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结婚自住购房的疑问,文章探讨了当前市场观望情绪下,何时是入手的好时机。作者面临工作不稳定、积蓄不足,需卖农村老家房产付首付并独自承担贷款的困境。女友家庭要求必须购房,但女友本人倾向租房。女友已有房贷在身,未来购房将加重作者经济负担。此外,双方工作地点分散,也增加了居住选择的复杂性。文章梳理了买房与不买房的利弊,以及在现实经济压力和家庭意见冲突下的迷茫。
🏠 **购房时机与个人风险承受能力**:文章的核心困惑在于当前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但又面临结婚购房的现实需求。作者因工作不稳定,积蓄不足,且需要卖掉农村老家的房产才能凑齐首付,并需独自承担贷款,这大大增加了其抗风险能力。因此,在考虑购房前,评估自身的经济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至关重要,尤其是单方面承担高额贷款的压力。
⚖️ **家庭期望与个人意愿的平衡**:女友家庭坚持购房,而女友本人认为租房亦可。这种家庭意见与个人意愿的冲突,使得购房决策变得复杂。在沟通中,需要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同时也要考虑伴侣双方在购房问题上的真实需求和经济能力。
📍 **工作地点与居住选择的权衡**:作者和女友的工作地点分别位于成都南边和北边,距离较远。这种空间上的分离,使得选择居住地成为一个难题。无论是租房还是购房,都需要兼顾通勤便利性、生活成本以及双方的工作稳定性。优先考虑双方都能接受且相对便利的居住方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 **经济压力与未来规划**:作者在女友已有房贷且月光的情况下,若再购房,将承担几乎全部家庭开支和房贷。这无疑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并可能将作者“套牢”在房贷中,使个人抗风险能力降至最低。因此,在决定购房前,必须充分评估长期的经济负担,并制定可行的财务规划,以应对潜在的失业或其他经济风险。
看帖子中很多人说还有的跌,再等等,不建议买,因此有个疑惑,结婚自住什么时候是值得入手的时候?
我对房子一窍不通,但是都快 30 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
我不是成都人,现在在成都高新南小公司上班,指不定哪天公司就倒闭了,对象在北边新都事业编。
之前和我对象聊过,她的意见是房子买不买没关系,租房也行。
但是后来她家里面的意思是房子必须买。
我现在积蓄可以认为是没有,首付都付不出来那种,如果执意要买只能卖掉农村老家的房子付首付(父母给我在老家留了一套房子),然后贷款。
但是现在工作不稳定,不敢背贷款,而且只能我自己一个人还。
我对象在和我认识之前就自己买了房子(她家里出首付和装修,她还贷款),现在正在还贷款,基本是月光,以后如果买房,我不仅要一个人还房贷,还得负责家里几乎所有开支。
所以现在我也很迷茫,到底要怎么办,买的话估计这辈子都要被套在房贷上了,而且抗风险能力直接变成 0 ,但凡失业就直接完蛋。
不买的话,只能硬拖,要么拖到她家里妥协,要么拖到一拍两散,要么就是拖到积蓄上来了房价还大大大跌。
而且还有个问题,我俩上班的地方距离太远了,不管是租房还是买房,租 or 买在那个地方合适呢?
至于为什么她不来南边,很简单,她是事业编,很稳定,怎么会放弃稳定的事业编跑南边来呢?
而为什么我不去北边,或者干脆直接住她买的房,一是新都也没有软件相关岗位,看过很久,一个都没有……二是这个房子说起来更多的是她家里面买的,她家里人和她都住在里面,我再去实在不合适(她家也不是成都本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