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前天 11:37
游戏厂商探索“动态漫”新玩法,赋能IP营销与商业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面对国内游戏行业的激烈竞争,头部游戏公司正积极寻求新的增长点。其中,“动态漫”作为一种介于漫画与动画之间的内容形式,因其新颖的呈现方式和较低的制作成本,正受到广泛关注。网易旗下游戏编辑器“雷火映画”的商业化运营以及《永劫无间》的商业授权,标志着游戏厂商正大力布局“游戏+动态漫”这一新赛道。这种模式不仅能有效利用游戏IP丰富世界观和角色,还能通过内容营销降低获客成本,并为产品积累核心用户。然而,动态漫在技术表现力和用户转化方面仍存在局限,且对UGC内容有一定依赖,并非适用于所有游戏厂商。

🎮 **动态漫成为游戏IP新载体,拓展内容营销边界。** 面对传统买量成本高昂且用户抵触情绪增加的现状,动态漫以其高娱乐性、低侵入性和贴合市场趋势的特点,成为一种可持续的内容营销方式。头部游戏公司利用其深厚的世界观和角色设定,通过动态漫形式更丰富地展现游戏背景故事和支线情节,有效吸引玩家及泛用户,提升产品曝光度,并可能以更低的成本获取潜在用户。

💡 **“游戏漫剧”新赛道,验证多元化商业化路径。** 对于网易、腾讯等头部游戏厂商而言,布局“游戏漫剧”是业态发展的战略性试水。在传统游戏内购收益模式面临增长瓶颈的背景下,开辟新的商业化路径至关重要。动态漫作为一种内容付费模式(如《逆水寒》的“安如木”账号),能够通过付费短剧内容实现盈利,为游戏产品探索新的收入来源。

🌟 **强化世界观与角色塑造,提前积累核心用户。** 动态漫剧能够以“设定集”的形式,通过叙事化方式细致展现游戏内难以完全呈现的支线剧情、角色关系,从而强化玩家对游戏世界观的认同和对角色的喜爱。尤其对于剧情向游戏,动态漫可以填补角色设定的“坑”,解决内容容量限制的问题。此外,在游戏正式上线前的空档期推出动态漫内容,有助于提前积累对IP有深度了解的核心粉丝,解决产品上线初期的“冷启动”难题,并可能提前实现部分收益。

⚠️ **技术与体验存在瓶颈,非普适性解决方案。** 动态漫作为介于漫画与动画之间的内容形式,在画面流畅度和视觉冲击力上存在技术上限,难以与顶级CG动画媲美,这限制了其受众群体,难以转化被高质量动画吸引的二次元核心用户。同时,虽然制作门槛相对较低,但剧本创意和UGC内容的配合至关重要,这使得体量较小、用户基数有限的中腰部产品在竞争中可能处于劣势,因此“游戏+动态漫”并非适用于所有游戏厂商。

文 | DataEye

在国内游戏行业持续内卷的情况下,头部游戏公司不得不持续挖掘新的增长方式。

而短剧行业衍生出的“动态漫”内容模式则备受关注,甚至连《王者荣耀》《逆水寒》等头部产品都有相关动态漫内容。

最近,网易宣布旗下游戏编辑器“雷火映画”正式启动商业化运营,并开放了《永劫无间》商业授权,正好印证了这一新打法。

头部游戏大厂的持续加码,“游戏+动态漫”这一新打法对行业发展又有怎样的启发?利弊表现如何?

今天,DataEye研究院就来聊聊这一话题。

一、游戏厂商加码动态漫短剧,动作如何

动态漫是短剧行业内容呈现方式的一种新形态,最大的特点就是介于漫画与动画之间,并多由AI生成。在近一年的快速发展下,动态漫凭借新颖的内容展示方式和更低的制作成本,深受行业和观众的欢迎,使得相关市场规模也在快速攀升。

DataEye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动态漫市场规模已达100亿,而2025年的市场规模预计高达150亿,增速为50%。

以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主流的动态漫内容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包装精良的动态漫剧。典型如以《逆水寒》CG内容为主的原创女频漫剧的“安如木”,该账号认证主体就是杭州网易文学,而且账号的主要变现方式为付费短剧内容(前十集免费)。

该账号发布的短剧作品内容主要是《逆水寒》武侠世界观和人物关系。截至11月5日,“安如木”发布短剧内容超过110部,在最新的发布《转身嫁良人》播放量已经超过160万次。

如今,网易开启动态漫商业化,并且开放自家头部产品《永劫无间》的商业授权,大概率就是“安如木”的发展路线。

另一种则是基于AI动态漫的小短片。这类型的“动态漫”时长较短,整体品质较为简陋,AI拼接明显,内容以“整活”“搞怪”为主,与第一种的动态漫剧有明显差异。近期在抖音平台上就有话题“王者荣耀AI整活”,相关播放量接近800万。

