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CEO黄仁勋近期警告,中国可能凭借其较低的能源成本和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在人工智能领域对美国构成挑战。他认为,美国各州零散的AI法规可能阻碍发展,而中国低廉的能源价格则有利于本土企业以更低成本运行替代英伟达芯片的国产AI产品。黄仁勋此前已指出,美国AI模型未见显著优势,并呼吁对华芯片开放市场。然而,美国方面已提出限制,如特朗普表示将禁止中国使用英伟达先进芯片,同时英伟达与AMD同意向美支付在中国销售的定制AI处理器收入的15%。中国DeepSeek大语言模型的发布也加剧了美国对中国AI快速发展的担忧。
💰 **能源与成本优势**: 黄仁勋指出,中国较低的能源成本是中国在AI领域发展的一大潜在优势。这使得中国本土科技企业能够以更低的运营成本生产和运行替代英伟达AI芯片的国产产品,从而在成本上形成竞争力。
⚖️ **监管环境差异**: 相较于美国各州可能出台的“50项不同法规”,中国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为AI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灵活的空间。这种差异可能加速中国AI技术的迭代和应用落地。
📈 **技术竞争与合作呼吁**: 黄仁勋认为美国最新的AI模型相对于中国竞争者并未展现出显著优势,并呼吁美国政府向中国芯片开放市场,以期维持全球对美国技术的依赖。但同时,美国已开始限制对华先进AI芯片的出口。
🤝 **收入分成与市场调整**: 英伟达与AMD已同意向美国政府支付其在中国销售的、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AI处理器收入的15%。这表明了在当前地缘政治环境下,科技巨头在市场准入和合规方面正进行艰难调整。
🌐 **全球AI格局的变动**: 从中国DeepSeek发布大语言模型引发全球关注开始,美国对中国AI领域快速发展的担忧已持续近一年。中国AI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大语言模型的问世,正在重塑全球AI领域的竞争格局,并引发硅谷公司对技术领先地位的焦虑。
快科技11月6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英伟达CEO黄仁勋在近期采访中警告称,中国可能凭借其较低的能源成本与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在人工智能领域超越美国。
黄仁勋指出,美国各州针对AI陆续推出的新规可能形成“50项不同法规”,而中国低廉的能源价格则有助于本土科技企业以更低成本运行替代英伟达AI芯片的国产产品。
黄仁勋此前曾表示,美国最新的AI模型相比中国竞争者并未展现出显著优势,并呼吁美国政府向中国芯片开放市场,以确保全球其他地区继续依赖美国技术。
近期,特朗普公开表示,将禁止中国使用英伟达最先进的Blackwell芯片,称“我们不会允许除美国以外的任何人使用最先进的芯片,但可允许他们与英伟达在其他方面合作”。
与此同时,英伟达与AMD已同意向美国政府支付其在中国销售的、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AI处理器收入的15%。目前,美国尚未正式通过允许此类销售的相关法规。
自中国DeepSeek于2025年1月发布其大语言模型并引发全球关注以来,美国对中国在AI领域快速发展的担忧已持续近一年。该模型的问世在硅谷引发了激烈讨论,焦点在于资源更为雄厚的美国AI公司——如OpenAI与Anthropic——是否能够维持其技术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