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出境这个问题,现在还真挺有必要学习的。
一方面是咱们可以了解,贪污腐败的是怎么把钱转出去的;另一方面是本身现在出海、跨境电商、各种外贸业务,属于一个大趋势。
所以从企业正常业务角度讲学习了解一下也没什么不好。
之前我在公众号写过假外资骗地方招商补贴的事 : 《我做尽调这些年(五十三)-真假外资》 ,其实很多地方政府根本就知道是假外资。我客户弄的那个,压根就是政府领导主动要求说帮忙完成个任务的,越是招不到外资的地方,越想弄这个。
企业的海外业务,其实并不复杂,就是说复杂的不是业务本身。因为做生意,全世界都一样,买、卖、投、借,都一样。
经济业务本身跟咱们没有任何区别,就是对手是境外企业而已。
那这个事新手要学习,我觉得就是四个方面:
这四点里面呢,前三个都属于你们查查就能看明白的,基本不会出现,理解不了的会计准则或者税收制度。
就税收这个事,全世界,我觉得中国是最复杂的。税种多,算法复杂,所以你能弄明白咱们这边的税收,海外的都不是问题。
进出口也没啥难的,就是报关清关,搞清楚哪个金额入账,就差不多了,就是没什么不好理解的。
但是确实你们要研究一下基于进出口业务的各种造假情况,很多关于境外业务的造假,都需要货物的配合嘛,那就会涉及进出口相关的造假。
这第四点,钱怎么进出,是我觉得一个最大最难的课题了,就是多少算是一点盲区吧,因为它涉及一些外汇的政策啊,管制啥的。
就是你们去学习各种双边政策的时候,既要看税收、投资、也要看资金的自由程度 。
就好像你选税收洼地似的,你在全球选的时候,要考量的更多,就跟以前写的那个vie似的 《我做尽调这些年(十五)-VIE、开曼、bvi》 。
有的地方隐私保护好,有的地方国际市场认可,好上市,都是各有所长,所以你们要综合考量。
不管是假外资,还是贪腐资金出境,包括各种灰产黑产,都需要把钱弄出去,以及所有的境外业务的基础,都是资金的流转。
那所有的监管,也是基于资金进出的监管,这就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钱出去,对企业来说,其实就那么几种办法,要么就贸易——买各种东西,货物、服务、版权、管理费、劳务费、差旅费。
要么就投资,海外建厂、收购、合资、独资、一带一路、各种出海。
要么就借贷,就是你们常听说的什么内保外贷。
还有的就是什么地下钱庄,蚂蚁搬家。
你在境内给他钱,他找很多人换外汇,然后转到境外,这个时候,你是把钱留在境外也行,或者把钱打到你境外的关联公司,然后关联公司再以投资款的形式打回中国,做外商投资拿补贴也行。
那首先咱们得了解国家是怎么监管这个事的,就是说你钱进进出出的,都需要什么手续,怎么备案,银行开什么账户。
比如fdi、odi、37号文等等,假设你往出投资,那可能发改委、商务局、外管局,都需要审批,需要一大堆证明材料,证明你这个投资是真实合理的。
一般呢,中介机构都能帮你们搞定,问题不算特别大,咱们出于学习的目的,还是要了解每一个备案需要的资料,对企业,股东有什么要求。
比如,是不是财报必须有利润啊,对吧?如果你都亏损,还往海外投什么资啊?等等。
就是说必须熟悉规则,才能知道漏洞,才能知道怎么造假,才能发现他们有没有造假。
咱们拿资金出境举例子吧,最常见的其实就是贸易和投资,这两种相对成本低,门槛低。
内保外贷对企业要求较高,地下钱庄成本稍微高一些。
那贸易的方式,就很好理解,就是利用虚假的贸易,让资金出去。
就是关联交易,定价转移,也有的不是关联方的,就是境外专门配合做这个业务的机构,就跟你国内有走账开票的企业似的,国外一样有能配合造假的。
比如定价转移,我控制进出口的定价,来让资金出去,或者我把利润留在境外。
我随便进口一些机械设备吧,弄一些那种不好鉴别价值的,就是一些不起眼, 不容易被海关查的东西 ,4块钱的东西,我10块钱买,6块钱是不是就出去了?
有的时候那东西值4块,有的时候,连4块都不值,他可能已经来来回回进进出出了好多次了。
当然海关那边没那么好糊弄哈 ,我只是讲这个原理,海关那你还需要根据海关的规则去规避,比如总价?单价?重量?货物类型?等等。
出口也一样,一个海外市场价10元的东西,我4元就卖给我的海外关联企业,然后他再10元卖掉,相当于钱也是转移到境外主体了。
也可以不通过货物,就是购买海外的服务,佣金、顾问费、劳务费、差旅费等等,这些金额搞不了太大。
还有就是中国企业去海外参展,国外的这些会展公司专门可以提供这种服务,他真的会租场地办一个展,发广告,邀约中国企业。然后可能10元的费用,他收1000元,这样钱也能出去。
但这种更多的是在国内骗补贴,因为很多地方都会对企业到国际上参加展会、交流会,补贴所有开销,那大家就一起赚这个钱。
你知道的可能有什么航展、武器展,还有各式各样知名度没那么高的展会,交流会呢。
你去查,展会真实存在,也有商户,也有照片,啥都有, 只不过就是100个展位卖出去了1000份,10块钱的展费,收了1000块。
还有那种买版权赛事权的,一个逻辑,很小众的版权,但价格不菲的,都是又能骗补贴,又能资金出境。
除了买卖,还可以通过投资把钱搞出去,实际上钱大额出去的方式,基本都是投资。
海外的并购,建厂,全球的收购,这种你看那些大企业总弄的,其实全都是在资金出境。
动不动搞基建的,它不仅能在国内财务造假确认收入,他还能资金出境,人家就是两手准备,国内暴雷了,分分钟跑。
其实逻辑跟咱们国内没什么区别,在海外收购一些乱七八糟的股权,那巨额的商誉其实就是资金出境了。
所以在这个事上,国家限制很多的,你们不是常看新闻,禁止一些企业的海外投资行为。
你去备案odi的时候,需要很详尽的尽调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来源证明,市场价格调研报告等等各种资料。
就是关于境外业务的造假,本质跟咱们境内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会计层面的事实际上你们完全能理解。
所以咱们要学的是,两边政策的差异,关于外汇外资的管制各种备案,以及货物的进出口,研究明白这些,你做海外业务,就没问题了。
懂个基础逻辑,也就行了,每个环节都有中介,两边会计准则的事有事务所,外汇登记备案开户有中介,海关那更成熟了,所以没什么好焦虑的。
我给你们讲,压力从来都转化不成动力,压力只能转为焦虑、失眠、烦躁、出错、生病,当压力作为原始驱动力的时候,效率是最低的。
只有兴趣、利益、成就感、荣誉感、虚荣心、好胜心,才能转化为动力,别把自己逼太紧了,就商业这个事,根本就没什么复杂的。
大家常说,人无压力轻飘飘,我觉得就工作而言,工作态度,职业操守,跟压力没什么关系。有没有压力也应该拿出一个正确的态度面对工作,咱们交出的每一份工作,其实都是咱们的作品。
爱惜自己羽毛的人,不给他上压力,他也会态度端正,本身工作态度就有问题的人,你给他上压力也没什么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