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看似乎是鹰鸽之争,但更深层的问题在于,这种政策异议是否是下任美联储主席之争的前奏?
随着经济不确定性的迷雾日益浓厚,美联储19人组成的货币政策制定委员会内部的分歧与异议正在不断加深,这让主席鲍威尔的共识构建能力面临着终极考验。
美联储上周降息的决定本身并不出人意料,但这次会议却堪称历史性的。以10票赞成、2票反对的结果决定降息25个基点的投票,是自1990年以来第三次出现投票成员同时倾向于收紧和放宽两种截然相反的货币政策。
由特朗普任命的理事米兰投票支持降息50个基点,而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则投票支持维持利率不变。
这些裂痕在鲍威尔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得到了凸显。他告诉记者,官员们对“如何继续前进持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这意味着12月份的宽松政策并非市场此前预期的“板上钉钉”。事实上,12月的决定可能就像抛硬币一样,在再次降息25个基点或维持不变之间抉择。
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充满挑战的时刻。投资者不仅要应对因美国政府停摆而造成的经济数据荒,而且现有指标显示劳动力市场正在走弱,而通胀却依然顽固。与此同时,美联储正受到严重的政治化影响,特朗普政府在攻击这家央行独立性的同时,也准备在明年提名鲍威尔的继任者。
这对于市场来说,尤其是一个已经为完美定价的市场,无疑是一场它们最不需要的完美风暴。
鹰派vs鸽派
在一个包括美联储理事和11家地区联储的主席的19名成员组成的委员会中,存在广泛的意见分歧本是常态。
笼统地说,当前“鸽派”与“鹰派”之间的分歧似乎大致上是理事们站一边,而地区联储主席们站另一边。双方阵营中都有中间派,但理事们更倾向于宽松政策,而地区联储主席们则更倾向于对进一步降息持谨慎态度。
自美联储上周会议以来,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玛克和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都表达了对降息的担忧。
与此同时,理事米兰、沃勒和鲍曼则公开支持上周的降息决定,并赞成进一步放宽政策。沃勒和鲍曼都在财政部长贝森特接替鲍威尔的候选人短名单上,后者的主席任期将于明年5月结束。
“喧闹且无序”
正如近期的政策会议所证明的那样,在这种环境下,鲍威尔的领导力和凝聚共识的能力将经受严峻考验。理事沃勒和鲍曼在7月份投票时就曾持异议,倾向于降息,而上个月更是出现了历史性的双向反对票。
诚然,没有投票权的地区联储主席们正在展示他们的影响力,但这最终能有多大效果还有待观察。正如SGH Macro Advisors的首席美国经济学家Tim Duy所指出的,“权力源于理事会”。
“鲍威尔在这种环境下更难达成共识,”Duy表示,并补充说鲍威尔在担任主席的这些年里,在这方面一直做得“非常出色”。
如果这种政策上的两极分化加剧,今天许多在市场中操作的投资者将会发现自己身处一个陌生的领域,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美联储经过充分沟通、由共识驱动的政策。
法国巴黎银行首席美国经济学家James Egelhof认为,投资者所习惯的“高度共识”在未来几个月可能将“难以捉摸”。
Egelhof仍然预计美联储会进一步降息,包括在12月份,但他也认为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个“喧闹且无序”的过程,导致路径比投资者通常面对的“更为颠簸和不可预测”。
“两极分化导致不确定性,”他说道。
当然,更大的政策不确定性往往会助长市场波动和风险规避情绪的增加,理论上,这应该会反映在风险溢价的上升或利差的扩大上。但这种情况尚未发生。但如果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内部新出现的分歧继续扩大,我们可能就会看到这一幕。
编辑/KOK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