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俄罗斯外交部声称,西方国家普遍对莫斯科新型核动力巡航导弹感到恐惧,因为它能够绕过最先进的防空和导弹防御系统,打击地球上的任何目标。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周日告诉俄新社:“他们害怕我们接下来会向他们展示什么。”
阅读更多
list of 4 items- list 1 of 4俄乌战争:第1350天关键事件概述list 2 of 4习近平:尽管外部条件“动荡”,中国仍深化中俄关系list 3 of 4“俄罗斯不会攻击任何其他欧洲国家”: 阿尔巴尼亚总理埃迪·拉马list 4 of 4俄乌战争:第1349天关键事件概述
她几天前表示,莫斯科“被迫”研发并测试了名为“海燕”(Burevestnik,意为“风暴海燕”,一种海鸟)的巡航导弹,以应对北约对俄罗斯的敌对行为。
据塔斯社报道,她表示:“研发过程可以说是被迫的,目的是为了维持战略平衡。”俄罗斯“必须对北约在导弹防御领域日益破坏稳定的行动做出回应”。

周二,俄罗斯总统普京隆重地向“海燕”导弹的研发人员颁发了国家奖章。
同时获奖的还有“海神”水下核动力鱼雷的设计人员。普京声称,“海神”鱼雷已经成功完成测试。
俄罗斯方面表示,“海神”鱼雷可以携带引发放射性海啸的核武器,摧毁大片沿海地区。俄罗斯称,这种“超级鱼雷”的航速可达200公里/小时(120英里/小时),并能以之字形航线规避拦截。
普京在克里姆林宫发表讲话时说:“就射程而言,‘海燕’导弹……已经超越了世界上所有已知的导弹系统。与其他核大国一样,俄罗斯正在发展其核潜力,其战略潜力……我们现在所谈论的,正是我们很久以前就宣布的工作。”
但军事和核专家对新型武器的效率和杀伤力持怀疑态度。
俄罗斯在乌克兰持续施压之际炫耀其武器库并不罕见。分析人士指出,莫斯科的这些声明与其说是为了吓唬批评者,不如说是一种恐吓策略,旨在阻止西方国家支持基辅。
联合国裁军研究所俄罗斯核力量项目主任帕维尔·波德维格说道,“‘海燕’导弹没什么革命性的。”
“它射程远,飞行距离也长,确实有一些新颖之处,但没有任何证据支持普京的说法,即它能彻底改变一切,”波德维格告诉半岛电视台说,“我们不能说它是无敌的,可以战胜一切。”
一位俄罗斯前外交官表示,在乌克兰前线局势岌岌可危之际,莫斯科试射“海燕”导弹是其媒体策略的一部分,旨在恐吓西方。
鲍里斯·邦达列夫(Boris Bondarev)曾因抗议2022年全面入侵乌克兰而辞去俄罗斯外交部职务。他在《莫斯科时报》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中写道,这枚导弹“并非技术突破,而是宣传和绝望的产物”。
“它象征的不是力量,而是软弱——克里姆林宫除了威胁之外,缺乏任何政治影响力手段。”
关于“独特”导弹的细节鲜为人知
问题在于,迄今为止,官方对“海燕”导弹的披露少之又少。北约将其命名为SSC-X-9“天降”(Skyfall)导弹,据称该导弹配备核反应堆,能够使其无限期地在空中飞行。
10月26日,身着迷彩服的普京宣布“海燕”导弹试射成功,他的高级将领瓦列里·格拉西莫夫陪同在侧。
普京在电视讲话中表示:“这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拥有它。”
格拉西莫夫称,“海燕”导弹在最近的一次试射中飞行了14000公里(8700英里),耗时15小时。它能够在空中机动和盘旋,并能“保证精确”地在“任何距离”投放核弹头。
普京总结道,在导弹量产之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并补充说,此次试验的“关键目标已经实现”。
一位乌克兰军事专家对克里姆林宫的说法嗤之以鼻。
”乌克兰武装部队前副总参谋长、专攻防空和导弹防御的伊戈尔·罗曼年科中将告诉半岛电视台说,“很多新闻报道都是假的,‘海燕’导弹是亚音速的,可以被导弹防御系统探测并摧毁。”
至于“海神”核无人机,专家警告说,它的破坏力过大,只能在核战争爆发后作为二次打击的报复性武器使用。与“海燕”无人机一样,由于缺乏关于“海神”无人机的详细信息,克里姆林宫的说法令人怀疑。
特朗普谴责“不恰当”的试验
此前,华盛顿取消了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与普京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峰会。
特朗普称“海燕”导弹的试验“不恰当”,并命令五角大楼恢复核武器和导弹试验。
但在明年的中期选举前,他可能会试图证明自己是如何迫使克里姆林宫停止在乌克兰的敌对行动的。
“特朗普将不得不对俄罗斯施加压力,”罗曼年科说,“希望形势会迫使特朗普采取行动。”
普京没有提到的是,“海燕”导弹自2019年开始进行的十几次试验中,只有两次成功。
西方专家当时表示,2019年“海燕”导弹在俄罗斯西北部白海附近发射后发生放射性爆炸,造成至少五名核专家死亡。俄罗斯国家核机构承认了人员死亡,但官员和媒体报道均未提供“海燕”导弹及其测试路线的视频片段、详细照片或其他具体信息,这使得普京的最新说法难以证实或证伪。
西方专家在9月份确定了“海燕”导弹可能的部署地点。据路透社去年报道,该地点被称为沃洛格达-20或切布萨拉,据信位于莫斯科以北475公里(295英里)处,目前有9个发射台正在建设中。
该导弹的性能在军事分析人士中引发了争议。
美国非营利安全组织“核威胁倡议”(Nuclear Threat Initiative)在2019年该导弹首次试射取得一定成功后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海燕’导弹在作战中将携带一枚或多枚核弹头,低空环绕地球飞行,避开导弹防御系统和地形,并将弹头投放到难以预测的地点。”
一年后,美国空军国家航空航天情报中心表示,如果“海燕”导弹投入使用,将为莫斯科提供一种“具有洲际射程的独特武器”。
“海燕”导弹一直是个谜
其他人则对这种导弹的功能表示怀疑。
马萨诸塞州塔夫茨大学的访问学者帕维尔·卢津告诉半岛电视台说,“自七年半前首次公布以来,海燕导弹一直是个谜。”
“不可能制造出足够紧凑且动力强劲的反应堆来确保巡航导弹的飞行,”卢津说,“这是基础物理教科书的内容。”
莫斯科声称,海燕导弹采用的是核动力推进,而不是巡航导弹或弹道导弹常用的涡轮喷气发动机或涡轮风扇发动机。
但卢津表示,用于为卫星供电的最小核反应堆重达1吨,可提供数千瓦的能量——大致相当于普通家庭的用电量——同时还会排放约150千瓦的热能。
他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飞机研制的实验性核反应堆重达数吨,体积堪比一节火车车厢。
他还表示,巡航导弹的普通发动机重达80公斤,可为机载电气和电子设备提供4千瓦的功率,并为导弹推进提供约1兆瓦的能量。
其他分析人士认为“海燕”导弹的核发动机可以正常工作,但并不认为这种武器具有突破性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