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博士 11月06日 00:47
语音输入时代,孩子还需要练打字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随着语音输入技术的飞速发展,孩子们是否还需要刻意练习打字的问题。作者分享了在教学中观察到的现象:学生们在课堂上倾向于使用语音输入,尤其是在进行AI绘画和与测评BOT对话等需要长篇输入的任务时,语音输入能帮助他们更流畅地表达和生成细节。作者也表达了对语音输入可能影响英语拼写、中文拼音以及写作习惯的担忧,并引用尼采的经历说明写作工具对思维形成的影响。最终,文章以一种幽默的视角提出,孩子们可能在需要“装学习”偷偷聊天等特定场景下,自然而然地拾起打字技能。

🎤 语音输入在现代教学中的便捷性日益凸显,尤其在需要长篇输入、细节表达的任务中,如AI绘画的提示词生成和与智能测评BOT的深度对话,语音输入比传统打字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欲。作者观察到,学生们通过语音输入能够更轻松地生成详细的图像提示词和详尽的回复,体现了技术对学习过程的积极影响。

🤔 尽管语音输入带来了便利,但作者也对其潜在的负面影响表示担忧。长期依赖语音输入可能导致学生在英语单词拼写、中文拼音学习上基础不牢,甚至影响写作过程中“字斟句酌”的习惯。尼采因眼疾使用打字机而风格转变的例子,也提示了输入工具对思维和写作风格的深刻塑造作用。

💡 文章提出,与其强制训练打字,不如顺应技术发展,让学生在有真实、具体需求时自然学习。作者认为,当学生遇到语音输入无法满足的场景,例如需要快速、隐蔽地进行文字交流(如与朋友微信聊天),他们会主动学习打字。这种基于实际需求的学习方式,效果往往更为显著,也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

早晨在茶水间,语文老师问我:“咱们的孩子打字水平如何,可以用 iPad来写作文了吗?”我撇嘴:“在我的课上他们基本都用语音输入。”语文老师问:“那你可以教打字吗?”我答:“教指法当然可以,也可以推荐一些练习的游戏,但是真的要练打字速度,那就得有真实的、具体的任务了。在我的课堂上,语音就能搞定的任务,我不会强制他们打字。”当然不会强制,因为就连此刻这篇文章也是我用塑料普通话说出来的。我都用语音了,又有什么理由去强制孩子们练打字呢?我甚至觉得,对于写文章或与 AI 交流而言,语音输入会比打字更好。就像和朋友聊天似的,非常即兴,想到啥立刻就说出来了。前阵子四年级的孩子们用 AI 生图给班歌做视频,用的提示词,都是洋洋洒洒一长篇。我强调每个孩子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一定要完成属于自己的独特创造。看他们生成的充满细节的图,我知道若不是语音,他们绝不会写这么详细。最近孩子们期中测评,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和测评 BOT 对话来完成的。很多孩子用写了极其详尽的回复,如果不是语音,他们也必然没有这样的耐心。技术发展那么快,语音输入越来越强,我们的孩子还需要练打字吗?我一直都觉得等用到了再说。 有语音搞不定的输入,孩子们自然就会去练,而有真实的任务非练不可,效果绝不会差。但转而一想我又有些担心:如果孩子们真的基本用语音,英语单词的拼写、语文的拼音,似乎会受很大影响。甚至我不知道用语音的方式输入是否会影响他们写作的习惯,毕竟话脱口而出,少了很多字斟句酌。想起《中文打字机》这本书里提到过,由于视力急剧衰退,尼采开始使用一台名为"马林-汉森书写球"的球形打字机。这台在当时尚属罕见的设备,不仅帮助尼采克服了因眼疾带来的写作困难,也对他的写作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文章就此呈现出一种"电报式"的风格。尼采对此坦然承认:我们的写作工具参与了我们思想的形成。尼采似乎还挺喜欢他后来的新风格的。但对我们的孩子而言,用语音代替手写或打字,基本功得不到锻炼,写文章思考的过程可能也会变,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还好,小飞机说:“放心吧,他们一定会有需要练打字的场景的,比如想在家长面前装学习的时候偷偷和朋友微信聊天,那语音输入就没法用了。”也是,咱们的打字速度可都是QQ聊天练出来的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语音输入 打字 教育 技术 写作 AI Voice Input Typing Education Technology Writing AI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