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11月05日 23:42
融创中国境外债重组成功,大型房企债务化解迈出关键一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融创中国近日宣布其境外债务重组计划已获香港高等法院批准,标志着约96亿美元的境外债务得到有效化解,成为首家境外债基本清零的大型房企。此次重组的成功,加上年初境内债重组的完成,预计将为融创减轻近600亿元的整体偿债压力,并每年节约数十亿元利息支出。该案例被视为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表明大型房企复杂的债务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有助于重建行业信心。融创通过提供留债展期、可转债等多元金融工具,并创新引入股权结构稳定计划和团队稳定计划,力求实现多方互利共赢,全面化解债务风险。随着融创的成功重组,房地产行业正步入“后风险出清”时代,多家出险房企正通过债务重组或重整,大幅缓解短期偿债压力,并转向轻资产运营模式。

✅ 融创中国成功完成约96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这是其债务化解历程中的一项重大里程碑,使其成为首家基本清零境外债务的大型房企。此举不仅显著降低了公司的整体偿债压力,预计将减轻近600亿元的债务负担,并每年节省数十亿元的利息支出,更为整个房地产行业传递了积极信号,证明大型房企的复杂债务问题是可以有效解决的。

💡 本次境外债务重组方案设计了创新的解决方案,包括提供两种新的强制可转换债,转股价分别为6.8港元和3.85港元,为债权人提供了灵活性。此外,方案还引入了股权结构稳定计划和团队稳定计划,旨在确保公司在重组过程中的稳定运营和核心团队的保留,体现了融创化解债务风险的诚意和全面性。

📈 融创的境外债重组成功,标志着中国房地产行业正逐步进入“后风险出清”时代。截至目前,已有21家出险房企的债务重组或重整获得批准或完成,化债规模巨大,短期偿债压力得到显著缓解。许多房企通过债务重组削减了大量债务,并开始转向轻资产运营,如代建、物业和资产管理等领域,以适应行业从开发向运营转型的大趋势。

📊 尽管债务重组取得成功,出险房企的资产负债表仍面临调整压力。通过转向轻资产业务,这些企业能够以较低的资本投入和负债水平恢复“造血”能力。房企在产品力、品牌、团队和管理经验方面的积累,也使其能够有效地盘活存量资源,契合了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财联社11月5日讯(记者 李洁)融创中国(01918.HK)完成了境外债二次重组,成为首家境外债基本清“零”的大型房企。

11月5日,融创中国发布公告称,寻求高等法院批准境外债务重组计划的呈请于2025年11月5日进行聆讯,计划已根据高等法院作出的指令获得批准。

“至此,重组计划条件均已达成,这意味着约96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获香港高等法院批准。”融创方面人士告诉记者。

其进一步表示,境外债方案获得通过后,加上年初融创境内债重组成功,融创整体偿债压力预计下降近600亿元,每年可节约数十亿元利息支出。

“这个案例的成功向市场传递出积极信号,大型房企的复杂债务问题是可以有效化解的,这也是行业信心重建的重要事件。”一位房地产行业分析师指出。

回顾融创债务化解历程,早在2023年11月20日,其已完成90.48亿美元境外债务重组,通过降杠杆、留债展期两大板块策略,为债权人提供留债展期、可转债等多元金融工具。

然而,市场下行压力远超预期,前期重组未能从根本上扭转财务困局,叠加2025年清盘呈请的紧迫压力,融创亟需寻找更彻底的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新一轮境外债重组方案应运而生。

上述接近融创人士介绍,进行本轮境外债务重组时,融创团队立足多方核心需求,拿出充足诚意,以创新方案实现多方互利共赢,力求全面、彻底化解债务风险。

本次融创境外债务重组将上市公司发行或担保的债务全面纳入重组方案,覆盖了公开市场债券、私募贷款等不同类型,以彻底化解上市公司层面债务风险。

根据计划,融创推出全额债转股选项,将向债权人分派两种新的强制可转换债:一类转股价为6.8港元/股,可在重组生效日起6个月内转股;另一类转股价为3.85港元/股,可在重组后18至30个月内转股。重组方案还创新引入了股权结构稳定计划、团队稳定计划等安排,确保公司股权结构与骨干团队的稳定。

“能够让债权人接受的良好方案,是融创境外债重组得以顺利通过的另一个原因。融创债转股拿出的股票,是市场上交易最活跃的地产股之一,公司提供的转股价格也较合理,转股时间方面也给予债权人更大的灵活性。”一位行业机构分析师表示。

经营业绩方面,截至2025年9月底,融创中国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317.6亿元,累计合同销售面积约100.1万平方米,合同销售均价约3.173万元/平方米。

随着融创本轮境外债重组实质性完成,房地产行业正进入“后风险出清”时代。

据中指院统计,截至目前,21家出险房企债务重组或重整已获批或完成,化债规模约1.2万亿元,有息负债总规模近2万亿元,短期内偿债压力显著缓解,进入相对安全期。

其中,完成境内及境外债重组的企业有融创、富力、奥园、远洋、时代中国、龙光、旭辉;完成境外债重组企业有中梁、当代等;境外债重组获批的企业有佳兆业、金轮天地、禹洲地产、世茂、绿地等;此外,华晨地产、新华联和金科完成重整。

从削债比例看,多家房企境外债重组削债幅度达40%–70%,如龙光削债70%,旭辉、佳兆业、奥园、禹州、世茂等海外债经过债务重组,削债比例均超过50%。

随着债务压力缓解,出险房企普遍转向轻资产运营,聚焦代建、物业、资产管理等赛道。

“出险企业虽能够完成债务重组,但其资产负债表仍面临调整压力。”中指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表示,轻资产业务不依赖高资本投入、不推高负债,有助于企业在“失血”后以较低成本恢复“造血”能力。而出险房企在产品力、品牌、团队与管理经验方面的积累,仍可迁移至存量资源盘活中,契合行业从开发向运营转型的大趋势。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融创中国 境外债重组 房地产债务 债务化解 行业信心 Sunac China Offshore Debt Restructuring Real Estate Debt Debt Resolution Industry Confidenc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