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 AI相关文章 11月07日 02:31
斯凯奇品牌转型困境与“舒适刚需”的机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斯凯奇(SKECHERS)正面临品牌定位的挑战,从曾经的年轻潮流单品沦为如今被视为“孝敬妈妈”的品牌。品牌在讨好年轻消费者与拥抱中老年群体之间摇摆不定,启用成毅和梁朝伟两位代言人却引发争议。其产品创新乏力,研发投入低,与竞争对手差距明显。近期,斯凯奇被3G Capital完成私有化收购,旨在通过效率改造和资本注入,优化供应链、提升研发,以应对关税政策、国内市场竞争以及消费降级趋势。在消费降级时代,“舒适刚需”可能成为斯凯奇的救命稻草,通过将核心技术下沉,以性价比优势吸引消费者,实现“优衣库式增长”。

👟 **品牌定位模糊与代际错位:** 斯凯奇曾是95后大学生的潮流象征,但如今在年轻人眼中已逐渐失宠,甚至被贴上“老头乐”或“足力健平替”的标签。品牌先后启用年轻偶像成毅和资深影帝梁朝伟作为代言人,试图同时吸引不同年龄层消费者,但这种策略并未有效扭转其在年轻群体中的形象,反而加剧了核心受众的审美冲突,导致品牌在潮流与实用性之间陷入两难。

💡 **产品创新滞后与研发投入不足:** 与耐克、阿迪达斯等竞争对手在科技研发上持续投入不同,斯凯奇多年来主要依靠“记忆棉鞋底”等基础舒适性卖点,研发投入占比极低(仅占营收的1.2%)。当行业内其他品牌纷纷推出如“氮科技”、“碳核芯”等前沿技术时,斯凯奇在产品创新上的短板被无限放大,未能跟上消费者对功能性和科技感日益增长的需求。

💰 **全球化挑战与私有化后的新机遇:** 斯凯奇在全球市场面临多重压力,包括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大幅推高成本,以及中国市场本土品牌的快速崛起。近期,公司被3G Capital以94亿美元完成私有化收购,这笔交易为斯凯奇注入了18亿美元现金,并有望在“效率”与“创新”之间寻求新的平衡。摆脱公开财报的压力,斯凯奇可以更专注于优化供应链、提升研发投入,并巩固其“舒适刚需”的定位,有望在消费降级的大背景下,抓住“高性价比+核心技术”的市场机会,实现类似优衣库的增长模式。

📉 **消费降级背景下的“舒适刚需”潜力:** 在全球消费降级、奢侈品市场退潮的趋势下,消费者更加回归理性价值。斯凯奇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舒适”定位,这符合理性消费逻辑,消费者愿意为日常穿着的核心体验买单。通过将Slip-ins闪穿、COMFORT PILLARS舒适柱等专利技术下沉至全产品线,并结合性价比优势,斯凯奇有望将“舒适科技”打造成对抗经济周期的“救命稻草”,成为“便宜的好东西”和“懂生活的好品牌”。

谈到斯凯奇,95后的大学生不会陌生,那几乎是他们大学时的神鞋,在2014-2020年,年轻的大学生常脚穿一双“黑白熊猫老爹鞋”,再搭配一条牛仔裤,就能轻松成为校园的弄潮儿了。

但这几年,斯凯奇在年轻人面前悄悄失宠,在淘宝搜索“斯凯奇”,弹出的第一个广告商品,明明白白告诉你,“孝敬妈妈,送斯凯奇”。

(淘宝)

从青年人的时尚单品到“老头乐”,斯凯奇的失宠并非毫无征兆,背后藏着品牌的迷茫与挣扎。

从成毅到梁朝伟,讨好年轻人,还是拥抱中老年?

