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明朝的皇室的基因测序结果公布了,而离现在更近的清朝却迟迟没公布。光绪验尸死于砒霜,而他的基因测序结果却因为不利于民族团结一直没有正式公布,坊间传说光绪帝的Y染色体检测结果显示他的基因标记为O1b-F1759,与爱新觉罗家族的基因标记C-F14749不匹配,说明的确是被换了种。
2、2006年北京出土的黄拙吾墓。黄拙吾明末清初人士,汉族,清朝康熙年间官员。《清史》中未见其相关记载,生前因政绩受封四品中宪大夫,获赐一品麒麟补服及五爪龙袍,家人将其发辫挽成发髻按汉族传统发式入葬。文官四品,武官一品,同时还有五爪龙袍,王爷都只能是四爪,他却是五爪龙袍。同时有剃发易服痕迹,又按传统发式入葬。代入明末清初,只有洪承畴。
3、朝鲜使者看到康熙后说他不像9岁的孩子,感觉大了三岁,且直接记录了下来:而年今九岁,壮大如十二三岁儿。(真康熙天花死在外面,假康熙几年后进宫狸猫换太子)。康熙13岁生了第一个儿子,等于12岁就让人怀孕,但如果年龄是假的那就是16岁生了第一个儿子就合理非常多。
4、乾隆年间的继后断发事件。继后断发这个事和洪承畴是康熙的爹完美对应。因为洪承畴是1665年2月18死的,继后断发是1765年2月18断的,正好是洪承畴百年那天。当天早上乾隆还在玩恩爱有加的戏码给皇后赏赐和一起吃早饭,当天晚上就出事了。满族断发代表丈夫死了或者国家亡了,那天应该是皇后发现了乾隆在杭州祭奠先祖洪承畴然后就断发明志,乾隆就紧急把皇后水路送回北京并让人不要接触皇后且对外宣称皇后疯了大家不要信她说的话。还有一个佐证就是乾隆试图修改继后返回北京的时间,进而让大家不要将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但因为皇后回京沿途官员奏折不断没有成功。而洪家的先人姓陈是入赘改姓洪的,和海宁陈氏属于一脉,杭州和海宁又离得很近,那天在杭州大概率就是祭奠了洪承畴。这个事搞笑在哪,继后看不起汉人看不起乾隆的汉人血统,乾隆就干脆把她死后秘密葬在汉人妃子的侧室,这个就是典型的乾隆特征了,你恶心了我我就狠狠的恶心你。
5、现在回头看金庸的鹿鼎记就很搞笑了。鹿鼎记里,1、明晃晃写太后是假的;2、把建宁公主(实际是皇太极之女,康熙如果是孝庄的孙子那她实际是康熙的姑姑)改成了康熙同辈妹妹,还明晃晃的写公主不是前任皇帝的种;3、神龙教教主叫洪安通,名字你品品,做的事是和假太后有染且把假太后送进了皇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