总体来说,以上两种类型是目前“游戏+动态漫”的主要表现形式,既可以拍成纯正的短剧剧集,也可以做小短片小剧场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而腾讯、网易的下场布局,DataEye研究院认为,这背后展示游戏公司思考:

其一,市场需求巨大,游戏IP以身入局抢“曝光”。从目前观察来看,动态漫行业正处于供需双轮驱动的爆发期,今年9月在播漫剧已经超过4000部,环比8月近乎翻倍,而总播放量已经超过36亿。可是随着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市场需求必然巨大。

而头部游戏公司的头部游戏IP本身就拥有深厚的世界观和角色设定,但受限于游戏载体,大量背景故事和支线情节难以充分展现。动态漫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使游戏世界更加丰满立体。除此之外,游戏IP相关的整活内容也格外受到玩家、泛用户的喜欢。总而言之,游戏+动态漫可以有效地带来大量UGC内容,产品曝光度也随之提升。

其二,试水“游戏漫剧”新赛道,验证可行性。对于网易腾讯这类型头部游戏厂商来说,尝试“游戏漫剧”新赛道更是一次业态发展的试水,目的就是验证赛道可行性。当下传统游戏依靠游戏内购的收益变得单一,背后的收入模式面临增长瓶颈。因此从厂商视角来看,为游戏产品开辟出新的商业化路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游戏拿漫剧营销,利弊如何?

DataEye研究院认为,大厂加码“动态漫”主要是挖掘一块基于游戏营销维度的关键“战略拼图”。

其一,游戏动态漫本质是一种内容营销。传统买量广告成本高昂且用户抵触情绪日增。以网易产品为例,今年以来头部产品素材投放量持续增加,DataEye-ADX数据显示,截至11月5日,投放素材量TOP10的手游APP中,网易《梦幻西游》和《率土之滨》在列,而《逆水寒》《燕云十六声》等产品今年的素材投放量也超过10万条。

对比之下,动态漫是一种可持续的内容营销素材,并且具有高娱乐性和低侵入性。同时贴合市场流行趋势,有望实现更低成本获取潜在用户。更重要的是,游戏动态漫是基于IP故事的演变的表现形式,本身具备了品牌宣传的属性,而高品质内容所吸引的用户群体,在粘性和活跃度方面也相对突出。

其二,游戏可以借动态漫强化世界观与角色的塑造。剧情向游戏的成功高度依赖于玩家对世界观的认同和对角色的喜爱。动态漫剧可以以“设定集”的形式存在,通过叙事化的方式,细致地展现游戏无法完全呈现的支线剧情、角色&人物关系。以内容型游戏产品为例,受限于产品容量,很多角色在剧情发展过程中存在大量“坑”需要填补,而动态漫的出现,恰好能解决问题。

其三,游戏+动态漫的融合有助于产品核心用户的累计。当下国内游戏行业高度内卷,游戏公司为了保证重点项目的产品质量,避免“暴死”,都需要进行长时间的产品打磨调优才能上市上线。以《燕云十六声》为例,该游戏从首爆到正式上线超过2年。

倘若在空档期相关动态漫内容上线,或许相关游戏就可以提前1~2年甚至更早开始积累核心粉丝。这使得产品在正式上线之前,就拥有了一批对产品IP了解较深的用户群体,并且可以依靠剧情内容提前实现收益,同时也可以解决产品上线初期的“冷启动”的难题。

当然,任何战略布局都具有两面性。动态漫剧赛道给游戏营销带来显著优势的同时,也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和潜在短板。

一方面是动态漫存在技术瓶颈与体验天花板。动态漫剧介于漫画和动画之间,所以其表现力有天然上限。动态漫无论是画面流畅度还是视觉冲击力都存在技术瓶颈,无法与顶级CG动画相比。这样的短板,导致动态漫的受众群体有限,难以转化长期被高质量动画吸引的二次元核心用户,极大限制了用户群体的扩大。

另一方面是制作门槛低,但需要UGC配合。动态漫内容基于AI生产,因此在制作门槛和成本方面整体较低,即使是中小厂商也能轻松入局。可是整个漫剧脚本仍需创意支持,因此需要更多UGC内容进行配合。而一些游戏体量较小、用户基数少的中腰部产品难以满足要求,以至于在未来可能出现的百团大战中处于绝对下风。因此,游戏+动态漫赛道存在局限性,并不适用于全部游戏厂商。

总之,头部大厂布局动态漫剧可以认为手游行业的一次革新,可是否能盘活整个游戏生态,仍需持续关注。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游戏 动态漫 内容营销 IP 商业化 网易 腾讯 AI 短剧 Game Dynamic Comics Content Marketing IP Monetization NetEase Tencent AI Short Drama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