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6小时前
邮件总结日报中的张冠李戴现象及应对策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该文章探讨了在每日总结大量邮件(约3000封)生成日报时,特别是当邮件内容本身就是日报形式时,容易出现的“张冠李戴”现象。作者指出,即使在对GPT-5、Claude-Sonnet-4.5、Kimi k2、Gemini-2.5-pro等大模型进行详细Prompt优化后,仍然无法完全避免将一封邮件中的成就错误地归属给另一位工作者。文章描述了具体案例,如将“李四与xx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误归于“张三”。作者分享了其当前的批量处理方法(每50封邮件总结一次,再合并总结60次),并寻求解决此类信息归属错误的有效方案,强调Prompt优化已达极限。

🎯 **信息归属错误的核心问题**:在处理包含个人工作日报的邮件集合时,大型语言模型存在将一个邮件中的特定成就(如签订合作协议)错误地归属给另一位邮件作者的倾向,即使经过详细的Prompt指导和模型测试,此问题依然存在,严重影响日报的准确性。

⚙️ **批量处理与层级总结的挑战**:作者采取了分批处理(每50封邮件)再进行二次合并总结(60次)的策略,旨在降低单次处理的数据量以提高准确性。然而,这种层级化的总结方式并未根本上解决信息归属的混淆,表明问题根源可能在于信息提取和关联的内在难度。

💡 **Prompt优化极限与解决方案寻求**:尽管作者已投入大量精力优化Prompt,力求明确指示模型进行精确的事实与人名对应,但模型仍旧出现错误。这表明,单纯的Prompt改进可能不足以应对此类复杂信息整合任务,需要探索更深层次的解决方案,例如数据预处理、模型架构调整或引入外部知识库等。

📊 **邮件内容本身的复杂性**:当邮件本身就是日报形式时,其内部结构和表述方式可能增加了模型理解的难度。例如,多位员工的工作内容在一个邮件中列出,或者使用模糊的指代,都可能导致模型在提取和匹配信息时产生偏差。如何让模型更好地解析这类结构化但信息密集的文本是关键。

🚀 **对改进策略的探讨**:鉴于现有大模型在精准信息归属方面遇到的困难,文章引发了对更有效策略的讨论。这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引入更强大的实体识别和关系抽取技术,采用多轮对话或交互式纠错机制,或者对输入邮件进行结构化预处理,提取关键实体(人名、公司、事件)及其关系,再输入给模型进行总结。

目前有个工作任务,需要每天总结 3000 封邮件,生成一封 500 字的日报并发给老板。

我发现在实践过程中,如果邮件本身就是日报形式的,非常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的问题。

举个例子,其中一封邮件的内容:

张三今日完成工作如下:优化 XX 项目后端延迟,与 YY 供应商签订合作协议李四今日完成工作如下:与 xx 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大模型在总结后生成的内容,可能会出现张三与 xx 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我分别测试了 GPT-5 、Claude-Sonnet-4.5 、Kimi k2 、Gemini-2.5-pro,都会出现这个问题。

3000 封邮件大概会有 10 几万字,因为里面可能会有很长的研报。我是每 50 封邮件总结一次。最后把 60 次总结再进一步合并总结。

我的 Prompt 写得非常详细,已经明确要求把公司和事实一一对应了,但依然会出现这个问题。

大家对这种问题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各种方案我都试过了,prompt 已经优化得不能再优化了。这种问题还是会出现。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邮件总结 日报生成 信息归属 大模型 Prompt工程 自然语言处理 内容总结 AI应用 张冠李戴 Email Summarization Daily Report Generation Misattribution Large Language Models Prompt Engineering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Content Summarization AI Applications LLM Accurac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