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产业化虽已启动,但大规模应用仍需5-10年,预计2030年后进入规模化,2035年需求有望突破740GWh。当前市场呈现“半固态先行、全固态滞后”的特点。半固态电池因与液态电池工艺相似,已实现商业化装车,但市场渗透率低,预计2027年才突破1%。全固态电池则处于小规模试产阶段,车用领域预计2027年左右才有望实际使用,距离大众消费市场尚远。消费电子、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虽在加速导入,但短期内难以支撑大规模需求,平价固态电池电动汽车短期内难实现。
🔋 **固态电池大规模应用尚需时日**:尽管固态电池技术已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但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测,其广泛落地仍需5-10年,预计2030年后才能逐步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到2035年全球需求有望达到740GWh。这表明,消费者期待的固态电池电动汽车普及尚需耐心等待。
🌓 **半固态电池“半固态先行”**:目前固态电池产业呈现“半固态先行、全固态滞后”的格局。半固态电池因其制造流程与液态锂电池高度相似,已率先实现商业化,并有多款车型小规模装车,但其市场渗透率预计在2027年才能突破1%,装车规模迈向10万辆以上。
⚛️ **全固态电池仍处试产阶段**:全固态电池目前仅处于百MWh级小规模试产阶段,主要在工业机器人、医疗设备等非车用领域实现小批量应用。车用领域预计要到2027年左右才有望实现实际使用,距离大众消费市场和普及化目标仍有较大距离。
🚀 **新兴领域需求尚未支撑大规模生产**:消费性电子、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虽然在加速导入固态电池技术,但目前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尚不足以支撑固态电池的大规模生产需求,这也进一步延缓了其在汽车市场的普及速度。
快科技11月6日消息,尽管固态电池已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但大规模应用仍需耐心等待。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报,全固态电池要实现广泛落地,至少还需5-10年,2030年后才逐步进入规模化阶段,2035年全球需求才有望突破740GWh。
作为对照,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为1051.2GWh。
当前固态电池产业呈现“半固态先行、全固态滞后”的格局。半固态电池因与液态锂电池制造流程相似度高,已实现商业化。
东风风神E70、蔚来ET7、上汽智己L6等多款车型已小规模装车,不过其市场渗透率仍较低,预计2027年才突破1%,装车规模迈向10万辆以上。
而全固态电池仅进入百MWh级小规模试产阶段,仅在工业机器人、医疗设备等非车用领域有小批量应用,车用领域要到2027年左右才有望实际使用,距离大众消费市场仍远。
消费性电子、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虽在加速导入,但仍处于初期阶段,难以支撑大规模需求。
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想用上平价的固态电池电动汽车,最近几年不太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