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享了用户购入港版 Apple TV 4K 128GB 的使用体验,主要聚焦于利用其观看 YouTube、阿里云盘等国内外的流媒体内容。作者已拥有 YouTube 会员、阿里云盘超级会员、梯子服务及小火箭等,因此 Apple TV 的上手难度较低。文章详细阐述了作者的使用场景,包括准备通过小火箭观看 YouTube,并计划使用 Vidhub 或 Infuse Pro 访问阿里云盘。同时,作者也提出了关于账户体系、梯子配置、Alist 与官方权益包选择、B站客户端、芒果 TV 投屏以及阿里云盘会员到期后的替代方案等多个实际使用疑问,并期待社区的交流和建议。作者提到,虽然有下一代 Apple TV 的传闻,但认为当前型号已足够满足其需求,性价比高。
💡 **基础服务铺垫与 Apple TV 选购契机:** 作者已长期使用 YouTube 会员、阿里云盘超级会员、每月 200GB 梯子流量以及小火箭等服务,并拥有美区 Apple ID。这些现成的服务为 Apple TV 的顺利接入奠定了基础,降低了初次使用的门槛。此次购入港版 Apple TV 4K 128GB 的主要驱动力是“价格香”以及电视自带阿里云盘应用速度慢,用户希望通过 Apple TV 改善观影体验,尤其是对 B 站 UP 主内容的观看。
🎬 **多平台流媒体整合与观影策略:** 作者计划利用 Apple TV 观看 YouTube(通过小火箭),并尝试使用 Vidhub 免费版或 Infuse Pro(考虑国区购买并同步 Trakt)来访问阿里云盘。对于国内主流视频网站,作者仅使用 B 站,并关注特定 UP 主。此外,作者还考虑为对象家中高频使用的芒果 TV 寻找最优投屏方案,显示出其对多平台内容整合和个性化观影体验的追求。
❓ **核心使用疑问与社区求助:** 作者在实际使用中遇到了多个具体问题,包括:Apple TV 系统登录国区与 App Store 登录美区的最佳搭配;梯子配置时 URL 输入的便捷性(是否支持复制粘贴);自建 Alist 与官方三方权益包在稳定性和速度上的差异;适合临时观看 B 站且带弹幕的客户端选择(如 Cheers);芒果 TV 投屏是否为最佳解决方案;以及在阿里云盘会员到期后,如何以约 300 元的预算寻找替代的观影方案。这些疑问体现了用户在优化 Apple TV 使用体验过程中面临的实际挑战,并积极寻求社区的经验分享。
🚀 **未来展望与性价比考量:** 尽管有下一代 Apple TV 即将发布的传闻,作者认为当前第七代 Apple TV 4K 已能满足其简单且高频的使用需求,尤其是在当前清仓活动后,性价比凸显。作者承诺将在后续分享详细的上手机械,并开放交流,鼓励社区成员分享更多高频玩法和推荐 App,体现了其对技术探索和社区互动的热情。
月初最近这波清仓活动入的 港版 128GB ,现在好像没有优惠了。提前买好了英标转国标转换器,HDMI 2.1 线现成的,每天看好几次物流信息。说真的,这设备我上手难度真的很低了:
YouTube 会员阿里云盘超级会员每月 200GB 梯子小火箭美区 ID
这些都用了好几年,Apple TV 只是顺势买的。如果这些服务都没有现成的,先买 Apple TV 再折腾,确实挺麻烦 如果是国内主流视频网站的重度用户更是得折腾一下了。我也没国内视频会员,只看 B 站,为了峰哥、吸奇侠、李治霖他们几个 UP 主。
这次入手主要是因为——价格香 + 电视自带阿里云盘太慢。一直调低清晰度看,也忍了挺久。
✅ 我的使用场景
准备开小火箭看 YouTube ;iPad 上用 Vidhub 免费版登阿里云盘试过,很顺,Apple TV 也准备先这么干;如果入手后看电影频率很高、Vidhub 还体验不行,就上 Infuse Pro (国区购买 + Trakt 同步);并且再考虑加购 阿里云盘三方应用权益包。
暂时 不买 NAS,目前没需求。以下是几个实际使用疑问,请各位老哥指点下:
💡 使用疑问
账户体系:Apple TV 建议系统登录国区,App Store 登美区吗?看到有说能,也有说不行。因为 iPhone 我是这么做的,所以想看看是否这样最好。梯子配置:URL 只能手动输入,不能复制粘贴?自建 Alist vs 官方三方权益包:哪个更稳?速度差距大吗?B 站客户端:我这种临时看看最适合的是 Cheers ?我不追清晰度,但得有弹幕。芒果 TV 投屏:对象有芒果会员,极度高频使用,用 Apple TV 看的话,投屏是最优解吗?阿里云盘权益包:会员加三房一年打折下来接近 300 元,明年如果不开了,这个价位内还有什么看片方案推荐?其他高频场景:大家平时 Apple TV 还有哪些高频玩法?能借鉴一下。
看了下好像有本月出下一代 Apple TV 的新闻了,但我的用法很简单,第 7 代应该也足够了,性价比真的不错,没赶上清仓优惠买的,可以关注下一代的价格后再做决定。后续我会简单写下上手体验,如果你们有推荐的玩法或 App ,也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