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8小时前
从平凡中汲取力量:两位女性的真实人生启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通过两位女性——脱口秀演员王越和B站UP主姜Dora的故事,探讨了生命力的重要性。王越的故事展现了母女在困境中的坚韧与重逢的温情,而姜Dora则以真诚的态度访谈各行各业的前辈,传递积极的价值观。作者认为,她们的魅力在于敢于自嘲、真实面对苦难、并持续思考,这种生命力比“精英”叙事更能引发共鸣。文章还批判了社交媒体上过度渲染的“精英”生活,认为其脱离大众现实,加剧了普通人的焦虑,并呼吁回归普通人的真实生活,珍视身边人和内心的力量。

🌟 **生命力的展现:** 王越和姜Dora的故事,一个关于母女在困境中的坚韧与重逢,一个关于真诚访谈与价值观传递,都展现了在平凡甚至艰难的人生中,一种无穷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体现在敢于自嘲、真实面对苦难、持续思考和内在确认,与网络上光鲜亮丽的“精英”形象形成鲜明对比,更易引发普通人的共鸣与认同。

📉 **反思“精英叙事”的负面影响:** 文章批评了社交媒体上充斥的“28岁博士生子身材好”、“年轻博主年入百万”等脱离大众实际的“精英”叙事。这种叙事逻辑加剧了普通人的自我厌恶和焦虑,忽视了教育、生育、职业发展等背后真实的经济和社会压力,导致人们对自身生活感到不满。

💰 **“生不起”的真相与家庭支持的重要性:** 对于年轻人选择不生育的原因,文章直指“生不起”的经济本质。作者强调,充足的经济支持和家庭(包括公婆、父母)的兜底,是女性能够平衡生育、育儿与职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拥有经济基础和强大后盾,生育和重返职场才不至于成为巨大的负担,并指出“早生孩子、多生孩子”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种“炫富”。

💡 **对“成功学”的警惕与财富认知的深化:** 文章对那些宣扬“快速成功”、“年入百万”的博主表达了警惕,认为他们可能利用流量红利“割韭菜”。作者强调,真正的价值在于长期积累和稳健发展,金钱的多少并非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经历过人生压力的人更懂得财富的真正意义,并认为从浮躁的人那里学习只会带来更多浮躁。

💖 **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作者表达了对三类人的由衷敬佩:一是坚守岗位、发光发热的普通人;二是经营好家庭、充满爱与包容的伴侣;三是拥有独立心灵世界、不为外物所累、自足自得的人。这种对内在力量和生活品质的追求,是对物质至上和浮躁社会风气的反思。

今年网上有两个女人,特别打动我。

第一位是一个脱口秀演员,王越。

她是一个东北姑娘,讲过一个段子。段子里她爸妈经营着一个不怎么好的小餐馆,妈妈经常遭到家暴,后来妈妈就偷偷攒钱,卖一个包子可以攒三毛钱。

终于,在她两岁多的时候,她妈妈攒够了钱,离开了她和她爸爸。

后来她长大了,赚了钱,还买了一个房子,把她妈妈接过来了。

听到这里,观众们鼓掌+欢呼!为一对很不容易的、很励志的母女的重逢而激动。

然后她又说,现在她告诉妈妈,不用再偷偷攒钱了,因为她和她妈妈的这个家,永远不用逃跑了。

听到这里,观众依旧鼓掌+欢呼,有的开始涌出激动的眼泪了。

第二位,是B站的一个博主,姜Dora。她这一年在做一个深度访谈节目,叫《100场职业访谈》,邀请的是各行各业前辈,来给大家分享这个行业的特点和自己的心得。

在她做这件事情以前,她的经历是这样的:从双非二本院校毕业→考研失败→入职头部互联网大厂→晋升管理者→2022年裸辞专注UP主事业。

但是我想说的是,她打动我的不是所谓的“草根逆袭”的非线性发展路线,而是她的访谈节目有一种发自内里的真诚。

她不慕强,能和那些混得很好的行业内的人进行比较平等有趣的谈话;而且她也有自己独立的思索,她始终知道自己要为粉丝负责,要给粉丝展现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

不知道之后她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但是现在她的视频我基本每个都看。

我为什么喜欢她们?

简单来说,就是她们在或者困难甚至暗淡的人生中,展现出一种无穷的生命力。

这种生命力可以有很多具体的表现,比如,她们敢于自嘲,把自己放得很低;

她们更为真实,她们能够从以往的苦难生活中解构出真正的意义;

她们始终在思索,在动用脑力,内在对于自己充满确认。

相比于网上那些年轻有为、有钱有颜值有学历的女性,王越和姜Dora的人生链条,拉得更长。

最重要的是,她们都在依靠自己扎实地谋生,她们赚钱的方式都是清晰可见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她们的状态让人羡慕,欣赏,但不嫉妒。

精英主义的叙事逻辑,会让我们普通人更加厌恶自己已有的生活。

自从上次写完一篇阅读百万的关于小红书的文章之后,就有朋友问我,我还看不看小红书?

说实话,我现在已经很少看了。

因为我每次打开,被推送最多的帖子,就是那种28岁博士毕业,还生了两三个孩子,身材90多斤,住在大别墅的女性;

或者是那种年纪轻轻出三本畅销书,整天吃吃喝喝就能过上优渥生活的人。

她们可能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有着神秘而多金的本职工作,有着从容而优雅地生活样本。

我为什么看着难受?

