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I、VR/AR等视听技术的成熟,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正经历产业转型。拉斯维加斯Sphere场馆的沉浸式体验展示了技术如何打破虚实边界。2025年,该行业TOP10企业得分两极分化,芒果超媒以高研发产出和营收位居榜首,华数传媒在AIGC技术研究上投入巨大。尽管该行业整体研发投入相对较低,但头部企业正通过加强技术投入提升效率,或打造新兴文娱产品,如AI角色聊天、数字人等。敢于投入的企业将抓住技术重塑内容的机遇,而观望者则面临被颠覆的风险。
🌟 **技术驱动产业转型:** 拉斯维加斯Sphere场馆的沉浸式体验生动展示了AI、VR/AR等技术如何打破虚拟与现实的边界,将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推向产业转型的十字路口。技术已不再是简单的“外包装”,而是塑造体验的核心要素。
📊 **头部企业研发投入分化:** 2025年度,文化、体育和娱乐业TOP10企业的综合得分呈现两极分化。芒果超媒凭借高额专利申请和营收位居榜首,华数传媒则在AIGC技术研究与应用上投入巨资,尤其在数字人“艾珈”的开发上成果显著。
🚀 **两条转型路径并行:** 行业转型主要体现在两条路径上:一是通过加大研发和技术投入提升生产效率,如芒果超媒利用自研大模型应用于内容创作;二是积极打造新兴文娱产品,例如芒果超媒的“AI 角色聊天”和华数传媒的数字人“艾珈”。
📈 **市场挑战下的研发策略:** 尽管影视、出版等产业面临营收压力,约六成入库企业营收同比减少,但头部企业在研发战略上呈现分化。部分企业选择逆势加码研发投入,如新华文轩研发投入同比大幅增长,以期抓住技术重塑内容的机遇,开拓新的市场蓝海。
2025-11-07 19:00:00
当你坐在拉斯维加斯Sphere场馆,16K环绕式LED屏幕将你瞬间传送到茂密森林、无垠宇宙或是缥缈云端,你可以听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看到流星划破夜空的轨迹,感受微风轻拂,闻到雨后泥土的芳香。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在此刻交织,虚实的边界悄然消融。技术正打破虚拟与现实的边界,它不再只是文化、娱乐产品的“外包装”,更逐渐成为塑造体验的核心要素。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由此站在了产业转型的转折点。2025年度,文化、体育和娱乐业TOP10企业的综合得分两极分化,芒果超媒、华数传媒和其他企业拉开了较大的差距。其中,芒果超媒凭借凭借300多个专利申请和140亿元的营业收入,芒果超媒在研发产出和公司发展两个维度拿下了高分,位居榜首;而华数传媒则以6.45亿元的研发投入成为行业投入最多的企业,比研发投入排名第二的芒果超媒高出1.6倍。芒果超媒主力投入智慧试听媒体服务平台,华数传媒则发力AIGC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围绕数字人“艾珈”,结合AIGC技术输出视频内容,完成影视AI处理全流程、“AIGC绘梦师引擎”、AI+数字人技术、企业级大模型平台“灵鸿”的研发。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并非研发密集型行业。在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科创力数据库的44个一级行业分类中,该行业的研发投入平均值排在第39位,中位数排在第32位。在89家企业中,仅有4家研发投入超过亿元,超过四成的企业未披露或没有研发投入。真金白银的研发投入,自然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而非赚个吆喝,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当下,影视、出版产业正面临市场挑战,行业整体营收承压。约六成(58.89%)入库企业2024年的营业收入较上一年减少,在此背景下,头部企业的研发战略呈分化态势。在TOP10企业中,五家研发投入较2023年减少,但也不乏逆势加码者,比如新华文轩研发投入同比大幅增长103.98%。

目前该行业转型呈现两种路径,一方面是通过加强研发投入和技术投入来提升生产效率,例如芒果超媒自研"芒果大模型"应用于综艺、微短剧、广告等多种内容创作中,用于提高内容生产效率和创新性;另一方面是打造新兴文娱产品,例如芒果超媒的“AI 角色聊天”“云导播·多屏同看”“全民预测互动”“音乐弹幕合唱团”、华数传媒开发的数字人“艾珈”。随着AI、VR/AR等视听技术不断的成熟,技术部署的成本逐渐下降,与此同时,消费者对新兴文娱体验的需求也在急速攀升。此时,敢于投入的企业就能抓住技术重塑内容的契机,撬动市场的新蓝海。反之,对于仍在观望的企业,则意味着其传统业务模式可能加速被颠覆。附:
地缘政治冲突不断,行业竞争螺旋升级。
在“不科创,无未来”的紧迫感中,中国企业一面加大研发投入,力争上游;一面加大对科创的传播和营销,对其科创活动和表现各有表述。从行业看,各家企业的科创力和科创表现究竟如何?
南方周末科创力研究中心,把截至2024年年底、运营主体/控股股东在中国的上市公司(包括A股、港股和美股,多地上市情况按照“A股—港股—美股”的优先级,仅保留一家),以及少数未上市、但持续披露经第三方审计年报的公司合计7065家,划入44个一级行业。
综合企业披露的研发投入(资金、人员、强度)、研发产出(专利、标准、科技奖项)和公司发展(营收、营业利润、净利润、市值)等约30个指标,每个指标项以行业最高值为分母、各企业数值为分子,计算各自的得分,再将各指标项的得分累加,我们排出了各行业的科创TOP10。
各行业的研发密集度、资金密集度、人才密集度不一,科创各有特色,企业也各有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