2024年4月,成毅成为斯凯奇品牌代言人,仅一年后,斯凯奇又官宣成毅为亚太区品牌代言人。这波操作的逻辑很清晰:

(斯凯奇官方微博)

出道以来,成毅一贯保持谦逊敬业、低调务实的公众形象示人,极少负面新闻,被称作“横店劳模”,生活中,他低调务实,爱喝茶、钓鱼、做饭,被朋友戏称“老干部”。这与斯凯奇倡导的“舒适、健康、积极生活”的品牌理念深度契合。此外,成毅粉丝中25-45岁女性占比较高,与斯凯奇“中产阶级队鞋”主力消费人群高度匹配。

粉丝经济也确实带来了直观收益:

去年4月,斯凯奇官宣代言人当日,成毅粉丝组团在skechers天猫运动旗舰店、SKECHERS斯凯奇官方商城小程序下单,当日线上单平台销量就已破2000万。今年5月,成毅官宣斯凯奇亚太区品牌代言人当日,首日线上线下平台销量均破2000万。

选择成毅为代言人,除了其与品牌形象极契合的气质外,成毅深受年轻女性喜爱这一点,也透露出了斯凯奇想要进一步拿下年轻消费者的野心。毕竟,斯凯奇“脱离”年轻消费群体视线许久,在追求造型美观的运动设备时,斯凯奇已经不再是这类消费者选择的第一梯队。

而且反观产品,除了经典的熊猫鞋,这些年,斯凯奇很少有出圈的款式的产品,当所有运动品牌都在年轻人面前争宠,斯凯奇是继续佛系,还是亮出态度?

(斯凯奇官方微博)

眼看年轻市场难突破,斯凯奇转头瞄准了银发经济。今年8月,斯凯奇正式宣布,63岁的国际影帝梁朝伟成为其亚太区品牌代言人,并同步发布品牌主题片《探索舒适人生》,影片中梁朝伟脚着斯凯奇的“闪穿鞋”,走过各个街区场景,意图诠释“舒适”与品质生活样本。然而,这个广告并没有得到太多消费者的赞美,甚至有网友认为,该视频透露着一股淡淡的“老登味”,像极了足力健广告。

这背后是品牌的核心矛盾:消费下单时,中老年消费者看重质感与实用性,年轻人追求潮流与个性,两者审美几乎相悖。对叛逆的 Z 世代而言,只要被贴上“中老年喜爱” 的标签,就会让他们想刻意远离。眼下,斯凯奇既想保住“舒适” 的基本盘,又想重拾 “时尚” 属性,可如今 “足力健平替” 的印象已深入人心,要扭转认知,绝非短期能实现。

退市卖身,能否开发出第二曲线?

近日,投资公司 3G Capital 宣布完成对美国舒适科技公司斯凯奇 SKECHERS的私有化收购。斯凯奇的股票停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交易代码为 NYSE:SKX。

创立于1992年,斯凯奇至今已成长为除了耐克、阿迪达斯之外的全球第三大鞋履公司,2024年销售额达89.7亿美元,斯凯奇2025年一季度总营收24.1亿美元,同比增长7.1%,这样一家看似财务状况良好的公司急于被退市收购?深究便知,这是斯凯奇应对危机的必然选择。

据悉,斯凯奇产能高度以来亚洲的工厂,且在美国本土,一直没有长期合作的代工厂,目前斯凯奇在美销售的鞋子全部都在其他国家生产,其中约40%来自中国。

(斯凯奇线下门店 氢消费摄)

在江苏太仓,斯凯奇中国投资超42亿元建设的物流中心,其采用世界领先的自动化物流设备,并结合光伏发电等打造低碳物流园区,满足线上线下庞大的仓储和物流需求。

业内分析认为,今年4月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斯凯奇造成了重大影响‌,美国政府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的高额关税导致其成本大幅上升。关税政策影响下,凭借着性价比出圈的斯凯奇,痛失其在北美市场价格优势。

斯凯奇在今年一季度财报中的这句话道尽了它的被动,其表示,“美国政府最近颁布的关税,以及费率的不可预测性,对我们的业务运营构成了重大风险”“正在分析可以采取的策略”。

此外,中国是斯凯奇最大的海外市场,却成了业绩下滑的重灾区。在中国国内,特步、安踏、李宁等中国国产品牌快速崛起,它们既懂年轻人审美,又能做到高性价比,对比之下,斯凯奇“款式老气” 的短板被无限放大。

财报也进一步说明了这些问题。斯凯奇在中国市场的增长态势自去年起出现转折,此后,连续三季度业绩下滑。2024年,中国市场营收贡献占比由2023年的15.4%降至13.6%,2025年第一季度,其在华营收下滑幅度进一步扩大,同比下滑约15.9%。

