腴华贵,再到宋代大足的慈眉善目、宛如邻人,这背后反映了怎样的民族审美与心灵变迁?

面对石窟艺术的众多谜题,本书既提供宏观视角,也深入代表性洞窟进行精讲

榆林窟第2窟的水月观音,为什么称得上是“代表西夏绘画艺术最高成就的封笔之作”?榆林窟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李立新,将从绘画技法、意境和山水画角度为你破解其登峰造极的美学密码。

若你亲临炳灵寺,面对169窟或许会茫然无措。甘肃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曹学文,将为你解锁这座“特窟中的特窟”。在这里,你将亲眼见证中国石窟的“五个第一”——

最早的纪年题记、最早的“西方三圣”组合、最早的千佛图像、最早的维摩诘经变,以及最早的释迦多宝佛并坐像。它们如同时间的原点,静静重塑你对中国早期石窟艺术的认知。

这本书会带你跨越考古、艺术、社会、政治、地理、宗教6大领域,360度观看石窟,在欣赏过程中不留死角。

从入门到了解再到精通,你只需要这一本。

360张珍贵图片,沉浸式石窟巡礼

文化家庭的艺术资产,宜赠、宜藏

对于真正渴望读懂石窟的人而言,碎片化的网络资源,常令人难以触及精髓。

而这本能够随时翻阅的权威读本,相比手机屏幕,有着更大的开本、更清晰的图文,让你的目光能够自由穿梭于不同洞窟、不同时代的艺术细节之间。这种沉浸、连贯而自由的阅读体验,是任何电子设备都无法给予的。

书中一口气收录了360张珍贵图片,既有壮观的石窟外景与整窟剖面,也有纤毫毕现的彩塑特写、流畅灵动的壁画局部,甚至常被忽略的经文、题记都能尽收眼底。

其中不乏首次公开的独家视角,它带你越过游人如织的常规路线,潜入十大石窟的幽深角落,直面那些连现场都难以窥见的彩塑、暗纹与铭文。一本书,就是一座24小时开放的“纸上石窟”,不用赶路,无需预约,想看就看,想停就停。

精美的书口刷边,选自云冈石窟的“音乐窟”,上下书口刷边和翻口刷边特别采用了不同的图案,让你全方位感受石窟的独特魅力。

如果你正准备一场石窟之旅,这本书可以帮你备足功课,游览时不再走马观花;

若你暂时难以亲往,它便是浓缩的纸上行旅,为你省下20张往返机票和上万元讲解费;

如果你是文博爱好者,本书助你系统掌握石窟发展脉络,融合多学科视角,成为言之有物的石窟达人

封面精心选用带有肌理的特种纸,其底色与质感,拿起它,仿若亲手抚过千年石壁的斑驳。庄严佛像静立其上,再现步入洞内时,乍见神明的刹那。

书名以烫金工艺勾勒,于静穆中流转出内敛的珍贵。无论是珍藏、赠人,都是值得全家人反复翻阅的文化艺术宝典。

全彩印刷,正文选用品质上乘的超感纸,由专业色彩团队校色,每一幅作品都力求还原石窟现场的震撼力与细节感,为读者营造强烈的临场体验——仿佛置身洞窟之中,直面千年艺术的呼吸与温度。

了解了书,不妨听我仔细说一说:三联中读·知识年卡,除了可以收听石窟相关的课程,还可以怎样用?

▼点击下图,了解更多▼

这里是

“文化爱好者”的聚集地

如果你也是一名“文化爱好者”,那么,恭喜!三联中读知识年卡,会是你今年最值得庆幸的一项精神投资

《了不起的敦煌》,樊锦诗、赵声良、苏伯民,三代敦煌研究院院长,带你听听“敦煌守护人”的故事。

巫鸿、荣新江、郑炳林、杭侃、何鄂……9位顶尖学者、敦煌研究者带你全方位、多角度走进敦煌的历史与当下。

《博物馆观看之道·世界篇》,选取了13座世界顶级博物馆,梳理出100件世界文明的关键见证物,带你了解世界上知名博物馆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文物背后所承载的文明。

《博物馆观看之道·中国篇》,则一次性集齐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等20多家博物馆镇馆之宝,以中国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梳理出其中最重要的100多件文物,以“物”的名义,串起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变迁。

《祝勇·故宫观看之道》,又带你沉浸式回望紫禁城的600年,从园林、绘画、藏书、宫殿和历史多个维度,重新观看这座帝王居所。

还有海量人文好课,为你持续奉上饕餮盛宴。

海量精品课程

在细碎时间“努力提升”
拥有一张三联中读知识会员年卡,你就能全年免费畅听总价值超 71444 元的知识课,近500门精品大师课、1000+听好书、全年50+期伴学播客完全解锁。
部分课程
等车、候机、睡前、通勤、发呆、饭后,在你将要感到兴味索然的那些时刻,请点开三联中读App,让这些有嚼头的好节目,把你的零碎时间编织成幸福的璎珞……

全网独家

尽享“顶尖学者×三联原创”
三联请讲者,不过度青睐自带流量的文化网红或知识明星,而更愿意选择顶级高校里“最有资格来讲这一话题”的学者教授
许倬云、西川、陈嘉映、戴锦华、葛剑雄、樊锦诗……这些智慧头脑的思考结晶,都将为你所用。
当然也不用怕好内容太多听不完,我们已经帮你算了一笔账:只要听够2门课,就已经赚回入会费了因此,想提升认知、为内在魅力加码的你,完全可以闭眼入!
用每天1元的价格,获得内心的诗意栖居。
▼点击下图▼

立即获得年卡与赠


文章原文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石窟 中国石窟 文化遗产 艺术史 历史 宗教 美学 Grottoes Chinese Grottoes Cultural Heritage Art History History Religion Aesthetic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