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前天 18:40
海底采矿废弃物或威胁海洋食物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一项新的研究指出,海底采矿产生的废弃物可能对海洋生物的食物来源造成严重威胁,甚至影响到金枪鱼等大型鱼类。研究发现,若采矿废弃物排放到200至1500米的“暮光带”海域,将导致浮游动物等微型生物因误食低营养价值的废弃物颗粒而陷入饥饿,进而波及整个海洋食物网。尽管前总统特朗普曾试图加速深海采矿进程,但这项由一家申请国际采矿许可证的公司资助的研究,反而揭示了潜在的生态风险,引发了全球900多位科学家和政策专家呼吁暂停深海开发。科学家建议,如执意开采,应考虑将废弃物送回海底,以减轻对“暮光带”等重要生态区域的影响。同时,发展电池技术创新和电子废品回收也被认为是减少对新矿物开采需求的有效途径。

⚠️ 海底采矿产生的废弃物可能通过影响“暮光带”的浮游动物,切断包括金枪鱼在内大型鱼类的关键食物来源,对整个海洋食物网造成潜在的严重影响。

💰 特朗普政府曾试图加速深海采矿以获取电池所需矿物,而一家申请国际采矿许可的公司资助的研究却揭示了采矿废弃物对海洋生态的潜在危害,这形成了一种讽刺性的对比。

🌊 全球超过900位海洋科学家和政策专家已公开发声,呼吁暂停深海采矿活动,他们警告称,采矿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损失,其影响将持续多代。

♻️ 发展电池技术的创新,例如特斯拉、比亚迪和福特等公司采用的新型电池方案,以及建立更完善的电子废品回收体系,被认为是减少对新开采矿物需求的有效途径,从而避免深海采矿可能带来的环境风险。

🧪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在太平洋小规模测试采矿前后采集的水体和颗粒样本,发现采矿废弃物颗粒的营养价值远低于天然颗粒,如同“几乎没有有机物的垃圾食品”,这直接威胁到以这些颗粒为食的浮游动物的生存。

据《自然通讯》杂志今日发布的新研究,海底采矿获取电池矿物的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可能夺走海洋生物关键的食物来源,并可能波及包括金枪鱼在内的人类赖以为生的大型鱼类。这项研究恰逢前总统特朗普试图规避国际法,允许企业进行商业化深海采矿之际。实际上,第一个向特朗普政府申请国际采矿许可证的公司正是资助了此项研究,而研究结果反倒再次为深海采矿敲响警钟。

研究人员发现,如果采矿废弃物被释放到距离海面约200至1500米之间的“暮光带”海域,会导致微型动物如浮游动物以及捕食它们的生物陷入饥饿。这将对整个食物网产生严重影响,科学家们认为应进一步研究如何避免潜在风险。

“我们希望放缓这个进程,”夏威夷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技术学院的研究生、论文第一作者迈克尔·道德表示,“目前的计划将造成严重后果。”

特朗普政府目标是开采富含镍、钴、锰的多金属结核,这些矿物可用于制造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加拿大初创企业“金属公司”(The Metals Company,TMC)与瑙鲁合作,率先试图商业化开采这种结核,推动了国际海底管理局(ISA)制定采矿规范,以保护被视为“人类共同财富”的海洋资源。

与此同时,全球逾900位海洋科学家与政策专家发表公开声明,呼吁暂停深海开发,警告采矿可能导致多代际不可逆转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损失。

2025年,美国政府和TMC决定不再等待ISA采矿规范的出台,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加快在美国及国际水域的海底采矿步伐,TMC迅速提交相关申请。批评者指出此举违背了国际法,ISA秘书长莱蒂西亚·雷斯·德·卡瓦略表示,单边采矿将破坏全球海洋治理体系。

采矿过程会将海底结核连同海水和沉积物通过管道输送到船上,分离出金属后废弃物再被排回海洋。目前究竟该将废弃物倾倒于何处尚无定论。“暮光带”是业界考虑的一个选项,这里虽然阳光稀薄,却有丰富的生命活动,包括小型鱼类、甲壳类、微型游泳动物及其食物——浮游动物。浮游动物依靠下沉的有机颗粒觅食。如果废弃物在此处形成大量粒径相近的沉积物,会让浮游动物用营养价值低得多的“垃圾食物”代替原有食物。

夏威夷大学团队在2022年TMC于太平洋开展的小规模测试采矿前后,采集水体和颗粒样本并检测氨基酸浓度以评估营养价值。结果显示,废弃物颗粒的营养价值比天然颗粒低10至100倍,被描述为“几乎没有有机物的垃圾食品”。

“这会自下而上地影响食物链,浮游动物首先受灾,进而影响更高一级的微型游泳动物甚至鲸鱼、金枪鱼等大型鱼类。”道德称。浮游动物会在不同水层迁移,既是多种捕食者重要食源,也有助于将碳输送至深海,调节地球气候。大量“垃圾颗粒”可能在各水层产生连锁反应。

若废弃物排在更浅水域,对高营养级掠食者的风险可能更大。科学界目前对更深水层的影响尚无数据,有些物种会为躲避浅水掠食者而迁徙到深处。科学家建议,若企业执意开采,应通过把沉积物废弃物重新送回原开采海底,或许能减轻危害,但这会增加复杂度及成本,令科学界对可能“偷工减料”损害海洋生态表示担忧。

论文作者强调,尽管接受了企业资助,研究独立完成且未受影响。TMC回应称将在2000米深处排放废弃物,低于论文研究的暮光带区,且那一水深浮游动物较少,颗粒能迅速扩散。“公众对中层水域影响表示担忧,但数据已经变化,讨论也应随之调整。”TMC项目经理Michael Clarke表示。

此外,电池技术创新及电子废品回收发展,可减少新矿物的开采需求。特斯拉、比亚迪及福特等车企已采用新型电池方案,以减少镍、钴消耗,建立更完善回收体系也能防止新能源产业引发新的环境危机。“我们可以回收电子废弃物、开采自身废弃物,无需为绿色革命而深挖海底。”论文合著者、夏威夷大学教授布莱恩·波普总结道。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海底采矿 海洋生态 采矿废弃物 食物链 电池矿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