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8小时前
日本便利店的创新之道:超越货架,关照生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面对存量博弈的市场,日本三大便利店7-ELEVEn、FamilyMart和LAWSON,提供了不同于国内“比折扣、拼SKU”的创新路径。7-ELEVEn以现萃茶切入女性和情绪场景,从“省时间”转向“陪伴花时间”;FamilyMart通过“哭哭饭团”等情感化设计,将降本增效与社会责任结合,以善意驱动效率;LAWSON则将停车场改造为“车中泊”住宿区,打破了门店的空间界限,创造新的场景价值。这些实践表明,便利店的未来在于对“人、节奏、场景”的深度理解,通过提供情感支持、温度和便利,成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陪伴者,而非仅仅是商品陈列场所。

☕️ 7-ELEVEn通过引入现萃茶机,精准捕捉女性和情绪化消费场景,将便利店的服务从“快速便利”延伸至“情绪便利”,从“帮消费者省时间”转变为“陪伴消费者花时间”,以一杯茶创造新的进店理由和情感连接。

🤝 FamilyMart以“哭哭饭团”等情感化营销策略,将食物浪费问题转化为与消费者共创价值的契机。这种“助推理论”和“品牌拟人化”的应用,不仅有效减少了食物损耗,更将降本增效的过程变得富有温度和人情味,实现了效率与善意的并行。

🅿️ LAWSON打破传统门店边界,将闲置的停车场空间改造为“车中泊”住宿区,将成本项转化为收益项、流量项和体验项。这种对资源的再创造和场景革命,使便利店成为自驾、露营等新兴生活方式的接入点,提供“中间场景”的独特体验。

💡 日本三大便利店的实践共同指向一个核心观点:便利店的未来竞争力不再是商品数量或折扣力度,而是对消费者真实需求的深度理解,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新的温度、功能与体验的能力,成为消费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陪伴者。

文 | 零售商业财经,作者 | 王宪裕 编辑 | 鹤翔

过去十年,便利店赛道的主旋律是快、深、广:谁铺得多、铺得快、供应链扎得深、商品丰富度高,谁就能在增量市场中领跑。

但如今,市场转入存量博弈,便利店的“战场”早已扩容:折扣店凭低价与极致供应链抢走民生必需品消费,量贩零食店用“堆头+零买+比价感”截胡年轻群体与家庭囤货需求,社区团购、前置仓则直接切走家庭日常补给场景。

客流分散、消费者精打细算、获客成本飙升,便利店的核心价值正被全方位挑战,不管是品类、货架、机台、SKU?还是服务、信任与便利。

当国内同行陷入“比折扣、拼SKU”的内卷时,日本三大便利店给出了不同答案:7-ELEVEn用现萃茶切入女性与情绪场景;全家FamilyMart用“情绪+ESG”重写降本增效;LAWSON把停车场变住宿,以“空间”突破门店边界。

它们的实践向我们表明:便利店的未来,不一定在货架上,而在对“人、节奏、场景”的深度理解中。不是谁的货多、折扣低,而是谁更懂人,谁能在生活里无所不在、适时出现、提供安定与便利。

01  7-ELEVEn,一杯现萃茶,抓牢“未被看见”的女性客群

近期,日本7-ELEVEn的“Seven Cafe Tea”红茶现萃机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这款设备计划2027年2月前覆盖1万家门店,目标直指10-60岁女性客群,而这正是此前7-ELEVEn最薄弱的客群板块。

图:红茶现萃机

冬日午后的日本街头,如果你推开一家7-ELEVEn的门,闻到的可能不是传统便利店的速食味,而是清冽的茶香。有人点杯咖啡赶路,也有人愿意花90秒等一杯现萃红茶——这90秒不是等待,而是给自己“情绪留白”仪式感:让节奏慢下来、让心情暖起来。

这件“小事”背后,是7-ELEVEn对便利店本质的重新追问:我们还能为谁服务?能出现在哪些未被覆盖的日常场景里?

过去,便利店的竞争常常聚焦在速度和效率:更快、更近、更齐全。然而,当市场增速放缓,7-ELEVEn没有继续拼“再来一个品类”“再加几个SKU”,而是用一杯茶创造了新的“进店理由”。

这不是在做饮品,而是用饮品重新设计消费者的心情与节奏。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明确的STP策略进化:它把目光放在女性、午后、需要疗愈与优雅的人身上,把场景定义为“非赶路的停顿时刻”,把定位从“快速便利”延伸为“情绪便利”。

换句话说,从“帮消费者省时间”,到“陪消费者花时间”,这是便利店心理学的转折点。

这也让我们重新思考“便利”这个词,快速是一种便利,但被理解、被照顾情绪,也是便利的一种。

当下午三点的第一口热茶变成顾客的期待,那一刻,便利店就不再只是解决口渴,而是陪伴生活。

对国内便利店而言,这一启示尤为重要:当折扣店、零食店、社区团购分走核心客群时,我们更该思考——谁是“还想被看见、被温暖、被理解”的潜在客群?

