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头条 18小时前
音乐剧《悲惨世界》上海驻演,经典再现引爆热潮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音乐剧《悲惨世界》40周年纪念版音乐会登陆上海,这是该剧时隔23年再度来华,并将在上海大剧院驻演55天,成为中国大陆的唯一一站。首演即获热烈反响,印证了其无可取代的经典地位。此次阵容星光熠熠,汇聚了多位与该剧渊源深厚的演员。演出融合了震撼人心的旋律、精湛的表演和匠心独运的舞美设计,将观众带入19世纪巴黎的时代背景,体验爱与救赎的传奇。该剧在上海的重磅回归,不仅点燃了观众的热情,也见证了中国音乐剧市场的繁荣与观众群体的多元化,进一步推动了上海“亚洲演艺之都”的建设。

🌟 经典回归,震撼上演:音乐剧《悲惨世界》40周年纪念版音乐会时隔23年重返上海,将进行为期55天的驻演,是中国大陆的唯一一站,首演即获得观众热烈反响,再次证明了其在音乐剧领域的经典地位。

🎭 梦幻阵容,实力演绎:本轮上海演出汇聚了多位与《悲惨世界》有过深度合作的资深演员,包括饰演冉阿让的阿尔菲·博伊和杰罗尼莫·劳赫,以及其他关键角色的扮演者,他们用精湛的演技和饱含情感的演唱,再现了角色的命运与时代悲欢。

💡 匠心舞美,视听盛宴:音乐会版的舞美设计别具匠心,通过冷暖光影的交错、战斗场景的紧张氛围营造,以及象征救赎与希望的白光运用,与音乐、表演完美融合,为观众带来了直击人心的视觉与听觉体验。

📈 市场繁荣,文化共鸣:《悲惨世界》在上海的成功演出,不仅吸引了跨越不同年龄段的广泛观众群体,更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剧迷,票务销售火爆,成为中国音乐剧市场繁荣的生动例证,同时也深化了文化IP与城市的互动。

🌐 IP联动,拓展边界:本次《悲惨世界》的上海之行,超越了剧场演出本身,通过举办主题展览、出版典藏图书、推出联名衍生品等方式,将艺术体验融入城市生活,构建了艺术、商业、旅游等多维度的消费网络,为文化IP的传播探索了新路径。

音乐剧《悲惨世界》23年后再度来沪,将驻演55天,是中国大陆的唯一一站。

灯光暗下,交响乐队奏响恢弘序曲,木质街垒造型的灯架在舞台中央缓缓升起。冷白与暖黄光束交错,将观众拉入十九世纪的巴黎街头,一段关于爱与救赎的传奇自此开启。

11月4日,音乐剧《悲惨世界》40周年纪念版音乐会在上海大剧院首演。这是该剧时隔23年再度来沪,自11月4日至12月28日,以音乐会形式开启为期55天的驻演,这也是中国大陆的唯一一站。

首演当晚,几乎每个经典唱段最后一个音符刚刚落下,观众便迫不及待送上欢呼与掌声,持久而热烈。演出也印证了,纵然问世已有四十年之久,《悲惨世界》仍是音乐剧领域最震撼人心的作品,地位无可取代。

经典再现,阵容璀璨

自1985年在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首演以来,《悲惨世界》已走过57个国家、455座城市,被翻译成22种语言上演。四十年间,这部作品中对于光明与良知的追寻,始终与世界各地观众的情感相通。

本轮上海站演出阵容堪称梦幻,汇聚多位与《悲惨世界》渊源颇深的演员。其中,冉阿让一角由阿尔菲·博伊和杰罗尼莫·劳赫联袂呈现。阿尔菲曾主演2011年伦敦皇后剧院版、2015年百老汇版等核心版本,在2010年伦敦O2体育馆25周年纪念音乐会上也曾担纲冉阿让角色,他的演绎被粉丝奉为经典;杰罗尼莫也曾参与过伦敦皇后剧院版及西班牙、阿根廷等地的巡演。此外,沙威、芳汀、马吕斯、爱潘妮、安灼拉、德纳第夫妇、主教等角色的饰演者,也都是《悲惨世界》的常客,历经不同舞台的淬炼。

