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6 23:59 广东
- 25Q3收入为 5.338 亿美元(同比增长 58.4%),超出预期 734 万美元。指引25Q4营收6.3-6.7亿美元,高于预期的5.6145亿美元。AI+云占到公司60%的收入贡献。EML激光器出货量新高,并受益于200G EML出货量的增长。磷化铟晶圆厂已全部投入使用,未来六个季度的产能已经全部售空。管理层估计需求超过供给的幅度在25-30%,比上个季度的20%又上升。预计未来几个季度产能增加约40%,主要依赖良率提升;新增设备将在后续季度到位。当前公司采取针对性涨价策略,在CY26年还会继续涨价。到2026年Q1,200G EML激光器将占产品组合的10%左右。给CW激光器的少量产能,只是为了证明有能力生产。会基于一个比例分配激光器的产能给客户。仍在进行3英寸和4英工艺的过渡,重心将放在4英寸。
- 三季度财报整体未超预期,部分公司表现甚至低于市场预期,导致市场情绪波动。国内光模块公司(如新易盛、天孚通信)因单一客户提货节奏放缓或上游芯片供应问题出现短期业绩波动,但9-10月已逐步好转。海外云厂商(如AWS、谷歌、亚马逊)财报整体积极,资本开支仍在上升,AI需求趋势未改变。
- 全行业前三季度营收2.28万亿元(+3.1%),剔除运营商和中兴后营收6751亿元(+7.4%)。净利润2006亿元(+18.9%),剔除后净利润392亿元(+45.3%),主要受光模块和PCB驱动。“易中天”三家公司利润占行业(剔除运营商和中兴)比重已达38%,龙头集中度提升。
- 需求端:AI算力对光通信的长期需求明确(如800G向1.6T升级),2027年需求已可见。供给端:行业供需仍偏紧,因上游光芯片、电芯片等供应链全球化,扩产难度大,尚未出现产能过剩。利润率:头部公司(如“易中天”)的毛利率和ROE保持良性上升,反映行业景气度持续。
- 光模块龙头公司估值仍处15倍左右低位,与2023年水平相当,并未随业绩增长而提升。市场对行业长期景气度(至2028-2029年)已有共识,但估值压制需打破偏见,未来空间取决于天花板和定价权。
- 通信板块机构持仓占比达历史高点,引发短期筹码博弈和股价波动。机构认为,当前持仓高企是行业市值膨胀所致,与历史不可简单类比,长期仍看好基本面支撑。
- 三季度为传统淡季(受海外假期等影响),四季度因圣诞前集中提货,景气度将回升。
- 业绩有望因需求回暖和产能释放改善,年报预告(2026年1月)或成重要催化剂。
- 公募基金风格漂移监管加强,促使资金更聚焦基本面扎实的核心标的(如中际旭创、新易盛已纳入A50指数)。寒武纪股权纠纷:前高管诉讼被视为个别事件,不影响行业ESOP(员工持股)规则。国产算力自主化:无论美国芯片管制是否放松,国产替代趋势不可逆,长期利好国内芯片产业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