除了时髦度被诟病外,斯凯奇的研发占比低,多年仅靠一招鲜也被不少消费者看了心生疲态。据财报,斯凯奇2024年度研发投入仅占营收的 1.2%,当耐克研发出Air ZoomX 中底材料,安踏推出“SMART S.A.M”减震科技、“氮科技”、特步开发“Xtep”,李宁祭出“碳核芯、李宁弜、超䨻”等六大核心科技的时候,斯凯奇仍在主打记忆棉鞋底。

“哪个品牌不舒适,舒适只是我对运动装备最基础的要求”有网友在互联网上直言不讳地对斯凯奇的‘舒适哲学’提出质疑,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迫于探索第二曲线的斯凯奇,能以94亿美元的高价委身于“外科手术式” 效率改造闻名的3G资本,未必不是一桩幸事。这家以“效率改造” 闻名的资本,能为斯凯奇注入 18 亿美元现金,帮它优化供应链、提升研发投入。

消费降级时代,“舒适刚需” 能成救命稻草吗?

日本经济曾经历衰退的30年,在此期间,以平价著称的优衣库销售额增长160倍,利润增长1500倍。其创始人柳井曾说:"经济越差,人们越需要便宜的好东西。"于是优衣库把性价比做到极致。

同样,无印良品MUJI也是日本经济低迷时期的产物。

全球消费降级不是空穴来风。日前,Berenberg分析师团队发布报告,宣布奢侈品超级周期结束,将LV母公司LVMH评级从买入下调为持有。

根据意大利奢侈品制造商行业协会与贝恩咨询公司的长期数据监测,过去两年间,全球奢侈品消费者群体缩减了约5000万人。在中国,奢侈品市场在2024年下滑了18%到20%,这不是暂时的波动,而是结构性转折,原因收入不确定性,削弱了消费信心。

消费降级时代,炫耀成了失礼,品牌让位于理智,从这些意义上,斯凯奇的定位在这个经济周期具备天然优势:优衣库能以“基础款刚需” 对抗经济周期,斯凯奇或许能以“舒适刚需” 契合理性消费逻辑 —— 消费者可以放弃品牌溢价,但不会妥协于日常穿着的核心体验。

优衣库的HEATTECH系列大卖也进一步证明,“平价产品 + 核心科技” 是对抗消费降级的利器。目前,斯凯奇的舒适已经得到了证明,地铁上,迪士尼园区,都能见到不少脚穿斯凯奇的“打工人”,斯凯奇可持续复制这一逻辑:将Slip-ins 闪穿科技、COMFORT PILLARS 舒适柱等专利技术下沉至全产品线,从健步鞋延伸到跑鞋、童鞋甚至户外鞋,让消费者感知 “花更少钱,买更懂脚的科技”。

更重要的是,退市后摆脱财报压力的斯凯奇,有望在“效率” 与 “创新” 间找到新平衡。斯凯奇可借助3G资本注入18亿美元现金,将研发占比从1.2%提升至行业中等水平,同时保留 “舒适科技” 核心基因,避免陷入卡夫、亨氏的“创新停滞” 陷阱。当消费降级倒逼行业回归 “本质价值”,这种“运营效率 + 核心技术”的双轮驱动,正是斯凯奇实现 “优衣库式增长” 的关键跳板。

从本质上看,优衣库与无印良品MUJI的成功,都是在经济低迷期抓住了“消费者回归理性价值” 的核心趋势。斯凯奇的机会,正在于将 “舒适科技” 这一核心资产,与 “性价比” 深度绑定——既做“便宜的好东西”,更做 “懂生活的好品牌”。在奢侈品退潮、白牌混战的市场中,这种 “有温度的实用主义”,也许能让消费者心甘情愿掏腰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氢消费”,作者:映初,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斯凯奇 SKECHERS 品牌转型 消费降级 舒适科技 代言人 产品创新 私有化 3G Capital 市场营销 Z世代 银发经济 性价比 优衣库 Skechers Brand Transition Consumption Downgrade Comfort Technology Endorsements Product Innovation Privatization Marketing Gen Z Silver Economy Cost-Effectiveness Uniqlo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