7-ELEVEN的答案是:那些需要停顿、需要情绪、需要仪式的人。

而这一群人,恰恰是下一波消费力量的核心。

02  FamilyMart,让效率变得有温度,让浪费变成善意

在零售业,“降本增效”常被视为一套冷峻的管理逻辑,精准采购、优化供应链、压缩成本、强化报废控制像一套严密的算术题,需要理性与纪律。

但日本全家(FamilyMart)选择用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回答这道题。

它没有一开始就提高SOP强度,也没有靠更醒目的折扣标签。而是让一颗小小的饭团,安静地露出无辜的泪眼——“我快被丢掉了……可以带我回家吗?”这不是促销标语,而是一种情感邀请。

图:哭哭饭团

那一刻,消费者不再是“捡便宜的人”,而是正在拯救一份被忽视的温暖。

结果令人惊喜,日本全家泪眼汪汪情勒小饭团证实:哭哭可获得超人拯救、增加4%-10%购买率;并预计全国导入时,每年可减少约3,000吨的食物浪费。

于是,日本全家决定透过情感设计,组成情勒小队,增加面包、肉、鱼、蛋糕的新角色设计,并开放为免费素材供大众无偿下载与使用,让“减少食物浪费”从企业行为,变成社会共识。

看似幽默的“情勒小饭团”,其实是一堂精致的管理课。

它运用行为经济学的“助推理论”(Nudge),不说服、不强制,只轻轻推一下人性本来的善意。

同时,借助“品牌拟人化”(Brand Anthropomorphism),让商品有了情绪,进而激发人的同理心;更契合“服务主导逻辑”(Service-Dominant Logic)的核心——价值不是企业单向创造,而是与消费者共同共创。

换言之,消费者不是买下一件打折品,而是一起完成一件“让一份食物被善待”的事。

这不是交易,而是共创(Co-Creation);不是降价,而是和顾客一起让品牌变得更善良。

图:FamilyMart

对今天国内的便利店来说,谈控损、谈算法、谈自动补货、谈中台与BI系统。

但日本全家提醒我们:真正强大的效率,往往不是冷冰冰的计算,而是能温柔抚慰人心的体系。

降本,不一定要变得生硬;效率,也可以充满温度。当顾客愿意把一颗饭团带回家,不只是解决库存,而是让品牌多了一句话:“谢谢你没有浪费它。”

成本因此下降,好感因此累积,品牌也因此变得更厚、更柔软、更有生命力。

这是一家便利店在面对挑战时最珍贵的回答——用情感代替折扣,用共鸣代替说服,用善意驱动效率。

03  LAWSON,把停车场变“住宿区”,便利店的边界不止四面墙

如果7-ELEVEn是在茶香里慢下来、FamilyMart是在人性里变温暖,那LAWSON做的,就是走出货架,走出门店,走进生活的真空地带。

在日本千叶海边,LAWSON的部分门店停车场有了新功能:夜幕降临,车灯驶入、窗帘拉起,这里就成了自驾旅人短暂的栖身之所。

便利店不再只是补给点,而是旅途的能量站、夜晚的安全屋与“移动生活”的港口。

图:LAWSON停车区

这不是多租停车位,也不是卖咖啡附赠车位;这是把闲置资产重新定义为服务,把原本沉睡的平方公尺,变成可交易的住宿价值与体验场景。

从管理学来看,LAWSON做的事情精准契合“资源基础理论RBV”: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一定来自新增资源,而是来自对既有资源的再解释、再配置、再创造。

停车场本是成本项,却在LAWSON的设计中,变成了收益项、流量项、体验项。这不是“多一个业态”,而是多了一种看待资源的方法。

更关键的是,这是一场场景革命。便利店不再被100平米的店面束缚,而是以“生活节点”的身份,接入自驾、露营、户外等新兴需求。

体验经济学里说:企业的价值不只是提供商品,而是提供值得被体验的时刻。

LAWSON把这句话变成现实:夜里的车窗光映着便利店的蓝,旅人喝着一杯热咖啡,在店前刷牙、洗脸、休息,这是没有被酒店、露营场或民宿定义过的“中间场景”。

图:LAWSON

这也正是服务设计的核心:不一定是把产品往外推,而是让顾客的生活把你拉进去。

对今天的便利店而言,这件事真正的启示不是“要不要做车中泊”,而是:

当店内空间到顶,你是否敢走出去?

当货架没有新增值,你是否能创造新场景?

当坪效不再是唯一指标,你是否看见“景效”与“时效”?

有一句话说:“不是不可能,只是还没有人试过。”

破框,从来不是在寻找一条安全的路,而是在发现一条原本就存在、只是没人走过的路。

LAWSON给便利店的礼物,就是一种勇气:你未必要改变世界,但你可以重新定义一个角落。

结语:便利店不是卖商品,而是在经营生活的支点

曾经,便利店的本质很简单:近、全、快。但如今,当市场从增量转向存量,当消费者从“追求效率”转向“需要温度”,我们必须重新回答:“便利”到底是什么?

也许,它不再是单纯的一瓶水、一杯咖啡、一颗饭团,而是一种能够陪伴日常的存在方式。

7-ELEVEn的现萃茶,提醒我们新需求往往藏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从快速便利走向情绪便利,是企业重新理解人的开始。

FamilyMart的“哭哭饭团”证明效率与善意并不冲突,降本也可以带着人味与社会责任,并在过程中赢得信任。

而LAWSON的车中泊实验则勇敢告诉我们:便利店的边界不必是四面墙,只要场景存在,价值就有机会被创造。

日本三大便利店的实践,指向同一个结论:便利店的竞争,不一定是比谁商品更多、看谁商品更新更快、谁的折扣力度更大,而是谁更能理解生活的真实需求,谁能在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创造新的温度、功能与体验。

所以,便利店的下一步,真的不一定在货架上。

它可能在一杯安静等候的热茶里,在一颗被善待的饭团里,在深夜亮着灯为旅人留出的位置里。

而真正的便利,从来都不只是买到什么,而是在需要的时候,有人、有光、有温度在那里。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便利店 日本零售 7-ELEVEn FamilyMart LAWSON 零售创新 情绪消费 ESG 场景体验 Convenience Stores Japanese Retail Retail Innovation Emotional Consumption Scene Experience
相关文章