因为她们脱离普通大众生活的真实情况太多了。

先说说上学这件事,我本硕都在国内读的,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这就七年出去了。

我们专业的博士,不管国内国外,5~8年是非常正常的。

我身边唯一一个30岁以前博士毕业的,就是我的闺蜜,因为她硕博连读了,所以提前了一点。

不过读博的经历,也让她扒了一层皮。那几年的她,别说生孩子了,就是恋爱都没时间谈,更没时间做什么身材管理,胖了小20斤。

真的不是因为她能力差,毕竟我闺蜜后来很快就在国内某985高校评为副教授了。

那种一年可以读完的英X国的硕士,要说学术训练和知识基础比我们这种三年的强,我是真的不信。

但我们这种连硕士都要读三年的,是真比不过人家的年龄优势带来的各种光环加持啊!

有时候我可真好奇,这些人都哪里冒出来的?

再说说生孩子这件事。

知道为什么现在年轻人,很多都选择不生孩子吗?

因为生不起。

对的,说白了,就是生不起。

什么怕影响工作,什么怕没个人生活,什么怕教育不好孩子,本质上都是因为缺钱。

但凡家人给力,有钱请保姆,孩子从小就各种早教、训练搞上,放假就各地去玩,妈妈有时间有钱搞产康,生孩子这件事,真的就没那么可怕。

网上那些生了六七个孩子的家庭,一般都是住着大别墅。

要知道,人家可不是生孩子生出的大别墅,而是因为有大别墅,才敢生这么多孩子。

对于普通女人来说,有钱有爱去兜底,不工作又怎么样呢?

而且,真正给力的家人,当一个生完孩子的妈妈想回到职场,也一定会得到真正的有效的支持。

我研究生毕业就敢不工作,直接把孩子生了,不是因为我多么勇敢多么无畏,而是因为我有公婆、父母以及自己小家庭的三重兜底。

而我生完孩子可以全情投入工作,卷出成绩,也是因为方方面面的支持足够到位。

我能很快从孕期的一百六七十斤恢复身材,是因为我有科学营养的月子餐,我有时间有精力可以保持运动。

能早生孩子,并且生好几个孩子,都快变成一种新时代“炫富”了。

但是,就算是有钱,当了妈之后的人生,想时刻保持优雅们更是难上加难。

那种能连带着老公孩子,一起保持精致体面的,更是难上加难!

这类高学历高颜值的多金妈妈,在什么都不耽误+什么都能做好+哪哪都比别人强的标签背后,其实隐含了一种隐性的傲慢:你们都不可以,但我可以。

可是关键是,普通网友们的“不可以”,真的只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吗?

原因太复杂了,但成年人的世界,谁不是负重前行,谁容易。

上网看完这些大神们的绚烂人生之后,普通人真实的生活是这样的:

在地铁上被挤出一身味,拖着疲惫的仅剩一格电的身躯,回到自己的老破小,要装修没装修,要审美没审美,然后和家人盘算着孩子下个月的补课费要多少,然后再一边吃饭一边回着工作微信,火急火燎。

孩子问一句不相关的问题,就忍不住想发火,就没耐心,觉得自己这么辛苦结果还没什么实质的改变,身边人都是拖累。

然后再去上网,看到育儿博主说要“温柔地坚定”,所有控制不了情绪的父母都会养出不幸福的孩子。

自责和愧疚又扑面而来,感觉生活陷入死循环。

真想说一句,想长寿,少上网。

还有一类年轻有为的博主,比如25岁依靠教人做自媒体,自述年入百万的博主,我也会抱有极大的警惕。

前几天看到一篇推文,一个教人做IP的博主卖课,价钱不便宜,一两千块钱一个课包。

但是他的介绍也实在是比较乏味和经不起推敲。

大概就是,他能够借着一些平台的流量红利,把自己和几个朋友的号给做起来了,然后接到了一些广告,并且输出上百篇文案。

2000块钱多么?对我来说,不多。但是对于很多把自媒体当救命稻草且没有稳定收入的人,不少。

但很有趣的是,这样的卖课的博主,反倒赚不到我的钱。

2000块钱可以是一家三口一个月的饭菜钱,可以是一个贫穷的大学生一学期的生活费;如果你买2000块钱的书并且认真读完,你的提升不是一点半点。

真正经历过事的中年人会知道,一年赚得多,不代表之后每年都能稳定地这么多;赚钱多,不代表能买得起房结得起婚;存款多,不代表都可以支配。

在人生一件又一件厚重的压力面前,单看钱,是没意义的。

一个初入社会的小孩儿,连一个像样的周期都没有经历过,拿着仅有的经验开始知识收割,到底能给多少有价值的东西?

但是,流量就喜欢这样快进快出的人。

说好听点叫“变现逻辑清晰”,说难听点就是割韭菜要趁早。

从一个浮躁的人身上,只会学习到更加的浮躁。

在北京这么多年,我大概早已经对各种成功人士祛魅了。不管是网上的、还是现实中的。

我知道他们的标签背后到底有多少水分,也知道真正吃到了红利的人,是多么想捂紧自己的钱袋子,生怕走漏了信息,分蛋糕的人变多了。

如今我会对三种人格外向往和尊重。

一是在自己岗位上努力发光发热的普通人,不管是医生、老师,还是企业职员、销售,还是快递员、服务员。

二是能把自己的小家庭经营得有滋有味、有爱有盼的人,他们懂得包容与爱的艺术。

三是能有自己的心灵世界,承载爱好,容纳心性,不为外物所累所困,自足自得,天地宽广。

“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闲者得之”——我很喜欢苏轼《前赤壁赋》

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看多了,就找不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了。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生命力 真实 精英叙事 焦虑 家庭支持 财富观 自我认知 普通人 反思 Vitality Authenticity Elite Narratives Anxiety Family Support View on Wealth Self-Awareness Ordinary People Reflectio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