两个半小时的演出中,那些承载角色命运与时代悲欢的旋律次第响起。芳汀一曲《我曾有梦》,清亮嗓音里藏着隐忍的悲怆;通过公开招募选拔的上海站小珂赛特,以纯净童声将《云端城堡》演绎得恰到好处;《日复一日》则是在冉阿让的领唱下,所有角色相继加入,多重声线交织,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此次首演谢幕后,上海站巡演的两位“冉阿让”共同登台带来特别返场。当《带他回家》的旋律流淌,冉阿让醇厚的嗓音将慈悲与期盼娓娓道来,叩击人心。

除了旋律与表演带来的震撼,此次音乐会版的舞美设计也颇具匠心。战斗场景中,冷色光影急促闪烁,模拟出街垒战的紧张对峙;演员独唱时,暖黄光晕随歌声起伏,勾勒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每当剧情行至角色灵魂深处,一道象征救赎与希望的纯净白光便倾泻而下,带来直击人心的视觉体验,音乐、舞美与剧情相得益彰。

一座城的文化记忆

《悲惨世界》与上海的缘分,可以追溯到2002年。那时,这部作品首次登陆上海大剧院,连演21场,让许多中国观众第一次领略了西方经典音乐剧的魅力。对于市场和行业而言,那是一个启蒙的时刻。

二十三年过去,中国音乐剧市场已从萌芽走向繁盛。此次《悲惨世界》重返上海,64场演出门票全部售罄。为满足观众需求,主办方在10月25日加开了数百张加座。截至目前,整体卖座率达102%,总票数超10万张,总票房突破8851万元。

观众群体也呈现出新的面貌。从00后到60后,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构成了今日的观剧画像。数据显示,观演群体中外地观众占比达到47%,北京、杭州、广州、成都等城市的剧迷为了“大悲”专程来到上海。

首演这天,音乐剧爱好者樱子打扮成剧中角色爱潘妮的模样,佩戴象征《悲惨世界》的徽章“三色花”,背着纪念背包来看戏,仪式感做足。樱子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悲惨世界》是她最爱的音乐剧,没有之一:“《汉密尔顿》都要往后排排。”在樱子看来,《悲惨世界》的魅力在于有血有肉的群像塑造和震撼人心的旋律,以及厚重的历史感,她看过五遍伦敦西区版本的《悲惨世界》,一次荷兰语版,这次在家门口演,不能错过。在抢票大战中,她幸运地抢到了首演门票,对于剧粉来说,首演和末场都是必入场次。

樱子对此次首演表现颇为满意,“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版本”,她告诉记者,尽管剧情上较伦敦西区版本有些许缩减,但卡司无可挑剔,每个演员全情投入,舞美设计也颇具巧思,饰演爱潘妮的王蔼卿(Nathania Ong)是她最喜欢的现役卡司之一,当爱潘妮独唱《形单影只》(On My Own)时,她又一次忍不住落泪。演出结束后,她赶去SD(Stage door),与阿尔菲等演员交流合影,“不少演员是第一次来上海,他们都非常高兴。”

艺术与城市的对话

《悲惨世界》此次来沪,不限于剧场内的演出。40周年主题展览在上海恒隆广场亮相,通过时光长廊、珍贵实物和视听专区,让观众近距离了解这部作品四十年的历程。特别出版的典藏版图书《悲惨世界:文学、舞台与银幕》中文版,为剧迷提供了更深入的解读。

跨界合作则让这场艺术之旅渗透进城市的日常。与中国邮政联名的限定明信片和“小珂赛特”限定形象主题邮票纪念邮折,与本土烘焙品牌合作的联名套餐,都成为观众连接戏剧与生活的媒介。这些充满上海特色的衍生品,为文化IP的传播探索出新路径。首演当晚,《悲惨世界》衍生品摊位前大排长龙,许多观众排队半小时只为抢到角色玩偶等热门周边。樱子抢到了沙威小熊玩偶,安灼拉小熊售罄,她打算请朋友改天来现场看戏时抢购。

从剧院内的演出,到城市商圈的展览,再到融入生活的衍生品,《悲惨世界》40周年纪念版音乐会在上海织就了一张覆盖艺术、商业、旅游等多领域的消费网络。不仅让经典作品焕发新生,也为上海“亚洲演艺之都”的建设添上生动一笔。

此次演出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出品,大麦Mailive、上海大剧院联合出品,上海音乐剧艺术中心、“当然有戏”主办。接下来的两个月里,这场跨越四十年的艺术之旅将继续在上海上演。它将让更多观众在这里感受世界文化经典的魅力,也让这座城市的文化活力,通过这个永恒的故事,流淌向更远的地方。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悲惨世界 音乐剧 上海 Les Misérables Musical Shanghai 40周年 经典重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