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市展望: 周四,A股全天震荡走强,沪指放量涨近1%重回4000点。早盘市场震荡拉升,盘面上看,市场热点快速轮动,算力硬件产业链爆发,存储、CPO方向领涨,化工、燃气轮机概念持续走强,电网设备板块延续强势,旅游板块集体下挫。午后市场延续强势,截至收盘,沪指、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上涨0.97%、1.73%和1.84%。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2800只个股上涨。板块方面,有色金属、电子、通信、基础化工和汽车等板块涨幅靠前;传媒、社会服务、商贸零售、美容护理和银行等板块跌幅靠前。概念指数方面,磷化工、国家大基金持股、PVDF概念、存储芯片和共封装光学(CPO)等板块涨幅靠前;海南自贸+区、赛马概念、免税店、冰雪产业和短剧游戏等板块跌幅靠前。 值得注意的是,11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10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数据与上月持平,连续8个月运行在49%~50%的区间内,反映出全球经济延续缓慢恢复态势。10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7%,与上月持平,连续8个月运行在49%~50%的区间内。1—10月,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均值为49.6%,较去年同期上升0.3个百分点,但仍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全球制造业继续稳定在一定区间内,恢复态势相对平稳,今年以来的恢复力度略好于去年同期,但仍低于疫情前水平,全球经济延续缓慢恢复态势。 周四,A股全天震荡走强,沪指放量涨近1%重回4000点。从资金方面看,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06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829亿元。海外方面,周三公布的“小非农”ADP就业报告显示,10月美国私营就业岗位增加了4.2万个,高于市场预期的2.2万个。9月就业降幅也修正至减少2.9万个,好于上月最初报告的水平。国内方面,虽然三季度经济出现走弱,但考虑到完成全年GDP增速目标的难度较小,且财政稳增长政策已落地两项,四季度中央或侧重于存量政策落实落细,并更加着眼于中长期,四季度经济或在外需韧性和政策的指引下,回落中有所企稳。往后看,A股当前市场风格预计将比三季度更为均衡,配置方面建议关注:一是以科技成长与高端制造为代表的新动能产业趋势明确,将继续作为景气度的核心来源,需坚守并挖掘其扩散机会。二是均衡配置,随着“反内卷”等政策见效及内需修复,部分顺周期板块出现边际改善。应重点关注其中受益于供给侧优化和结构性需求增长的领域,把握其估值修复潜力。 风险提示: 海外经济超预期下滑,以及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恶化,导致外需回落,国内出口承压;全球主要经济体超预期延长加息周期,高利率环境使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压缩国内资金面;海外信用收缩引发风险事件,可能对市场流动性造成冲击,干扰利率和汇率走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