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 前天 09:42
警惕网络烂梗侵蚀青少年思维,逻辑学是有效武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网络“烂梗”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引发广泛关注。“5G时代”的孩子们语言表达中充斥着碎片化、模糊化的网络热词,这不仅是语言的失语,更是思想的失语。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彭漪涟的《写给中学生的逻辑学》一书,旨在帮助青少年培养理性思维、批判性思考能力、清晰表达能力和严谨学术素养,抵御“烂梗思维”,在信息爆炸时代保持独立判断力。

🧠 **网络烂梗侵蚀青少年思维:** 许多网络热梗看似有趣,实则经不起推敲,容易导致青少年语言表达碎片化、模糊化,进而侵蚀其清晰的判断力和逻辑能力,使他们难以深入思考和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

📚 **逻辑学是抵御烂梗的有效武器:** 面对“烂梗”的围攻,逻辑学能够帮助青少年建立主动的认知防线,培养理性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通过学习逻辑学,他们能学会辨析概念、进行严谨推理,从而看清问题的本质,避免被情绪化信息带偏。

💡 **逻辑学训练独立判断与理性表达:** 逻辑学并非高深莫测的学科,它贯穿于日常生活。掌握逻辑学能让青少年学会清晰定义概念、恰当进行判断、合乎逻辑地推理,并遵循逻辑规律,最终实现有说服力的表达和论证,在复杂信息环境中保持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前段时间,因为有学生嘲讽同学为“唐人”(“唐氏综合征”),让毒害青少年的“网络烂梗”再次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



5G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语言,似乎都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热梗,“破防了”“芜湖起飞”“只因”……这些词看似有趣,其实大多经不起推敲。


不过,文字失语症固然可怕,但是更值得关注的是思想失语症,是孩子原本清晰的判断力和逻辑能力,正在被热梗逐渐侵蚀,当他们慢慢习惯了用碎片化、模糊化的词汇去代替深入思考,将连自己的想法都说不清楚。


综艺节目《脱口秀大会》剧照


华东师大哲学系教授彭漪涟很早就注意到,随着公共语言越来越活跃,孩子中常见逻辑混乱、语言失范的现象,他《写给中学生的逻辑学》全面回应了这些困惑与焦虑,因此畅销不衰。这本书近日迎来全新再版。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在被烂梗包围的5G时代,培养孩子的理性思维、批判性思考能力、清晰表达能力以及严谨的学术素养,比以往更加迫在眉睫。



01




缺乏逻辑思维训练

让“网络烂梗”有机可乘


“网络烂梗”愈演愈烈之前,人们对“网络流行语”还是较为理解和包容的,它反映了这个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也为语言带来一些新变,成为许多人的“嘴替”。


拒绝流行语既不必要也不可能,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而言,沉浸于烂梗式交流弊大于利,最主要的表现就是逻辑思维薄弱。


电视剧《小夫妻》剧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以反映现实的形式,总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推理由判断所组成,判断又离不开概念,而“烂梗”不仅成为观照现实的一个视点,预先埋下了思考的结果,更遮蔽整个思维过程,而这又反过来使得孩子不得不依赖“烂梗”思考和交流。


因此,一些孩子缺乏条理,分不清前因后果,经常说话自相矛盾,甚至容易被网络谣言和情绪化信息带偏。这种现象,不只是“说不好话”这么简单,而是能不能“自己说话”的深层次问题。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出加强小学生的逻辑知识教育


尽管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能够从身边人习得一些逻辑思维,并且也是习焉不察地在使用它们,但是这些自发的认知,并不足以纠正许多错误的理解,用逻辑学构建主动认知防线,才能真正避免孩子成为跟风复读机。



02




抵御“烂梗思维”

逻辑学是最佳武器


面对网络烂梗的围攻,既然不可能封锁网络、回避现实,就需要给孩子一双‘透视’的眼睛——教他们用逻辑去思考世界、分析问题、表达自我。


逻辑学的思维方式能让他们明白:流行语可以用来调侃,但真正有分量的语言,需要有清楚的逻辑、真实的内容和独立的思想支撑。


图源:纪录片《逻辑的乐趣》


比如书中开篇,就是逻辑学首先教会我们明确概念,即必须明确它的内涵和外延,而“烂梗”恰好是通过模糊边界而进行病毒式传播,如“懂得都懂”看似神秘,实则什么也没说,明确概念需要定义和划分,这迫使我们去追问怎样算懂得?懂得些什么?如果不懂呢……幸而不是谁都懂。


如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混无所知或者仅为一知半解,那是谈不上做到概念明确的。


比如面对流行句式“XX就是YY”,如“有钱就是为所欲为”,逻辑学会指出它不仅犯了绝对化谬误,前者既非后者的必要条件,亦非充分条件,而且它还预设了为所欲为和有钱的关系……


比如表示无力的“又能怎”,如果用三段论来分析,大前提是面对无法改变的结果无能为力,小前提是结果无法改变,结论是毫无意义,然而事实上未必无能为力,何况还能尝试改进、调整心态、享受过程……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逻辑学让孩子学会在过快的结论和宣泄前停下来,并且在更高的维度上思考它的预设和推理,进而洞察其中的局限和症结,为自己打开可能的意义和行动空间。



03




懂点逻辑学知识

才能理性表达、独立判断


逻辑学不是“高大上”的学科,其实它就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里。会不会有条理地表达?能不能分辨真假?会不会自己做判断?能不能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理清头绪……


在《写给中学生的逻辑学》中,逻辑学的第一步,是让概念变得明确。在与人交流时,只有对每一个词语、每一个想法都能说得清楚,讨论才不会南辕北辙。比如“成功”“幸福”这些词,如果不能准确定义,很容易各说各话、鸡同鸭讲。逻辑学让每一个概念都变得清楚、具体,避免模棱两可和误解。


图源:纪录片《逻辑的乐趣》


有了明确的概念,接下来就要学会恰当地判断。我们常常会因为信息不全、感情用事而做出不恰当的判断。逻辑学提醒我们,判断要有依据,要分辨真假、对错,不能凭印象下结论 。


更进一步,逻辑学训练我们合乎逻辑地推理。无论是简单命题还是复杂论证,推理都要有条理、有顺序,每一步都要合乎规则。例如经典的三段论、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辨别道理、作出决策的重要工具 。


除了推理本身,逻辑学还特别强调思维要遵循逻辑规律。比如,同一律要求同一个概念在同一推理中含义不能变化;矛盾律和排中律则帮助我们排除谬误和自相矛盾的说法,这些都能极大提升我们的思维严密性 。


最后,逻辑学教会我们如何有说服力地表达和论证。一个有力的论证,不仅需要理由充分,还要能够回应质疑和反对意见。这让我们的表达变得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也让我们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中保持独立判断力 。


《燕大周刊》1930年第13期刊登署名觀槐的文章,强调逻辑应是大学生的必修课。


正如这本书所强调的,逻辑学不仅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一种能力、一种理性思维的习惯。它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始终保持头脑清醒、表达有力、判断独立,这也是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不可或缺的人生底色。





好书推荐

《写给中学生的逻辑学》

作者:彭漪涟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团购价:43元(原价:68元)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平台地址:http://www.jintiankansha.me/t/u2zy17xOjH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网络烂梗 青少年教育 逻辑学 批判性思维 理性思考 Online Slang Adolescent Education Logic Critical Thinking Rational Thinkin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